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青集

陳青集

陳青集鎮位於河南省柘城縣東南8公里,永安溝右岸。東與洪恩鄉為鄰、南隔惠濟河與鹿邑縣境相望、西與張橋、邵園、梁莊鄉接壤、北與大仵鄉毗連,東北與起台鄉以太平溝為界。面積5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6715畝。

轄區

轄陳青集村、王樓村、大楊村、曹莊村、周位村、郭堂村、楊樓村、梁樓村、毛堂村、沈莊村、時堂村、王莊村、許大村、崔莊村、謝莊村、後徐王村、王口村、陳社村、黨莊村、磚橋村、呂關村、李集村、梁灣村、前元村24個村委會,94個自然村,共9325戶,42394人,均為漢族。鎮人民政府駐陳青集。

經濟

陳青集 陳青集

在陳青集鎮的歷史上,農業一直是經濟支柱。除了養蠶,該鎮還是響噹噹的全國棉花優良品種繁育基地,在高峰期全鎮的棉花種植面積達到6萬畝。在柘城縣,陳青集鎮還是林業苗木繁育基地、畜牧養殖基地、優質品種雞繁殖基地……2004年後,陳青集鎮開始進入農業經濟轉型期,從糧食種植向經濟作物種植髮展,現全鎮三櫻椒種植面積達3萬畝,大蒜種植面積達1.7萬畝,棉花種植面積達1萬畝。大蒜迅速成為眾多農民種植經濟作物的首選。陳青集鎮也形成了以王口村、謝莊村為中心,覆蓋毛堂村、宋楊村、許大村、曹莊村、黨村等眾多村莊的大蒜種植基地。該鎮黨委書記馬復興說,通過這件事,鎮黨委、鎮政府確立了拉動農民謀發展的思路:就是以農副產品為龍頭,通過百姓與外地客商聯合的方式制訂一個長期發展計畫,在拉動農民增收的基礎上穩步發展。2006年,鎮裡投資在聶莊村建起了總儲藏量4000噸的大型冷庫,克服了以往沒有冷庫農產品不能長期保存的缺點,使收購的農產品能夠反季節銷售,提高了經濟效益。鎮裡又規劃在聶莊村附近建設一個農產品批發市場,為農民銷售農產品提供便利。

歷史

陳青集的由來

陳青集曾三易其名。相傳村西土丘上有一個小廟,廟前逢單日小集,且此廟青瓦紅門,即村名叫青紅寺,也叫青固堆寺。據本村《陳氏家譜》載,清順治年間,陳如水中進士,扶搖青雲,官升至工部員外郎,後告老還鄉,把青紅寺改為陳家集,又叫陳集,今已300餘載。鹹豐十一年(1816年)築寨,易名“永安寨”,但仍俗稱陳集。1981年地名普查時改為陳青集

磚橋古渡

磚橋古渡在陳青集西南4公里,惠濟河北岸。此地古為小南集,曾名宋家屯。相傳,上古時候河上修有簡易磚橋,後逢暴風驟雨,河水猛漲,將橋沖塌,僅剩三磚拱立河心。一日半夜子時,有一白髮老翁,倒騎毛驢閉目而過,後人傳是八仙之一的張果老,在此倒騎毛驢過三磚,隨有磚橋古渡之說。----舊縣誌載: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 1773年)宋姓重修宋家屯五孔磚橋,該橋建造精美,俊巧玲瓏,恰似長虹臥波,又如巨龍出水,行人登橋四望,風景萬千,故為柘城八景之一。有詩云:波濤洶湧正漫漫,遊子空悲行路難。賴有磚橋橫古渡,時騎瘦馬看安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