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凸顯
“隔代撫養”只是培育,沒有教育。教育學家孫雲曉通過大量調研發現,在我國70%的“隔代撫養”都不成功,老人對於孩子的生理保育多於培養教育,使孩子形成了驕橫、任性的性格,長此以往,被溺愛長大的孩子對父母的管教抵抗,並與之產生疏遠,從而出現了“獨一代”不管“獨二代”的尷尬局面。原因分析
“隔代撫養”問題日漸凸顯,原因不外有三:第一,城裡的年輕父母忙於事業,鄉下的年輕人則常年外出打工,只能把孩子留給父母;其次,有些年輕人根本不會撫養孩子,因為他們都不懂得如何照顧自己;第三,高離婚率背景下,“隔代撫養”成為一種必然。心理隱患
隔代撫養一般會導致以下幾種心理問題和疾病:首先,孩子長期處於老年人的生活空間和氛圍中,耳濡目染老年人的語言和行為,這對於模仿力極強的孩子來說,極有可能加速孩子的成人化,或更嚴重的造成孩子心理老年化。小孩講大人話的普遍現象,很多就與隔代撫養有關聯。
第二,由於老年人體力不支、行動不便,大都喜歡安靜而不喜歡運動與外出。這樣長期與孩子呆在一個或幾個固定的地方玩耍。極有可能使孩子的視野狹小,使孩子缺乏應有的活力和活潑,不利於養成孩子開闊的胸懷,活潑、寬容的性格。相反極可能養成孩子孤僻、沉默寡言的習性。這樣使孩子長大後,為人心胸狹小,不善與人交際,易產生交際恐懼症。
第三,人老後,其思想很容易固定化,行為模式化,往往表現出固執、偏激、怪異的想法與言行。耳濡目染,這極不利於孩子的性格培養,可能導致孩子心理、行為、人格的偏離。
第四,老年人撫養孩子,常常是過分的關心和溺愛,包辦孩子的一切事情,使孩子沒有機會做自己的事情。長期下去,會使孩子缺乏獨立性、自信心和果斷力,養成依賴心理、抗挫力差。這使孩子在成長中,稍微受挫,就一蹶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