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南宋抗元英雄陳輝(號鳳台),為廣東韶關南雄的祖先。至於是何時從南雄珠璣巷遷到江門五邑地區,由於歷史久遠,族譜資料殘缺,家族龐大,分支漸遠,因此摸不清陳鳳台及其七子的來龍去脈。陳鳳台的曾祖父(文公)攜家人從外省遷入南雄珠璣巷。文生鼎,鼎生萬山,萬山生輝(鳳台)。陳鳳台生有七子,個個都有功名,長子陳謨,宋進士;次子陳宣,宋進士;三子陳英,宋進士;四子陳愷,宋宣議大夫;五子陳潤,宋庠生;六子陳圖,宋庠生;七子陳仁,宋庠生;稱為“七子流芳”,一直在陳鳳台的後人中流傳至今。而廣東清代第一狀師陳夢吉,正是陳鳳台第七子陳仁翁的後裔。
陳鳳台墓
陳鳳台墓位於廣東清遠市清新縣禾雲鎮桂湖村的天塘山(其長子陳謨撰寫的遺牒,中已有記載),已有800年的歷史,直到廣東陳氏族人修建廣州陳家祠時一併重建一次,距今也有112年的時間。至於陳鳳台生於何年卒於何時,為何安葬在離珠璣巷三百多公里遠的天塘山上,這個問題有待於進一步考證。據新會的《陳族世譜》記載,陳鳳台的第三個几子陳英(宋進士,宣議大夫),也安葬在天塘山上。但目前只知道陳鳳台的墓址,還未找到陳英的墓址。從桂湖村上天塘山只有一條盤山土路,車到土路的盡頭還要攀登400多米的陡峭山路才到達墓地。因此,重修陳鳳台墓還包括要修築一條登山道路,以利於陳鳳台在海內外的後人回來認祖尋根和拜祭活動。
鳳台文化
陳鳳台,名輝,號鳳台,宋朝進士、官拜諫議大夫,兒子七人中有四人中進士、三人為秀才,號稱“一門五進士”、“七子流芳”。在陳鳳台的族裔和後裔中,有明代被稱為“一代大儒”、“嶺南一人”的陳白沙,有清光緒年間高中文科探花的陳伯陶,還有輔仁大學校長、被毛澤東主席譽為“國寶”的陳垣等。
2004年,位於清遠市清新縣天塘山上的陳鳳台墓被後人重新發現。隨之清遠市陳鳳台歷史文化研究會成立,對陳鳳台本人及其家教文化的研究開始風生水起。
舉家南遷緣起“胡妃事件”?
800多年前的一天。南宋王朝末年的清遠縣城外,一大隊人馬漸行漸近。車上家當豐雍、主人衣著華麗,顯赫身份可見一斑。
中間一輛馬車上的男主人,臉上分明有幾分疲憊、失落和沮喪。也許是擔憂政壇的風雲變化、君王的喜怒無常、乃至即將來臨的國破家亡。他從附近的南雄州(今韶關境內)趕來,帶著七個兒子,子侄28人,首次遷徙到清遠縣城,以躲避國難。準備休整後,再往南遷。
此時,鐵木真的鐵蹄正橫掃大江南北。
這位年近花甲的男主人,就是南宋進士、官拜諫議大夫的陳鳳台。
有關陳鳳台的舉家南遷,一直存在兩種說法。其中一種認為,因宋末元軍的大舉入侵,陳家躲避國難,遷徙至此,陳鳳台墓所在的清新縣禾雲鎮沙河桂湖村(古稱清遠蒙里驛),正是溝通中原與嶺南的重要驛站。陳鳳台被認為是抗元的英雄。另一種說法,是來源於陳氏族譜上的一句話,“本族因胡妃事件而南遷”。
“胡妃事件”是怎么回事?據相關記載,宋度宗鹹淳八年(1272年),胡妃得罪了皇帝,逃出京城臨安,為商人黃貯萬所得,攜歸南雄珠璣巷。後黃知她是貴妃,不敢收留,復令逃出,為強暴欺凌而死。
胡妃出走不久,皇帝思念她,密令兵部尚書張英貴查訪。南雄人訛傳因胡妃已死,朝廷將加罪於珠璣巷。故珠璣巷居民紛紛南逃,散居於南方海濱各地。
然而,研究者認為這一傳說未必可信。在宋代史書中,並未有貴妃出逃的記載,而各姓氏族譜對胡妃事件發生年代的記載出入很大,相差竟有100多年。流傳至今的文本中,所使用的官銜和地名是明代的,顯然為後人根據傳聞所記。更重要的是,宋度宗鹹淳八年時,元軍橫掃宋軍於中原大地,兵臨南宋都城,皇帝還有心思去管一個妃子嗎?
更多的研究者認為,陳鳳台舉家南遷,與當時元兵南下有很大關聯。
悲憤憂國的抗元民族英雄
經考證,陳鳳台的家族是從曾祖父開始遷入南雄州珠璣巷的,此前是居住在北宋京城開封附近的祥符縣。宋朝廷被迫南遷時,這裡的人跟隨南遷,有部分人越過粵北梅嶺,立足於當時的南雄州。
在陳鳳台長子陳謨撰寫的族譜《謨翁遺牒》中,對陳鳳台舉家南遷的原因有這樣的記載:“三子英,進士,為廣宣議大夫,因差撫外夷不行,將家屬貶,同父輝葬在清遠縣蒙里驛九龍潭。”“撫夷不行”,字面意思是與元朝簽訂的契約沒有成功,這道出了陳家被貶南遷的真實原因。
有研究者猜測,南宋末年,金國與南宋都已經腐朽勢微,而蒙古強大起來,當時蒙古提議與南宋聯合起來消滅金國,南宋皇帝接受了這一提議,準備借蒙古之手滅掉宿敵金國,可沒想到的是,最後卻將禍水南引,把南宋的江山斷送了。而當時陳家父子在朝廷為官,又與皇帝結著姻親,在對元政策上肯定提出過自己的意見,是不是因某種意見最終惹怒皇帝而被貶呢?答案不得而知。
族譜記錄了當年逃離故鄉的悲慘境地,當年從珠璣巷南遷各地時,“兄弟七人,子侄二十八人,攜族人三十餘人”,說明當時七兄弟均健在。“有登舟而往,有步陸而行”。大部分已到了台山、新會、東莞、鶴山等地,陳鳳台隨第六子陳圖定居清遠城,三子陳英因“扶夷不行”累及家人而深感內疚,因此在全家遷到偏遠的台山安頓好之後,又回到父親身邊,服侍年邁的父親終老。
陳鳳台是一個有民族氣節的諫議大夫和文人學士,相傳他到濱江山區考察時,被當地熱情的瑤胞所挽留,同意教授瑤胞子弟讀書識字。為了保境安民,他指導瑤胞在山上修築城牆,安營紮寨,並由他和陳英出面收編南下難民,與當地的瑤、漢、壯等族人組成民軍,共同抵抗元兵。
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陳鳳台父子兵敗殉國,瑤王悲痛萬分,將陳鳳台父子妥善安葬在清遠蒙里驛,也就是今天的桂湖村。從此,陳鳳台、陳英父子二人被譽為“抗元英雄”。
有關陳氏父子抗元的說法,多出自後人的講述,在古籍中少有記載。但有史料記載的是,在南宋末年的抗元崖山保衛戰中,陳鳳台第七子陳仁的後裔陳仁輔、陳英輔兄弟,毅然捐糧幾千石,運到崖山支援宋軍。當時的丞相陸秀夫請皇帝降旨,表彰陳氏兄弟的功勳。
如今的天塘山上,還保存有古代瑤胞的遺址石崗城門,城門前山石環拱,嶙峋陡峭,古蹟斑駁。而離陳鳳台古墓不遠的山上,至今還保留著一座古廟。據說始建於南宋末年,是抗元義軍用來聯絡和交流情報的地方。抗元義軍失敗後,古廟多次被毀,現存的這座廟宇,為1945年重建,至今保存完好。
有關陳鳳台後半生的境況,以及為何埋葬在天塘山,研究者也有多種其它推測:有人認為,是陳鳳台跟隨其子在清遠居住一段時間後病死,隨後安葬在天塘山。有種說法是,陳在清遠的後人,發現天塘山是塊風水寶地,將他的遺骨移葬至此。還有人認為,天塘山地處偏僻之處,可能是為了躲避戰亂,陳鳳台在此隱居,安度晚年。
據《陳族世譜》記載,陳鳳台的第三子陳英,也安葬在天塘山上,但目前還沒有找到確切的位置。隨著後人對“鳳台文化”的深入研究,將破解更多的歷史謎團。
後人組團尋根挖掘鳳台文化
陳鳳台本人是宋朝進士、官拜諫議大夫,長子陳謨是進士、授刑部侍郎,次子陳宣是進士,三子陳英是進士、宣議大夫,四子陳愷是進士、宣議大夫,五子陳潤、六子陳圖、七子陳仁皆為邑庠生(秀才)。
據後人查閱陳氏和鄺氏的族譜,陳鳳台元配妻子是南雄珠璣巷大尹公鄺愈平之女,而鄺氏夫人的姐姐鄺淑麗,於1168年被宋孝宗冊封為皇妃,也就是說陳鳳台是當朝皇妃的妹夫。
在100多年前,廣東七十二縣陳氏家族捐款修建廣州陳家祠時,一併對地處偏遠的陳鳳台古墓進行了重修,並繪有詳細墓圖,上面注有從陳家祠到天塘山的拜祭路線,以及約定三年一拜祭的家規。可見陳鳳台當時在陳氏族人中有相當大的影響。
人們在拜祭陳鳳台的時候,可能很少考慮到他的“抗元”愛國成分,而更多地是對這個家族深厚的傳統文化以及良好的書香家教的嚮往。2006年歲末,美國紐約陳潁川堂“尋根團”一行130多人回清遠尋根訪問,受到廣東省僑聯、清遠市政府以及清新縣政府的熱情接待。在這些遊子心目中,清遠,早已是一塊令人神往的“福地”了。
陳鳳台第26代傳人、省歸國華僑聯合會榮譽主席陳毓錚認為,“鳳台文化”首先是孝,以血緣親情為基礎,滲透到整個氏族。其次是把讀書和功名放在首位。在古代,讀書和考取功名的目的十分明確,就是為了做官。縱觀陳鳳台的後裔,其子弟大都以讀書為主,積極參加科舉考試。在當時的背景環境下,讀書當官便是實現了人生價值,受後人景仰。
在陳鳳台墓前的華表上,就鐫刻著道光至光緒年間,陳氏家族中高中文武功名的優秀人才的名字。
在近代陳鳳台的後裔中,有清末民國中山大學文學院詞學教授、著名詩詞家陳洵;輔仁大學校長、被毛澤東主席譽為“國寶”的陳垣;當選為巴布亞紐幾內亞兩屆政府總理陳仲民等。在族裔中,有明代被稱為“一代大儒”、“嶺南一人”的陳白沙;鹹豐欽點翰林院庶吉士、清朝首任使美大臣的陳蘭彬;光緒欽點探花陳伯陶等。
“鳳台文化”的另一個特徵是精忠報國、愛國愛家。南宋滅亡後,陳鳳台的後裔告誡子孫,不要與元朝統治者合作,所以在元朝統治的90年裡,居住在鶴山的陳氏沒有一人願意出來當官。
■史跡遺存
天塘山上埋忠骨
天塘山位於清新縣沙河鎮桂湖村,縱橫20多公里,海拔1000多米,為清新縣第二高峰,雄偉而陡峭,登頂下望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縱深看去,有無數矮小的山丘,草木叢生,常年翠綠,是一個地理位置極佳的風水寶地。
2000年,桂湖村民偶然發現了陳鳳台的墓葬,並為此奔走。此後的幾年間,時有陳家的後人以及文史專家前來憑弔或考證。
墓地除了墓碑和拜桌之外,極少人工修造的東西,在一片原始生態的大自然風景之中顯得十分和諧。
離陳鳳台墓約100米的位置,墓道上的四支華表莊嚴矗立,上面的石獅已被人破壞。華表用大理石雕刻而成,高六米,重約三噸,記錄了清朝年間陳氏後人的功名。
令人稱奇的是,墓地處在近千米的高山之巔,墓前竟有一眼100多平方米的天然水塘,當地人稱此水塘為狀元湖。每年春天,碧水盈盈。仿佛是鑲嵌在天塘山上的一塊碧玉。
■研究者說
陳鳳台墓的重修
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廣州陳家祠中軸線的建築物即將完工的時候,恰逢廣東東莞的陳伯陶在殿試中高中探花。喜訊傳來,陳氏族人認為是建祠風水顯靈,是祖宗的福蔭。於是,到光緒二十年(1894年),陳家祠已經建好後,陳氏族人為了慎終追遠,弘揚祖恩祖德,光宗耀祖,便組織了重修陳鳳台墓。
這次重修,對原來的墓地進行了整修,但沒有大的變動,基本保留原來面貌。同時,陳氏族人還定下了三年一祭的規定。另外,為紀念這次維修,陳氏族人還專門在墓前的水塘旁邊立了四支華表,華表用建陳家祠時同一種麻石做成,每支高兩米半,上面刻著陳氏後人在清朝道光、鹹豐、同治、光緒年間受朝廷欽點的文武官員的名單。
其中,陳伯陶是光緒欽點的探花,被授予翰林書院編修,江寧提學使,廣東教育總長等職務。後來,李鴻章和陳伯陶代表清政府與英國戈登將軍簽署了《拓展香港新址專條》。這也成為我國收回香港主權的證據之一。陳伯陶一生都有忠君愛國之心,但在那飽受外國列強欺凌的時代也只能“剜肉醫瘡謀國計”(摘自陳伯陶詩詞)。
陳鳳台墓的四支華表(當地人叫探花柱)成對稱排列,仿佛是四名威武的將士,日夜守衛著陳鳳台古墓,這也是陳鳳台後裔心繫祖先,崇文愛武的象徵。
陳氏世系
太祖陳輝:號鳳台,配鄺、侯氏,子七:謨、宣、英、潤、愷、圖、仁
陳仁翁:子三:洛、篆(族著古岡陳冲、產灣、潮連等住)、范(族著喜沖、大岳、深沖等住)
陳洛:子二:若珍、若珠
陳若珍:子一:紹漢
陳若珠:遷(新會古博)現鶴山市凌村始祖;
貌 一世
陳若珠:號汴南:配侯氏:子一:衛
言 二世
陳衛:號宋城,配郭氏:子五: 仕良、行五兄,四人失記
視 三世
陳仕良;宋城五子,號博里;配譚氏 :子四;大成、大任、大霖、大節
聽四世:此四世俱宋人
陳大成:號斗祥;配梁氏,子二;源輔、友輔
陳大任:配鄭氏,子二;賢輔、公輔
陳大霖:配鍾氏;(遷新興雲瀆 )
陳大節:號斗山,配余、郭、何氏;子三:英輔、能輔、純輔
思五世
陳源輔:大成長子,號清泉:配侯氏,子四:自得、自強、自明、自立
陳友輔:大成次子,配何氏
陳賢輔:大任長子,配倫氏,子三:自傑、自秀、自信
陳公輔;大任次子,配鍾氏,子四;泗敏、泗宣、泗聰、泗洽 (註:泗宣遷高明更合萬屋村、高漢村,泗敏、泗聰、泗洽遷高明更合渡水村)
陳英輔;大節長子,號後山:配梁氏:子二:自佑、自宏
陳能輔:大節次子;配黎氏:子三:有德、有常、有直
陳純輔;大節三子;配鄧氏:子三:自慶、自榮、自升
恭六世
陳自得;源輔長子;號怡然;配李氏:子一:存敬
陳自強:源輔次子:好浩然:配鍾氏:子一:存晦
陳自明:源輔三子;號澤翁;配周氏;子二;存道、存義
陳自立:源輔四子:好卓然:配鄺氏:子四;存初、存正、存中、存芳
陳自傑:賢輔長子;配李氏;子二:廣榮、廣安
陳自秀:賢輔次子;配羅氏;子一:揚受
陳自信;賢輔三子;配蘇氏:子三;廣德、廣義、廣華
陳自佑:英輔長子;配區氏:子五:原秀、原盛、原宗、原善、原遂
陳自宏:英輔次子;配潘氏
陳有德:能輔長子;配黎氏;子二:宜俊、宜仲
陳有常;能輔次子;配簡氏:
陳有直;能輔三子;配黃氏:
陳自慶:純輔長子;配潘氏
陳自榮:純輔次子;配郭氏:子一:原廣
陳自升:能輔三子;
從七世
陳存敬:自得長子,配李氏:子二:尹元、尹享
陳存晦:自強長子,配李氏:子二:尹勝、尹恭
陳存道:自明長子,配何氏:子二:尹斌、尹治
陳存義:自明次子,配周氏:子一:尹聰
陳存初:自立長子,配趙、周氏;
陳存正:自立次子,配李、潘氏:子一:尹常
陳存中:自立三子,配梁氏:子四;康庇、康佐、康佑、康亮
陳存芳:自立四子,配李氏:子三:達祖、光祖、繼祖
陳廣榮:自傑長子,配鄺氏
陳廣安:自傑次子,配郭氏
陳揚受:自秀長子,配張氏:子一:勝寄
陳廣德:自信長子,配馮氏:子一:復昌
陳廣義:自信次子,配關氏;
陳廣華:自信三子,配余氏
陳原秀:自佑長子,配麥氏:子一:轂
陳原盛:自佑次子,配張氏:子二:復良、復忠
陳原宗:自佑三子,配凌氏:子一:奭
陳原善;自佑四子,配李氏:子五:醫惠、醫遜、醫平、瑄、積
陳原廣;自榮長子,配凌氏:子一;復政
陳宜俊:有德長子,配潘氏:子二;韓寄、二昌
明八世
陳尹元:存敬長子,配伍氏;子七;宗錫、宗輔、宗煥、宗潤、宗益、宗樂、宗撥
陳尹享;存敬次子;
陳尹勝;存晦長子;配梁氏:子三;士新、士梁、士祥
陳尹恭:存晦次子;配梁氏;子三;伯江、伯河、伯濰
陳尹斌:存道長子;配李氏:子二:果安、遂安
陳尹治:存道次子;配梁、趙、周、鄺氏;子六:祖寧、祖安、祖隆、祖成、貴榮、細奴
陳尹聰:存義長子;配馮、李、鄧氏子二:宗保、宗遜
陳尹常:存正長子;配李氏:子二:觀長、宗長
陳康庇:存中長子;配馮氏:子四;宗伏、宗輝、宗祚、五第
陳康佐;存中次子;配馮氏:子五;宗麒、宗麟、宗鳳、宗鸞、宗虞
陳康佑;存中三子;配聶氏;子三;孔溫、孔良、孔長
陳康亮;存中四子;配楊氏;子二;秉彝、秉倫
陳達祖;存芳長子;配何氏
陳光祖;存芳次子;配梁氏:宗榮、宗華
陳繼祖:存芳三子;配劉氏:子一宗昌
陳復昌:廣德長子;配趙氏;子二;勝護、二第(即系渺)
陳轂:原秀長子;配黃、梁氏;子四;惟和、惟揚、惟雄、惟隆
陳復良:原盛長子;配余、何氏:子二:道護、道通
陳復忠:原盛次子;配梁氏:子一:祖保
陳奭:原宗長子;配張氏:子四;觀籣、觀榮、觀華、觀器
陳醫惠:原善長子;配倫氏:子一:器
陳醫遜:原善次子;配倫氏:子二:禎、祺
陳醫平:原善三子;配黃氏:子二:曾安、萬安
陳瑄:原善四子;配凌氏:子五:祥、福、祚、禮、祿
陳積:原善五子;配梁氏:子一:顯;
聰九世
陳宗保:尹聰長子:號南溪:配高氏:子一:獻
陳宗遜:尹聰次子:配鍾氏;子一:璧
陳觀長;尹常長子:配何、蒔氏:子二:永登、永盛
陳宗長;尹常次子:子二:勝、孚
陳宗伏:康庇長子;配郭氏:子一:長
陳宗輝:康庇次子:配李氏:子一:佛保
陳宗祚:康庇三子:配張氏;子二:奴、醜
陳五第:康庇四子:配徐氏:子一:祖
陳宗麒:康佐長子:配李氏:子二:熙、照
陳宗麟;康佐次子;子四:光孟、明、渙、彰
陳宗鳳:康佐三子:配溫氏:子二;鼎。鼐
陳宗鵉:康佐四子:未祥
陳宗虞:康佐五子;子二:紀、綱
陳孔溫:康佑長子;配麥氏:子三:乙、用、寬
陳孔良:康佑次子:配李氏:子一:文
陳孔長:康佑三子;未祥
陳秉彝:康亮長子;子三:舜。
陳秉倫:康亮次子:配李氏;子五:周、般、夏、湯、傑
陳宗榮:光祖長子:配羅氏:子二:琚。英
陳宗華:光祖粗子:未祥
陳惟和:轂長子:配金氏;子三;明遠、明達、武通
陳惟揚:轂次子:配梁氏“子五;謙、諫、倫、講、志
陳惟雄:轂三子:字世毫:配麥氏;子一:玄方
陳惟隆:轂四子;配霍氏:子一;祖長
陳觀蘭:奭長子;配羅氏:子三:仕加、仕禎、仕佐
陳觀榮:奭次子;配李、梁氏:子四:鑒、義、超、剛
陳觀華:奭三子:配甘氏:子二:祥、策
陳觀器:奭四子:號恆靜:配吳、李氏:子一:賦
陳器:醫惠長子:配麥氏:子二:南長、金長
陳禎:醫遜長子:配黃氏:子二:世長、晚長
陳祺:醫遜次子:未祥
陳曾安:醫平長子:號素閒:配許氏:子四:積、堅。詮、前
陳萬安:醫平次子:字一和:號德松;配廖氏:子三:誠、詡、誼
陳祥;瑄長子;號樂趣:配鄺氏:子一;冕
陳福:瑄次子;配麥、張氏:子一:充
陳祚:瑄三子:配郭、許氏:子三:誠、定、満
陳禮;瑄四子:配凌氏:子三:球、珃、璘
陳祿:瑄五子:配梁氏:子三:玠、紹、禘
陳顯:積長子:配梁氏:子二:羅九、晚生
陳渺,字奕,遷新興布凌村始祖,妣麥氏,子四:統、鑊、定、金寶
督十世
陳璧;宗遜長子:配梁、鍾氏:子六:衷、吉、敘、士安、士慶、士隆
陳獻;宗保長子:配林氏;子三;奘、毅、健
陳永登:觀長長子:配鄭氏:子一:初
陳永盛:觀長次子:配羅氏:子一:紳
陳勝;宗長長子:配凌氏;子二:元祐、遲
陳孚:宗長次子:配麥氏:子二;元龍、元騾
陳長:宗伏長子;未祥;
陳佛保:宗輝長子:配付氏:子二;籮、簞
陳奴;宗祚長子;未祥;
陳醜;宗祚次字;配凌氏:子二;未祥
陳祖;五第長子:未祥
陳熙:宗麒長子:號雪梅:未祥
陳照:宗麒次子;配楊氏:子二:廷玉、廷珪
陳光孟:宗麟長子;好雪松:子四:偉、傑、仰、健
陳明:宗麟次子:字視遠;子一:喬
陳渙:宗麟三字:配梁氏:子二;倉、宣
陳彰:宗麟四子:號樂常;配吳氏:子三;澄、浩、洲
陳鼎:宗鳳長子:配李氏;子二:瓚。拱
陳鼐:宗鳳次子:配李氏;子二:自安、秀
陳紀:宗虞長字:未詳
陳綱;宗虞次子;子四:簡誠、簡二、簡三、長
陳乙:孔溫長子:配黎氏;子二;籮、珏
陳用:孔溫次子;配杜、李氏;未祥
陳寬:孔溫三字;配梁氏;子二:諸、福
陳文:孔良長字;配黃氏:子六;瑜、璉、垌、璣、瑄
陳周:秉倫長子:配關氏:子一:觀秀
陳般:秉倫次子:配麥氏:未祥
陳湯:秉倫三子:配倫氏:未祥
陳杰:秉倫四子:配梁氏:子三:大公.二公.三公
陳堯:秉彝長子:配李氏:子三:主忠.漢.略
陳舜:秉彝次子:配李氏:子二:經.緯
陳禹:秉彝三子:配張.余氏:子四:環.珙.瓊.元
陳琚:宗榮長子:配麥氏:子二:龍長.鳳安
陳瑛:宗榮次子:配李氏:未詳
陳明遠:惟和長子;子一;清
陳明達:惟和次子;配麥氏:未詳
陳武通:惟和三子:號友潮:配梁氏:未詳
陳謙:惟揚長子:配林氏:子一:文顯
陳諫:惟揚次子;配施氏;子二:靖、良
陳倫:惟揚三子:配梁氏:子一:文杰
陳講;惟揚四子;配廖氏:子二;濟、澤
陳志:惟揚五子:配梁氏;子一:經邦
陳玄方:惟雄長子:字義立:號耐常:配黃氏;子二;經綸、絲綸
陳祖長:惟隆長子:號前溪;配吳氏;子三;文申、文正、文全
陳仕加;觀蘭長子:配蘇氏:子二:聰、叔
陳仕禎;觀蘭次子:號月波;配麥、黃氏:子一;潔
陳鑒:觀榮長子;號雲岩;配麥氏:子三:天錫、天視、天聽
陳義:觀榮次子:號理然:子三:天瑞、天祿、天爵
陳超:觀榮三子;字孔宣:配周、譚氏;子二;天遇、天經
陳剛;觀榮四子;字孔車:配李氏:子三:天澤、未祥
陳祥:觀華長子;號鄰磯:配李氏;子三:學、敔、敕
陳策:觀華次子;字朝言:配周氏:子四:敏、敞、徹、敟
陳賦:觀器長子:配鄺氏:子三;彥、奇、
陳南長:器長子:號西川:配黃氏:子一;明
陳全長;器次子:配麥氏:子一:英長
陳世長:禎長子;配張、梁氏:子五:英富、英宅、英善、英保、英福
陳晚長:禎次子:配黎氏:子四:英秀、尚和、尚忠、尚舉
陳積:曾安長子;配伍氏:子三:溥、源、淳
陳堅;曾安次子:配吳、廖氏:子四;鋐、圭、鉞、鏗
陳誠:萬安長子:字納信:配毅氏:子二;大綱、大紀
陳詡:萬安次子:字仲興;號軒邑:配礦氏:子二;大章、大武
陳誼:萬安三子:字子宜:號敬齊:子一:大常
陳冕:祥長子:號春譚:配倫氏;子二;世俊、世傑
陳銃:福長子;號通津:配周氏:子三:公保、卯、仕興
陳成:祚長子;子二;仕賢、仕雄
陳定;祚次子;配麥氏:子三;世用、亞保、亞正
陳満:祚三子:字積善;未祥
陳球:禮長子;浩隱林:配李氏:子五:聖生、聖義、世明、世安、世興
陳珃:禮次子:字子有:配劉氏:未祥
陳璘;禮三子;字子光;配倫氏:子一:宗富
陳玠:祿長子:配梁氏:子二;真、實
陳紹宗:祿次子;配梁氏:未祥
陳禘宗;祿三子;配潘氏;未祥
陳羅九;顯長子:號守己:配李氏:子二;道俊、道偉
陳晚生;顯次子;號守懷:配梁氏:子三:武孫、田、禾
陳統,妣李氏
陳鑊,妣謝氏
陳定,妣黃氏
陳金寶,妣梁氏
肅十一世
陳衷:璧長子:字天受:配李氏:子一:龍起
陳吉:璧次子:字天相:配廖氏:子二:德光.德輝
陳敘:璧三子:字天敘:配黃氏:子三:翎.翊.翔
陳士安:璧四子:配李氏:未祥
陳士慶:璧五子:配李氏:子二:文昌.文華
陳士隆:璧六子:配李氏:子三:文海.文漢.文浩
陳奘:獻長子:字孟雄:配梁氏:子三:純.魯.厚
陳毅:獻次子:字仲遠:配梁氏:子三:靜.廉.德
陳健:獻三子:字秀方:子一:春福
陳初:永登長字:號雲山:子一:克明
陳紳:盛長子:號靜隱:配張氏:克奘
陳元祐:勝長子:配李氏:子二:仲存.仲貴
陳遲:勝次子:配黃氏:子一:仲寬
陳元龍:孚長子:配黃氏:子一:福
陳元騾:孚次子:配郭氏:子三:未祥
陳籮:佛保長子:配李氏:子一:元長
陳簞:佛保次子:號溪隱:子二:酉長.利長
陳廷玉:照長子:號碧林:配馮氏:子二:重.威
陳廷珪:照次子:配梁氏:子一:儀
陳偉:光孟長子:配李氏:未祥
陳杰:光孟次子:配梁氏:子一:九經
陳仰:光孟三子:配吳氏:子三:文鑒.文安.文喜
陳健:光孟四子:配林氏:未祥
陳喬:明長子:子一:觀吉
陳倉:煥長子:配鄭氏:未祥
陳宣:煥次子:配李氏:子二:惟義.惟正
陳澄:彰長子:配許氏:子三:文鐸.文聚.文積
陳浩:彰次子:字一:文廣
陳洲:彰三子:配黃氏:子三:裔.貴.俊
陳瓚:鼎長子:未祥
陳拱:鼎次子:未祥
陳自安:鼐長子:號時樂:未祥
陳秀:鼐次子:號國秀:未祥
陳簡誠:綱長子:子一:興
陳簡二:綱次子:子二:道榮.義榮
陳簡三:綱三子:未祥
陳長:綱四子:子一:寒
陳籮:乙長子:配黎氏:未祥
陳珏:乙次子:配麥氏:子一:成
陳諸:寬長子:配譚氏:子一:癸
陳福;寬次子:配譚氏:春
陳瑜:文長子:號存直:配凌氏:子一:彥隆
陳珪:文次子:號存性:配倫氏:子一:德超
陳璉:文三子:號存善:配凌氏:子一:彥秀
陳垌:文四子:號時趣:配凌氏:子一:彥青
陳璣:文五子:配黎氏:子二;彥英.彥奇
陳瑄:文六子:配麥氏:子一:彥達
陳主忠:堯長子;配梁氏:子六:文器.文顯.文教.文獻.文理.文矩
陳漢:堯次子:配吳氏:子一:文策
陳略:堯三子;配羅氏;子二:文政.文德
陳經:舜長子;字子倫:配李氏:子三:思中.思誠.思齊
陳緯:舜次子:字成章:配李氏;子一:應舉
陳環:禹長子:配麥氏:子三:富.勇.深
陳珙:禹次子:配吳氏:子一:未祥
陳瓊:禹三子:未祥
陳元:禹四子:配李氏;未祥
陳龍長:琚長子:配關氏:子三:道福.倉.庫
陳清;明遠長子:配麥氏:子三:鳳舉、鳳翔、鳳集
陳文顯:謙長子:配戴氏:未祥
陳靖:諫長子:配鍾氏:子一;仕弘
陳良:諫次子:配梁氏:未祥
陳文杰:倫長子:配劉氏:子一;鼎
陳濟:講長子:配伍氏:子一:詔
陳澤:講次子:字用時:配黎氏:未祥
陳經邦:志長子;字汝才:配曹氏:子一:未祥
陳經綸:玄方長子:配余氏;子一:大機
陳系綸:玄方次子;字汝遵:配趙氏:子二:大誥、大易
陳文中:祖長長子:配羅、梁氏:子二;寬、宏
陳文正:祖長次子:字景明:配李氏:子二:綬、元
陳文全:祖長三子;配李、林氏;子四;宗福、宗遠、未祥三、四子
陳聰:仕加長子:配李氏:子一:有
陳叔:仕加次子:配譚氏:子三:存、在、大
陳潔;仕禎長子:配黃氏:子二:泮、沂
陳天錫:鑒長子;配吳氏;未祥
陳天視:鑒次子:配梁氏:子一:嬊
陳天聽:鑒三子:配黃氏:子一;士
陳天瑞:義長子:配梁氏;子一;桌繼入
陳天祿;義次子;配劉氏:子二:世明、桌出繼
陳天爵:義三子;配李氏:子一:棟
陳學;祥長子:字聖學:配李氏:未祥
陳敔:祥次子:字聖韶;配李氏;子二;瓊、未祥
陳敕;祥三子:字聖澤;未祥
陳敏:策長子:字汝強:配林氏:子四:大乾、大儒、未祥三、四子
陳敞:策次子:字汝高:配蘇氏;子一;未祥
陳徹:策三子;字汝明;配梁氏:未祥
陳典:策四子;字汝常:配余氏;子一;未祥
陳彥:賦長子;號純齊:字邦偉:配倫氏:子五:復、臨、順、豫、兗
陳奇:賦次子:未祥
陳毓:賦三子:子六:於智、於仁、於聖、於義、於忠、於和
陳明:南長長子:字善達:配吳氏:子五:學、堂、易、京、籍
陳英長:字善政:配李氏:子二;戉、遞
陳英富:世長長子:字積倉:子一:海
陳英宅:世長次子;字廣瑞:配龍氏:未祥
陳英善;世長三子:未祥
陳英保:世長四子:字國瑞;配梁氏;子三:未祥
陳英富:世長五子;配周氏;子三:未祥
陳英秀:晚長長子:配郭氏;未祥
陳尚和:晚長次子;字應瑞;配麥氏:子三;未祥
陳尚忠:晚長三子;字鵬瑞:配孫氏;子二:連、逵
陳尚舉:晚長四子;字羽瑞:配關氏:子一:選
陳溥;積長子:字宗仁;子四;時舉、時選、時立、時瑞
陳源:積次子:字宗誠:子二;時佐、時在
陳淳:積三子:配暨氏:子三:時輔、時弼、時卿
陳鋐:堅長子:字以亮:配李氏:未祥
陳圭:堅次子;字以藝;配黎氏:子二;瑞、遠
陳鉞:堅三子;字以器:未祥
陳鏗:堅四子;字以通;未祥
陳大綱:誠長子:字以正:配潘氏:未祥
陳大紀:誠次子;配李氏:子一:奏
陳大章:詡長子:字宗啟:配李氏:未祥
陳大武:詡次子;字宗武:配譚氏;未祥
陳大常:誼長子:字宗愷:
陳世俊:冕長子;配梁氏;未祥
陳世傑:冕次子;字時英:配譚、李氏:子二;彪、雷
陳公保:充長子:配麥氏:未祥
陳卯:充次子:配譚氏:未祥
陳仕興:字世隆:配梁氏;子一:斌
陳聖生:球長子:字世清:配梁氏:子五:長、品、周、倉、庫
陳聖義:球次子:未祥
陳世明:球三子:配郭氏:子一:喜
陳世安:球四子:配麥氏:子一:倫
陳世興:球五子;未祥
陳融,妣李氏
陳韜,妣黃氏
陳略,妣未祥
陳表正,妣蘇氏
陳滿福,妣蘇氏
陳滿祿,妣黃氏
陳表里,妣李氏
陳華山,妣彭氏
乂十二世
陳龍起:衷長子;字彥明:號南田:配李氏;子二:未祥
陳德光:吉長子:字彥晦:配李氏:子二;曾元.曾許
陳德輝:吉次子:字彥充:配馮氏:子二;曾胤.曾祚
陳翎:敘長子;字彥舉:配鍾氏;子一:曾寬
陳翊:敘次子:字彥張;配鍾氏:子四:曾正.端.加.修
陳翔:敘三子;字彥翔;配溫氏:未祥
陳純:奘長子:字生良:未祥
陳魯:奘次子:字生齊:未祥
陳厚:奘三子:字生華:未祥
陳靜:毅長子:字生安:未祥
陳廉:毅次子:字生能;未祥
陳德:毅三子:未祥
陳克明:初長子:配譚氏:子一:未祥
陳克奘:紳長子;配何氏:子一:未祥
陳元長:籮長子;配胡氏;子三:未祥
陳酉長:簞長子:字子雄:配李氏:未詳
陳利長:簞次子:字子瑞;配林氏未祥
陳觀吉:明長子:配張氏:子二:九倫.九富
陳鳳舉;清長子:配鄺氏:子二;紹期、紹示
陳鳳翔:清次子;配謝氏:紹祖、紹宗
陳鳳集:清三子;配李氏:子一:紹成
陳仕弘;靖長子:配何氏:子一:未祥
陳詔;濟長子:字宣表;配梁氏;子二:未祥
陳大機:經綸長子:字邦行:配伍氏:子二;立規、立矩
陳大誥:系綸長子:字邦章:配伍氏;子一:未祥
陳大易:系綸次子;字邦時:配趙氏;未祥
陳寬:文中長子:字善旌:配許氏;子二;金、玉
陳宏:文中次子:字之廣:配蔣氏;子一:虞
陳綬:文正長子;字國璋:子一:紹周
陳元;文正次子:字果仁:配李氏:子二:紹佐、紹相
陳宗福:文全長子:字可介:未祥
陳宗遠:文全次子:字可久:未祥
陳有:聰長子:字可常:配許氏;未祥
陳存;叔長子;字可神;配梁氏;未祥
陳在;叔次子;字可敬;配容氏;未祥
陳大:叔三子;字可大:未祥
陳復:彥長子:字元肇:號小齊:子一:魯鐵
陳臨;彥次子:號在野;配李氏:子一;啟尚
陳順;彥三子;字元禎:號活涯:配張氏:子二;天保、天佐
陳豫:彥四子;字元成:號活川:子一:啟怡
陳兗:彥五子:字元悅;號雲江:配許氏:子三;啟佑、啟茲、啟聰
陳於智:毓長子:配湯氏:子一:應祖
陳於仁:毓次子;配雷、李氏:子二;應鼎、五鼎
陳於聖:毓三子:配梁、柯氏:子二;必明、亮俊、
陳於義:毓四子;配余氏:子二:啟得、啟周
陳於忠:毓五子:配馮氏:子一:啟祚
陳於和:毓六子:配麥氏:應昌、應鵬
陳學:明長子:號隱松:配關氏;子一:玹
陳堂;明次子:字文庠:配聶氏:子二:璜、現
陳易:明三子:字文振:子一:瓘
陳京:明四子:字文都:配韋氏:未祥
陳籍:明五子;字文冊:配謝氏;未祥
陳戉:英長長子:字以榮;未祥
陳時佐:源長子:改名高:字元高:子一:元興
陳時在:源次子:字元生:配麥氏;子二;未祥
陳德正,妣羅氏
陳子正,妣黎氏
陳前樓,妣葉氏
陳有餘,妣未詳
陳有剩,妣未詳
陳德祿,妣未詳
陳德平,妣未詳
陳詩佑,妣梁氏
抄自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古博陳氏族譜》 : 不分卷 : [廣東新會] / (清)陳卓方纂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