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振軒

陸振軒

陸振軒教授,男,1902年6月生,漢族,江蘇省武進縣人。曾任一至五屆廣東省政協委員。1987年退休,1999年11月病逝,享年97歲。

基本信息

生平

陸振軒教授幼年家道中落,十歲時父母雙亡,由伯父陸爾奎(前清舉人,時任商務印書館詞典部主任,曾編輯《辭源》)撫養成人。白天,他在上海基督教青年會中學接受西式教育,晚上隨伯父學習四書五經,對東西方文化都有較深的了解。

1919年陸振軒在上海大同學院學習期間,積極參加當地的“五四運動”,為躲避校方的迫害,輟學到北寧鐵路唐山機械廠去當特別生,學習鉗工等機械技術,開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在伯父同輩前清舉人吳稚暉的幫助下,他抱著“科學救國”的信念,考取半官費留學生資格,於1921年10月赴法國里昂勤工儉學。十年間獲里昂中央高等工業專門學校理學學士學位和機電工程師學位,並留校在實驗室任助教一年。1931年回國後,他先在南京中央大學工學院機械系任副教授,後應鐵路部留法同學之邀,辭教赴石家莊參加正太鐵路的管理工作,並出任車務處副處長一職。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親歷了華北淪陷的陸振軒抱著“堅持到底,決不投降;打敗日寇,復興中華”的決心,積極投入抗戰行列。他多次被派往湘桂鐵路、安南鐵路、滇越鐵路與法國管理人員交涉運送軍用物資事宜,當國民政府運輸局最大的後方機構——西南運輸處成立後,他被委任為昆明運輸事務所所長,專門接收從緬甸運來的軍用物資,再轉運到重慶、貴陽等地,每天接轉汽車達數百輛,工作十分繁忙。因工作出色,升任滇緬公路運輸局副局長。

1942年緬甸被日寇攻陷後,中國與外國的陸路交通完全中斷。陸振軒又以交通部駐印度印伊運輸處副處長的身份被派去落實美、英、法三國共商借道蘇聯鐵路,建設新的接濟中國戰區物資運輸線一事。他親自帶隊踏探開闢印度——新疆新的國際運輸線,先後輾轉5個國家和地區,行程2萬多公里;還親率千餘人駝工隊徒步翻越喜馬拉雅山脈和喀喇崑崙山脈,從印度列城運進6600條輪胎及其它抗戰緊缺物資。其“駝工日記”真實記錄了這中國近代史上最悲壯的新藏高原人力運輸故事。

抗戰勝利後,陸振軒憑藉嫻熟的法文、英文和豐富的交通運輸管理經驗,先後任國民政府行政院接濟總署公路運輸總隊總經理、湘桂黔鐵路局和粵漢鐵路局副局長。新中國成立後,他留任廣州鐵路局副局長、副總工程師。1958年10月調廣東機械學院機械系任副教授,1965年廣州外國語學院成立,他又調入法語系任教授,是學校創建初期唯一的教授。

馱工日記

馱工日記 馱工日記

陸振軒 就是1943年在新疆率隊翻越喜馬拉雅山—崑崙山拉運抗戰物資的主要策劃人、馱運隊隊長,也是《馱工日記》的主人。然而長久以來,他生命歷程中最為閃光的部分卻不為人知。

策劃

1943年,為了支援中國抗戰,減輕太平洋戰場的壓力,美國總統羅斯福提出並實施了“駝峰計畫”,就是採用航空運輸,將支援中國抗日的國際軍援物資由印度狄布魯加飛越喜馬拉雅山,運抵中國昆明。

但是由於喜馬拉雅雪峰地形複雜,高空氣候惡劣,飛越十分危險,航空運輸中飛機墜毀率非常高。在飛行途中,還有不少飛機被日本飛機擊落。

1942年,抗戰已經到了十分艱難的時刻。中國抗戰部隊由於缺少軍援裝備,有數百輛汽車因為沒有輪胎,趴在公路上。而在國外,卻有上萬噸國際援華物資滯留在印度喀拉蚩港口。此時,如何打開一條通道,成為中國抗戰急於要解決的問題。

滇緬公路被日本空軍炸毀後,喀拉蚩港口的物資只有通過西亞轉道前蘇聯,從新疆霍爾果斯口岸運進國內。這樣運輸要經過四個國家,行程上萬公里,且有著煩瑣的外交程式和十分複雜的國際背景,需要優秀的運輸專業人才和懂外語的外交人才才能勝任。經過選擇,交通部就將這個重任交給了剛從法國留學歸來,精通法語、英語的青年學子陸振軒。

過程

這次翻越喜馬拉雅—崑崙山馱運抗戰物資,前後延續了三年,直到抗日戰爭勝利後馱運才結束。從此以後,這條橫跨喜馬拉雅山和喀喇崑崙山脈的馱道,再也沒有走過馱隊。 1942年至1945年,由陸振軒帶隊踏探開闢的這條印新國際運輸線,輾轉五個國家和地區,行程兩萬多公里;使用馱馬1500餘頭,先後參加人數達1300餘人,他們中絕大多數是新疆少數民族馱工。在徒步翻越喜馬拉雅—喀喇崑崙山脈的1059公里驛道中,人畜傷亡率達10%左右,共運進6600條汽車輪胎及抗戰緊缺物資。其中一部分運進了關內,一部分運給了駐紮在蘭州的八路軍第十八集團軍。這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最悲壯的新藏高原人力運輸。新疆返回的少數民族馱工,一部分得了“雪盲”症,不能工作,一部分又參加了和平解放西藏的高原運輸,目前在世的不到七人。

評價

陸振軒 教授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擁護社會主義,殫精竭慮,忘我工作,為民族的解放和國家的建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