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臣
陳毓賢 字則英,一字橫川。福建長樂人。正德十二年 (1517) 丁丑進士。歷工部郎中。嘉靖三年,命浚漕渠,疏請於寶應高郵湖堤建閘十座,以殺水勢。擢陝西布政司左參議,分守關西道,增築平涼夾城。歲飢,請留京折多方賑貸。轉山西按察司副使,兵備冀北道。流民嘯聚山谷,為寇嚮導,毓賢招撫之,悉解散。代王左右欲於冀北鑿河溉莊田,毓賢不可,賂以金,正色拒之。遷廣西左參政。適右江壯瑤結思田士兵倡亂,諸道會剿屢僨,毓賢懷以恩信,寇卒平。督撫方薦之,未上,卒。父元吉,贈山西副使。縣誌存有毓賢《見山堂》、《靈峰寺》等詩。
革命烈士
陳毓賢(1921-1949),福建省晉江縣安海鎮興勝街人。1938年進入養正中學學習,積極參加學生愛國運動和抗日救亡活動。1945年2月在廈門參加革命,秘密從事革命活動,不久加入中國共產黨。1949年8月,人民解放軍主力在完成福州戰役後快速南下。為配合人民解放軍解放廈門,中共廈門市委積極組織學生、市民反對國民黨的黑暗統治。1949年10月,陳毓賢在執行任務時不幸被捕,在獄中堅貞不屈,嚴守黨的機密。同年10月16日在廈門解放的前一天,被匪首毛森槍殺,壯烈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