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穀博濟橋

陽穀博濟橋

陽穀博濟橋(Yanggu Bo Bridge ) 位於陽穀縣縣城中心廣場東南角,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陽穀博濟橋是目前魯西地區較為少見且保存完好的明代橋樑,具有極高的文物和藝術價值。

建築結構

石橋建築由橋基、橋身兩部分組成,上有兩排浮雕石欄,下有石砌拱券式橋洞三個。橋身東西長10.18米,南北寬5.06米,通高3.70米,整體石砌,做工細緻,手法精巧,古樸大方,結構嚴謹。橋下曾出土石碑一通,上書“博濟橋”,上款為“修橋善人壽官董憲章”,下款為“明萬曆三十四年歲次丙午”。

陽穀博濟橋有望柱12根,頂端雕有形態各異的獅子,望柱間兩兩鑲嵌石欄板1塊,共10塊,欄板上嵌石條扶手,下亦對應1石條,共20根,上面均鐫有浮雕圖案,甚為可觀。橋下有3個涵洞,橋洞頂端南雕龍首,北雕龍尾,蜿蜒逶迤,上下曲回,形態活龍活現。橋的四周各雕一石虎,伏爪靜臥,氣勢威嚴。

歷史沿革

陽穀博濟橋 陽穀博濟橋

陽穀博濟橋修建於明萬曆三十四年(公元1606),是過去北通東昌、南達壽張、東去張秋的必經之路。博濟橋又叫“石牛拉石車橋”,因在橋南西數第二塊欄板上雕有牛車出行的畫面而得名。《陽穀縣誌》記載:“邑有縣丞笪公居官清廉,蒞任之時,惟一牝牛駕車而來,及解任日,牝生一犢,公諭令僕人留犢於邑,仍駕一牝牛去。後人思其德,因刻其像於博濟橋上,至今猶存。”後人將此石刻稱為“石牛流芳”。

建築特色

石欄板上的浮雕,全為神話故事,為“八仙過海圖”、“壽星下棋圖”、“天馬行空圖”、“柴王推車過橋圖”、“牛車出行圖”、“鹿鶴圖”、“蝙蝠壽字圖”和“鐵杵磨針圖”。望柱亦雕有竹梅鳥獸以及山水人物。石橋的雕刻,刀法蒼勁有力,古拙素樸。浮雕畫面主題突出,情節生動,人物造型惟妙惟肖,形態逼真。博濟橋整個石砌做功細緻,手法精巧,造型美觀,古樸大方。各部件之間,卯榫相接,嚴密無間,結構嚴謹,渾然一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