隘口鎮

隘口鎮

隘口鎮位於重慶秀山縣城西南26公里處,全鎮面積12平方公里。轄平所、壩芒、岑龍、涼橋4個村委會和隘口居委會,共42個村民小組、4個居民小組,5299戶,21634人。有耕地14494畝,9其中田9351畝,土5143畝,其中非農業人口132人,少數民族人口占55.4%。 境內物產資源豐富,是全縣的重要林區之一和全縣中藥材生產基地,2005年末,有森林面積49206公傾,森林覆蓋率41.8%,現有銀花種植面積1.5萬畝,白朮3000畝,其它中藥材2000畝。 隘口鎮是一個以農林為主的鄉鎮,糧食主產水稻、玉米、薯類等。經濟作物主要有銀花、百術、杜仲、黃柏等中藥材,主要林產品是杉木。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6810萬元,其中第一產業2740萬元,第二產業1366萬兀,第三產業2704萬元。產糧食7817噸,財政收入7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750元,人均占有糧450公斤。 隘口鎮為少數民族聚居地,土家、苗族人口12650人,占全鎮總人口的58.6%。國道326線貫穿全境,交通較為便利。境內有紅三軍倒馬坎戰鬥遺址和司令部,是全縣僅有的幾個革命老區。 隘口是“花燈歌舞之鄉”,涼橋花燈、余家花燈和黃泥堰花燈歷史悠久,全縣聞名,長期以來堅持節日演出活動,對活躍農村民眾文化,豐富民眾文化生活起了很大作用。

基本信息

自然資源

隘口鎮 隘口鎮

“隘口”這一地名歷史悠久,且處渝、黔兩省交界處,為有利於發展邊貿經濟和尊重民眾習慣,故以政府駐地“隘口”作為鎮名。2003年7月合村並組,全鎮由18個村合併為隘口、平所、壩芒、岑龍、涼橋等5個村(居)民委員會,46個村(居)民小組。機改後,第一任黨委書記楊正榮,鎮長張祥友。2002年9月由5個村(居)民委員會分為隘口居委會、平所、新院、壩芒、百歲、富裕、岑龍、東坪、涼橋、屯堡、太陽山等11個村(居)委員會,81村民小組。

隘口鎮自然資源豐富,有耕地14467.3畝,其中田9350.8畝,土5116.5畝,是個主產糧食的農業大鎮,農作物有水稻、玉米、紅苕、洋芋、油菜、花生、菸葉、黃豆、豌豆以及各類蔬菜和水果。林地面積6917.1公頃,森林覆蓋率達41%,是全縣的重要林區之一和全縣重要的中藥材基地,主要有杉木、松木、柏香、楠竹、油桐、油茶和杜仲、黃柏、白朮、金銀花、茶葉等。野生動物種類繁多,主要有瘴子、穿山甲、錦雞、相思鳥等40餘種。水資源有平江河、岑龍河、涼橋河、百歲溝等,水利工程有百歲水庫、平江大堰,以及正在修建中的隘口水庫,可保證全鎮農田的自流灌溉。礦產資源以大理石和石灰石為主。

紅三軍司令部舊址

隘口鎮境內有紅三軍倒馬坎戰鬥遺址,紅三軍司令部舊址——二道龍門和壩芒鄉蘇維埃舊址,這裡又是全縣有名的花燈歌舞之鄉,加之地處渝黔交界,有海拔1646米的椅子山風光,有太陽山林場的茂密森林和珍稀動植物,以及遍布全境的大小溶洞,發展以紅色旅遊為主體的生態旅遊事業大有前途。

發展

隘口鎮是秀山西南國道326線上著名的邊貿集鎮,其輻射面積達渝黔2省市5個縣的20多個鄉鎮,在發展區域經濟的戰略上,大力發展以商品流通為主要功能的邊貿小集鎮,同時注重農村特色經濟的發展。至2005年,已建成紅星中藥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建起綠色食品及銀花加工廠,年生產能力達1200噸。杜仲、厚朴、銀花等中藥材基地村7個,約1萬畝,畜牧業基地村10個,養殖生豬、牛、羊等3萬餘頭。

農業生產穩步發展,1989年,全鄉糧食總產量588.35噸,農業總產值414.83萬元;2001年,全鎮糧食總產量968.2噸,農業總產值2185.4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61元;2005年,全鎮糧食總產量835.7噸,農業總產值4245.0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749元。2008年 大力發展個體私營企業和鄉鎮企業,集鎮建設日趨完善,吸引不少商家前來投資辦廠。2002年,全鎮工業總產值226萬元,同比增長1.35%。2004年全鎮工業總產值1366萬元,同比增長65%。2008年,農業總產值5853萬元,工業及建築業總產值227萬元,勞務及其他產值379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183元,其中:勞務收入1445元,種植業1558元。

交通運輸快速發展,境內除國道326線外,2003年新修了壩芒至老木公路8公里,維修33公里,2004年新修5條49公里,維修3條40公里,2005年新修5條48公里,維修4條51公里。公路四通八達,入村率達100%,入組率達85% 。

教育、文化、衛生、體育事業相應發展,至2005年,全鎮有中國小17所,在校學生3745人,入學率達97.8%。建有鎮文化站,全鎮廣播電視覆蓋達92%,農村電網覆蓋全鎮,村組通電率達98%。

邊貿小城鎮建設規劃占地260多畝,修建河堤950米,街道3.8公里,小型廣場1個、供水站1座及民俗風情度假村等。2003年一期工程基本完成,2004年小城鎮建設初具規模,2005年二期工程正式啟動,完成邊貿市場投資430萬元。現集市貿易年成交額可達1200多萬元。

沿革

[沿革]1938年析原平茶鄉置峻岭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97年,面積123平方千米,人口2萬,鄉政府駐隘口,轄隘口、老木、壩芒、新民、百歲、小坨、油炭、白沙井、平所、新院、富裕、紅光、岑龍、東平、屯堡、涼橋、中坪、余家18個行政村。

[代碼]500241103:~001隘口社區 ~200平所村 ~201壩芒村 ~202岑龍村 ~203涼橋村

2001年設立隘口鎮,管轄原峻岭鄉及原塘坳鄉學堂村5、6、7、8村民小組所屬行政區域,面積124.46平方千米,總人口21264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441人,轄18個行政村,鎮政府駐隘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