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杏元和番》是描寫女性內心的悲憤情緒的樂曲。所以首先,在這首樂曲中曹先生運用了左手多變的重顫音和專為彈奏悲哀旋律而設計的游搖這一獨創技法來摹擬吟泣之聲,更使人猶聞在耳,感人肺腑。使樂曲具有更強烈的悲劇美效果。首先:要特別注意河南的按顫和游搖的完美結合,來表現出人物在樂曲中如泣如訴的形象。按顫是在按音弦上作反覆較快的大動作吟弦,主要表現在“4”、“7”這兩個音上:
演奏這兩個音時,有時在它們的原位音上按顫;有時是它們的按變音,即這兩個音分別接近它們上房二度的音,顫音效果變化莫測,韻味無窮,感染力極強。而游搖較大指搖要稀疏,根據所需要表達的感情,彈奏時是從離箏柱較近處逐漸移向前梁處,音色由朦朧逐漸明亮,力度由弱漸強,左手按弦時邊揉邊滑,滑音的音程為下行小三度,表現出悲哀情緒不斷增加。游搖是一種組合指法的綜合運用,它的音色濃郁,富於變化,表現樂曲的感情淋漓盡致,使這首樂曲具有強烈的悲劇效果。
其次:樂曲的高潮是在低音區,樂曲運用了左手多變的重顫來增強樂曲的感染力,這首樂曲高潮的到來以及結束都是通過重顫“2”這個音。河南古箏技法左手和慢功這兩方面最為獨特。古箏的韻味主要出自左手,這與其它流派的箏藝相同。正如潮洲箏派林毛根先生所說的“彈箏右手看起來比左手忙,但曲子的風格和韻味出在左手。世界上凡是肉眼看得見的東西容易學,看不見的就難學。右手彈奏,手指按在哪根弦上看得明白。而左手揉按的深淺,顫音的掌握、收放的控制等等,更重要靠耳朵,靠感覺。”所以,低音區左手音準以及力度和速度都要控制的適度。
再次:要注意整首樂曲的演奏速度方面,要如曹先生所提出的那樣“慢板要緊,快板要穩,散板要準,忙而不亂,慢而不斷。”力度方面要“強而不急,弱而不虛,文而不溫,武而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