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革命失敗後奉派回國,先到上海,被中共中央派往湖北,1929年春調回陝西。時值中共陝西省委機關遭敵破壞,遂暫回山陽。在山陽受縣長方之屏監視,復返西安與中共地下組織聯繫,被批准考取國民黨陝西省黨部舉辦的黨務人員訓練班學習。同年8月, 中共陝西臨時省委派他到漢中,重建被國民黨新軍閥破壞了的中共陝南地方組織。他以國民黨陝西省黨部特派員兼國民黨南鄭縣黨務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的身份作掩護,先在陝西省立第五師範學校當教師,建立了有黃勉初、陳文華、何士林、趙德懋、楊韶秀等參加的馬列主義學習小組,後來改名為社會科學學習小組。當年秋,聯絡曾參加廣州起義回到漢中的楊杏生和由上海到漢中的田中瑞開會,決定成立中共陝南小組,陳任組長,楊、田分管組織、宣傳,在陝南發展中共黨員,開展革命活動。
1929年寒假期間,陳以國民黨縣黨部名義在南鄭職業學校辦黨務工作人員短期訓練班,自任班長,傅鶴峰任班主任,田中瑞任隊長,教員都是進步教師。同年底,中共陝南小組召開第二次會議,由陳、田兩人作工作匯報,總結黨務訓練班工作。根據會議決定,由田中瑞負責,利用教育界新舊兩派之間的矛盾及學生津貼費問題,發動各中學學生上街遊行,衝擊教育局,學生運動搞得有聲有色。會議還決定派楊杏生再次赴西安向中共陝西省委匯報工作,請省委派得力同志來漢中加強黨的領導。
1930年6月,陳被調回省委。7月上旬,中共陝西省委在藍田縣鞏村國小召開第五次擴大會議,決定將臨時省委改為正式省委。會上,陳被選為省委委員。同月,省委決定重建中共西安市委,陳兼任西安市委委員。10月10日,陳同賈拓夫等被馮玉祥部逮捕。10月底,馮部在河南倒蔣失敗,楊虎城率部回陝,陳等乘亂越獄出逃。1931年初,中共陝西省委派陳回商洛工作,被山陽縣政府委任為禁菸委員。他藉此身份, 秘密進行革命活動。是年2月,回到家鄉照川,組織武裝暴動,不幸被惡霸地主王炳初逮捕,4月殺害於照川東泥子凹。
相關詞條
-
陳子龍[明末文學家]
陳子龍(1608-1647年),初名陳介,字人中,改字臥子,南直隸松江華亭(今上海市松江區),明朝末年大臣,著名學者,工部侍郎陳所聞之子。 崇禎十年,中...
名士風流 志士雄心 投水殉節 陳子龍墓 明史列傳 -
陳子龍
陳子龍(1608—1647)明末官員、文學家。初名介,字臥子、懋中、人中,號大樽、海士、軼符等。南直隸松江華亭人。崇禎十年進士,曾任紹興推官,論功擢兵科...
名士風流 志士雄心 投水殉節 陳子龍墓 明史列傳 -
陳介[明末陳子龍的別名]
陳子龍(1608-1647年),初名陳介,字人中,改字臥子,南直隸松江華亭(今上海市松江區),明朝末年大臣,著名學者,工部侍郎陳所聞之子。 崇禎十年,中...
名士風流 志士雄心 投水殉節 陳子龍墓 明史列傳 -
范築先
范築先(1881-1938),原名金標,又名奪魁,曾用名仙竹,河北省邯鄲市館陶縣人,著名民族英雄、抗日烈士、愛國將領。歷任炮兵營長、補充團團長、第8旅旅...
生平經歷 軼事-成就 人物評價 -
陳老蓮
陳洪綬(1599~1652),字章侯,幼名蓮子,一名胥岸,號老蓮,別號小淨名,晚號老遲、悔遲,漢族,浙江紹興府諸暨縣楓橋陳家村(今諸暨市楓橋鎮陳家村)人...
人物生平 交友張岱 藝術特色 人物評價 軼事典故 -
陳洪綬
陳洪綬(1599~1652),字章侯,幼名蓮子,一名胥岸,號老蓮,別號小淨名,晚號老遲、悔遲,漢族,浙江紹興府諸暨縣楓橋陳家村(今諸暨市楓橋鎮陳家村)人...
人物生平 交友張岱 藝術特色 人物評價 軼事典故 -
陳郡袁氏
陳郡袁氏,中國古代著名家族,頂級門閥之一。陳郡相當於今淮陽、太康、鹿邑等地,也就是袁氏始祖袁濤塗後裔的直系望地,以陽夏(太康)為世居,之後的袁氏支脈多出...
袁氏簡介 優良門風世代不衰 《漢故國三老袁君碑》 陳郡袁氏代表人物 -
陳維崧
陳維崧(1625—1682年),字其年,號迦陵,宜興人。明末清初詞壇第一人,陽羨詞派領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陳貞慧之子。 明熹宗天啟五年(1625年),陳維...
人物生平 文獻記載 斷袖之癖 部分作品 詞集節選 -
陳高[元代詩人]
陳高(1315—1367),元代詩人。字子上,號不繫舟漁者,溫州平陽(今屬浙江)人 。順帝至正十四年進士。仕至慶元路錄事,不足三年,自免去,再授慈谿縣尹...
人物生平 文學成就 人物評價 人物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