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陸樹楠,字曼炎,筆名沈因、柳水、江南煙雨客等,港東鄉人。國小畢業後,他先後就讀於江蘇省立師範和勞動大學附屬高中,初步接觸馬列主義。離校後,相繼在松江、崇明任教。
1934年春任《蘇報》副刊《甘露》主編,熱心提倡新文藝,推行白話文,被反對派疑為共產黨員。陸懾於政治壓力,加入國民黨。 1935年5月,陸樹楠與邑人陸養浩在鎮江舉辦《江蘇研究》月刊。 1937年5月後,他的《吳風集》、《辛亥開國革命史略》、《荷戈集》等著作陸續出版。抗戰爆發後,他在全國人民抗日熱情的鼓舞下,投身上海文化界抗日救亡運動。接著,又去香港,輾轉到達武漢,參加辦理流亡失學青年的救濟工作。武漢即將失守之際,陸在第五戰區司令部李宗仁處任秘書,並隨李去鄂東前線。後因病重離職。病癒後,陸先後任私營合川酒精廠文牘、教育部視導。抗戰勝利後,任《三民主義叢書》編纂委員會特約編纂及教育專員等職。李宗仁代總統時,陸任總統府第二局科長。李宗仁離大陸時,要陸同行,陸婉言謝絕。 解放後,陸在滬養病。 1951年春病愈後,專程前往北京中央人事部敘述生平經歷。1953年夏,華東人事局分配他在江蘇省文史館工作。 1963年l月l日,因患腦溢血謝世,終年56歲。
陸樹楠一生清貧,孑然一身。他在自述中寫道:“我沒有結過婚,既無土地,亦無房屋桓產,所存唯書數箱。”邑人梁君贈輓聯悼云:“大成心裡有光明,問當世如兄有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