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泰[三國時期曹魏將領、大臣]

陳泰[三國時期曹魏將領、大臣]

陳泰(?-260年),字玄伯,潁川許昌(今河南許昌東)人。三國時期魏國名將,司空陳群之子。

基本信息

歷史年表

陳泰司馬懿
青龍年間(233-237年)擔任散騎侍郎。
正始年間(240-249年)轉任游擊將軍,後來出任并州刺史,加振威將軍,持節,成為護匈奴中郎將,主管并州事務。陳泰很注意對當地少數民族採取懷柔政策,有很高的威信。當時,京城的權貴托他在邊地購買奴婢,並送來寶貨。陳泰將所送之禮皆掛在牆上,從不打開。
正始九年(248年)陳泰被調回京城任尚書,將權貴所送之禮全部退還。嘉平元年(249年)司馬懿趁曹爽等奉齊王曹芳洛陽南郊謁陵之際,發動政變,率軍切斷歸路。司馬懿派人送書給曹爽要其交權,曹爽等仍猶豫不決。陳泰與侍中許允一道上前勸說曹爽,使其接受了交權條件。同年,陳泰調任雍州刺史,加奮武將軍。蜀將姜維進攻雍州,依傍曲山築兩城,派牙門將句安、李歆等人駐守,並聯合羌胡人進攻附近各郡。征西將軍郭淮與陳泰統兵抵禦,根據陳泰的建議成功擊退姜維,並俘虜句安、李歆等人。

嘉平四年(252年)蜀人策動西部部分民族造反,攻打郡縣,陳泰即上書請求將雍州、并州兵力合在一起前往鎮壓。并州軍隊在調動過程中,因不願遠征而出現兵變,結果陳泰只好單獨率軍前往,亦大獲成功。

嘉平五年(253年)吳太傅諸葛恪取得東興之戰勝利後,恃功輕敵,不顧群臣勸阻,再次興師攻魏。五月,姜維與吳呼應,率軍數萬自武都(今甘肅西和西南)出石營經董亭(均在今甘肅武山南),進圍南安(今甘肅隴西東南)。大將軍司馬師遣車騎將軍郭淮與陳泰率關中軍解南安之圍。陳泰率部進至洛門(即洛門聚,今甘肅甘谷西)時,姜維因久攻南安不克,軍糧已盡,被迫撤圍退走。七月,吳軍主力圍攻新城受挫,士卒疲憊不堪,患疾者過半,死傷慘重,也被迫撤退。

正元二年(255年)郭淮去世,朝廷即任命陳泰為征西將軍,假節都督雍、涼二州的軍事。 同年,雍州刺史王經先後敗於故關、洮西。陳泰星夜馳報朝廷,同時收編王經的殘部,作好進攻準備。不久,陳泰分三路進至隴西,避開蜀軍,出其不意地繞過高城嶺,進至狄道東南山上。蜀軍震恐,撤軍退走鍾堤。

甘露元年(256年)陳泰調回朝廷,任尚書右僕射,負責選舉任命官員。不久,吳將孫峻率軍出淮、泗,擺出欲攻魏的姿態。司馬昭即調陳泰為鎮軍將軍、假節、都督淮北諸軍事,並詔命徐州監軍以下皆受陳泰節制。孫峻退兵後,朝廷又召回陳泰,改任左僕射。

甘露二年(257年)征東將軍諸葛誕連結東吳,起兵謀叛,拒守揚州。司馬昭親率六軍征討,駐軍丘頭,由陳泰總管行台。得勝回京後陳泰因功食邑增加到2600戶,子弟一人為亭侯,二人為關內侯。

人物傳記

陳泰陳壽《三國志》
泰字玄伯。青龍中,除散騎侍郎。正始中,徙游擊將軍,為并州刺史,加振威將軍,使持節,護匈奴中郎將,懷柔夷民,甚有威惠。京邑貴人多寄寶貨,因泰市奴婢,泰皆掛之於壁,不發其封,及征為尚書,悉以還之。嘉平初,代郭淮為雍州刺史,加奮威將軍。蜀大將軍姜維率眾依麴山築二城,使牙門將句安、李歆等守之,聚羌、胡質任等寇逼諸郡。征西將軍郭淮與泰謀所以御之。泰曰:“麴城雖固,去蜀險遠,當須運糧。羌夷患維勞役,必未肯附。今圍而取之,可不血刃而拔其城。雖其有救,山道阻險,非行兵之地也。”淮從泰計,使泰率討蜀護軍徐質、南安太守鄧艾等進兵圍之,斷其運道及城外流水。安等挑戰,不許,將士困窘,分糧聚雪以稽日月。維果來救,出自牛頭山,與泰相對。泰曰:“兵法貴在不戰而屈人。今絕牛頭,維無反道,則我之擒也。”敕諸軍各堅壘勿與戰,遣使白淮。欲自南渡白水,循水而東,使淮趣牛頭,截其還路,可並取維。不惟安等而已。淮善其策,進率諸軍軍洮水。維懼,遁走,安等孤縣,遂皆降。淮薨,泰代為征西將軍,假節都督雍、涼諸軍事。後年,雍州刺史王經白泰,雲姜維、夏侯霸欲三道向祁山、石營、金城,求進兵為翅。使涼州軍至枹罕,討蜀護軍向祁山。泰量賊勢終不能三道,且兵勢惡分,涼州未宜越境,報經:“審其定問,知所趣向,須東西勢合乃進。”時維等將數萬人至枹罕,趣狄道。泰救經進屯狄道,須軍到,乃規取之。泰進軍陳倉。會經所統諸軍於故關與賊戰不利,經輒渡洮。泰以經不堅據狄道。必有他變,並遣五營在前,泰串諸軍繼之。經已與維戰,大敗,以萬餘人還保狄道城,余皆奔散。維乘勝圍狄道,泰軍上邽,分兵守要,晨夜進前。鄧艾、胡奮、王祕亦到,即與艾,秘等分為三軍,進到隴西。艾等以為“王經精卒破衄於西,賊眾大盛,乘勝之兵既不可當,而將軍以烏合之卒,繼敗軍之後,將士失氣,隴右傾盪。古人有言:‘蝮蛇螫手,壯士解其腕。’《孫子》曰:‘兵有所不擊,地有所不寧。’蓋小有所失而大有所全故也。今隴右之害,過於腹蛇,狄道之地,非徒不守之謂。姜維之兵,是所辟之鋒。不如割險自保,觀釁待弊,然後進救,此計之得者也。”

泰曰:“姜維提輕兵深入,正欲與我爭鋒原野,求一戰之利。王經當高壁深壘,挫其銳氣。今乃與戰,使賊得計,走破王經,封之狄道。若維以戰克之威,進兵東向,據櫟陽積穀之實,放兵收降,招納羌、胡,東爭關、隴,傳檄四郡,此我之所惡也。而維以乘勝之兵,挫峻城之下,銳氣之卒,屈力致命,攻守勢殊,客主不同。兵書云:‘修櫓,三月乃成,拒堙三月而後已’。誠非輕軍遠人,繼之詭謀倉率所辦,縣軍遠僑,糧谷不繼,是我速進破賊之時也,所謂疾雷不及掩耳,自然之勢也。洮水帶其表,維等在其內,今乘高據勢。臨其項領,不戰必走。寇不可縱,圍不可久,君等何言如此?”逐進軍度高城嶺,潛行,夜至狄道東南高山上,多舉烽火,鳴鼓角。狄道城中將士見救者至,皆憤踴。維始謂官救兵當須眾集乃發,而卒聞已至,謂有奇變宿謀,上下震懼。自軍之發隴西也。以山道深險,賊必設伏。泰詭從南道。維果三日施伏,定軍潛行卒出其南,維乃緣山突至,泰與交戰,維退還。涼州軍從金城南至沃乾阪。泰與經共密期,當共向其還路,維等聞之,遂遁,城中將士得出。經嘆曰:“糧不至旬,向不應機,舉城屠裂,覆喪一州矣。”泰慰勞將士,前後遣還,更差軍守,並冶城壘,還屯上邽。

初、泰聞經見圍,以州軍將士索皆一心,加得保城,非維所能卒傾。表上進軍晨夜速到還。眾議以“經奔北,城不足自固,維若斷涼州之道,兼四郡民夷,據關、隴之險,敢能沒經軍而屠隴右。宜須大兵四集,乃致攻討。”大將軍司馬文王曰:“昔諸葛亮常有此志,卒亦不能。事大謀遠,非維所任也。且城非倉卒所拔,而糧少為急,征西速救,得上策矣。”泰每以一方有事,輒以虛聲擾動天下。故希簡白上事,驛書不過六百里。司馬文王語荀覬曰:“玄伯沉勇能斷,荷方伯之重,救將陷之城,而不求益兵,又希簡上事,必能辦賊故也。都督大將,不當爾邪!”

後征泰為尚書右僕射,典選舉,加倍中光祿大夫。吳大將孫峻出淮、泗。以泰為鎮軍將軍,假節都督淮北諸軍事,詔徐州監軍己下受泰節度。

峻退,軍還,轉為左僕射。諸葛涎作亂壽春,司馬文王率六軍軍丘頭,泰總署行台。司馬景王、文王皆與泰親友,及沛國武陔亦與泰善。文王問陔曰:“玄伯何如其父司空也?”陔曰:“通雅博暢,能以天下聲教為己任者,不如也。明(統)[練]簡至,立功立事,過之。”泰前後以功增邑二千六百戶,賜子弟一人亭侯,二人關內侯。景元元年薨,追贈司空,謚曰穆侯。子恂嗣。恂薨,無嗣。弟溫紹封。鹹熙中開建五等,以泰著勛前朝,改封溫為慎子。

死因之考

甘露五年,魏帝曹髦不能忍受威權日去,便親率殿中宿衛、蒼頭、僮僕等,欲攻打司馬昭。司馬昭即命親信賈充帶兵殺掉曹髦及其隨從。陳泰知道後,當即跑到現場,倒在地上,枕看曹髦屍體號哭盡哀。不久,司馬昭也來到現場,見此情景,便問陳泰:“玄伯,其如我何?”陳泰曰:“獨有斬賈充,少可以謝天下耳。”司馬昭:“卿更思其他。”陳泰曰:“豈可使泰復發後言。”因過於悲慟,當場吐血而死。

關於此處的記載,史書莫衷一是。上述記載取自《魏氏春秋》。而《三國志·魏書·陳泰傳》並未有此記載,想必是作者有意而為。

乾寶所寫的《晉紀》記載如下:高貴鄉公之殺,司馬文王會朝臣謀其故。太常陳泰不至,使其舅荀顗召之。顗至,告以可否。泰曰:“世之論者,以泰方於舅,今舅不如泰也。”子弟內外鹹共逼之,垂涕而入。王待之曲室,謂曰:“玄伯,卿何以處我?”對曰:“誅賈充以謝天下。”文王曰:“為我更思其次。”泰曰:“泰言惟有進於此,不知其次。”文王乃不更言。文中沒有寫陳泰當場吐血而死。

《晉書·文帝紀》記載如下:帝召百僚謀其故,僕射陳泰不至。帝遣其舅荀顗輿致之,延於曲室,謂曰:“玄伯,天下其如我何?”泰曰:“惟腰斬賈充,微以謝天下。”帝曰:“卿更思其次。”泰曰:“但見其上。不見其次。”於是歸罪成濟而斬之。文中也沒有寫陳泰當場吐血而死。

司馬光在《資治通鑑·卷第七十七》記載如下:昭入殿中,召群臣會議。尚書左僕射陳泰不至,昭使其舅尚書荀顗召之,泰曰:“世之論者以泰方於舅,今舅不如泰也。”子弟內外鹹共逼之,乃入,見昭,悲慟。昭亦對之泣曰:“玄伯,卿何以處我?”泰曰:“獨有斬賈充,少可以謝天下耳。”昭久之曰:“卿更思其次。”泰曰:“泰言惟有進於此,不知其次。”昭乃不復更言。文中同樣沒有寫陳泰當場吐血而死。

所以對陳泰之死,只有《魏氏春秋》有此記載,而其他史書均未有陳泰之死的記載。

父文子武

陳泰陳群
《三國演義》里對陳群沒有怎么詳細的描寫,因為陳群在並不長於軍事,是個典型的學者型大臣。可是他在魏國的地位非常高,是曹丕非常看重的大臣,早年曹丕還是世子的時候就跟陳群特別談得來。他讚賞的說:“陳群是個真正的君子,他總是用道德來規勸我的行為,自從有了他的教導,我的手下更服我了。”後來曹丕當了皇帝,把陳群封為尚書令,主管機要政務,並且負責國家的禮儀和教化,臨死的時候,有三個託孤大臣,曹真、司馬懿,另一個就是陳群。後來國家允許大臣開府(就是允許大臣設立自己的辦事機構,有些自己則權內的事情就在大臣府邸處理,不用通報皇帝。),有這個資格的有四個人:曹休、曹真、司馬懿還有陳群。

陳群的有個兒子叫陳泰,字玄伯。跟他爹不一樣,走的不是文官的路子,而是魏國後期在關右負責對蜀漢作戰的主將。郭淮死後,陳泰被任命為征西將軍,是當時對蜀漢作戰的最高軍事長官。在三國演義里陳泰出現過幾次,但是都是配角。其實不是,他的軍事謀略曾經幫助魏國化解了一次危機。蜀漢大將姜維出兵進攻魏的洮西,當時的涼州刺史王經主張出城作戰,陳泰寫信給他:“不要出來,姜維的兵輕飄勇猛,而且姜維善於詭詐的計謀,你們只要保守城池,姜維糧草運轉困難,很快就會完蛋。”當時王經統帥著關右軍的主力,有數萬人,人馬總數超過了姜維,正想和敵人主力作戰好撈戰功,就沒聽陳泰的,結果在洮西被姜維打得大敗,人馬死了好幾萬人,王經敗退到了狄道城裡,姜維跟上來奮力攻打,眼看就要不支。這是魏國從夏侯淵被殺以來在西線對蜀漢作戰的最大失利,整個關右的精銳受到了沉重的打擊,兩京震動。

陳泰這個時候準備出兵救援王經,南安太守鄧艾勸說:“現在姜維軍隊的士氣太高,鋒銳不可阻擋,我們去了不過是送死罷了。一個壯士,被毒蛇咬了手,為了保住性命,只能砍掉手臂。現在我們就是那個壯士的身體,涼州就是那個壯士的手臂。現在不下狠心捨棄涼州,最後連我們都得搭進去。”陳泰說:“不對,如果姜維獲得勝利後,向東進攻略陽,奪得那裡的糧草,那他的聲勢就會更大,長安以西就沒救了。可是現在他不明就裡,去圍攻狄道,狄道那么堅固,一定會挫傷他大軍的銳氣。我們趕快奔過去,能不能挽救關右,就看這次行動了。”於是決定從南路進軍狄道,鄧艾說:“北邊的道路快啊,為什麼要走南邊的呢?”陳泰說:“北邊的道路便於行軍,難道我不知道嗎?可是你別忘了,姜維就是涼州人啊,他甚至更熟悉這裡的地理,北邊的道路一定有埋伏,還是走南邊吧。”果然姜維的伏兵在北路埋伏了五天也沒等到陳泰,於是姜維放心了,以為陳泰不敢來,於是猛攻狄道。沒想到陳泰大軍突然從南邊殺出,截斷了姜維的退路,並且四處放火鼓驚擾姜維。姜維嚇壞了,趕緊突圍逃向漢中,陳泰的兵本來就不多,當然不敢阻擊,就放姜維過司馬昭聽到這個事情後,特別吃驚,寫信給陳泰問:“這次行動太冒險了,你怎么不派六百里加急給我報信呢?讓我做個決定啊。”陳泰回信說:“這點小事兒我自己能夠料理,如果動不動就派六百里加急,讓老百姓看到了就會引起恐慌,以為國家真的出了什麼大事兒了呢。”司馬昭看了信後嘆服的對手下說:“陳泰真的是大將之才啊。”後來司馬昭跟手下議論陳泰,司馬昭問手下:“陳泰跟他爹比,怎么樣?”一個手下說:“要說學問和為人,陳泰肯定不如他爹;但是如果說建功立業,當爹的就不是兒子的對手了。”

《演義》記載

陳泰是魏國名臣陳群的兒子,魏國後期將領。陳泰曾在司馬懿政變之時勸曹爽投降,之後外出到雍州任職,為郭淮副將,多次防禦蜀將姜維的進攻。後來,陳泰繼郭淮為魏國西方主帥,與部下鄧艾結為忘年之交。魏帝曹髦被殺時,陳泰大為悲傷,大膽直言司馬昭要處斬賈充謝罪,沒有得到批准。

《演義》節選

卻說郭淮聽知司馬昭困於鐵籠山上,欲提兵來。陳泰曰:“姜維會合羌兵,欲先取南安。今羌兵已到,將軍若撤兵去救,羌兵必乘虛襲我後也。可先令人詐降羌人,於中取事;若退了此兵,方可救鐵籠之圍。”郭淮從之,遂令陳泰引五千兵,逕到羌王寨內,解甲而入,泣拜曰:“郭淮妄自尊大,常有殺泰之心,故來投降。郭淮軍中虛實,某俱知之。只今夜願引一軍前去劫寨,便可成功。如兵到魏寨,自有內應。”迷當大喜,遂令俄何燒戈陳泰來劫魏寨。俄何燒戈教泰降兵在後,令泰引羌兵為前部。是夜二更,竟到魏寨,寨門大開。陳泰一騎馬先入。俄何燒戈驟馬挺槍入寨之時,只叫得一聲苦,連人帶馬,跌在陷坑裡。陳泰兵從後面殺來,郭淮從左邊殺來,羌兵大亂,自相踐踏,死者無數,生者盡降。俄何燒戈自刎而死。郭淮、陳泰引兵直殺到羌人寨中,迷當大王急出帳上馬時,被魏兵生擒活捉,來見郭淮。淮慌下馬,親去其縛,用好言撫慰曰:“朝廷素以公為忠義,今何故助蜀人也?”迷當慚愧伏罪。淮乃說迷當曰:“公今為前部,去解鐵籠山之圍,退了蜀兵,吾奏準天子,自有厚賜。”

歷史評價

陳壽評曰:泰弘濟簡至,允克堂構矣。

清初將領

滿洲鑲黃旗陳泰
陳泰(?-1655)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清初將領。額亦都孫,徹爾格子也。初授巴牙喇甲喇章京。從伐明,攻錦州,明兵自寧遠來援。陳泰先眾直入敵陣,斬執纛者,得纛以歸。天聰三年,從太宗伐明,薄明都,屯德勝門外,攻袁崇煥壘,遇伏,奮擊,多所俘馘。五年,從圍大凌河城,明監軍道張春赴援,陳泰設伏,擒其邏卒,復以步軍戰,殲敵。崇德元年,從伐朝鮮,與梅勒額真薩穆什喀夜襲破黃州守將營。三年,伐明,敗明兵於豐潤,攻太監馮永盛、總兵侯世祿營,拔之;又以巴牙喇兵三十敗明騎卒百餘。五年,從圍錦州,攻杏山,敗敵兵,獲牲畜。六年,復圍錦州,敗松山兵。我兵出樵採,為敵困,陳泰率兵六援之出,敵襲我後隊,迭戰破敵,遂克其郛。予世職,自牛錄章京進三等甲喇章京。七年,復圍錦州,掘塹困松山。明兵夜犯正黃旗蒙古營,赴擊之走。八年,從伐明,敗總兵馬科於渾河,築浮橋濟師。明總督范志完拒戰,擊敗之。下山東,陳泰以偏師克東阿、汶上、寧陽三縣,進世職二等。順治元年,從入關,擊破李自成,進世職一等。四年,授禮部侍郎。從平南大將軍孔有德征湖廣,戰荊州,擊破流賊一隻虎。時明魯王遣其將鄭彩、阮進等寇福建,先後陷府三、州一、縣二十七。上授陳泰靖南將軍,與梅勒額真棟阿賚率師討之,擊破魯王將曹大鎬、張耀星,克同安、平和二縣。五年三月,復克興化。彩遁入海,復克長樂、連江,獲所置總督顧世臣等十一人,斬之。魯王所陷諸府州縣以次盡復,福建平。師還,授巴牙喇纛章京,進二等阿思哈尼哈番。遇恩詔,累進三等精奇尼哈番兼拜他喇布勒哈番。遷刑部尚書。 八年,移吏部尚書,授國史院大學士。以加上皇太后尊號恩詔誤增赦款罷任,並以吏部覃恩升襲過濫,降世職一等阿達哈哈番。九年,起禮部尚書,充會試主考官,授鑲黃旗滿洲固山額真,特命進世職二等精奇尼哈番。十年,上以湖廣未定,大學士洪承疇再出經略,至軍,疏言:“孫可望等戰湖南,郝搖旗、一隻虎等擾湖北。湖南駐重兵,各郡窵遠,不免首尾難顧。”上授陳泰寧南靖寇大將軍,與固山額真藍拜、濟席哈,巴牙喇纛章京蘇克薩哈等統兵鎮湖南。臨行,上諭之曰:“師行有一定紀律,大小將佐,為國盡力,豈致挫釁?上毋藐視主帥,下當撫勵士卒,能愛眾而得其心,遇敵未有不爭先效命者也。”十一年,復授吏部尚書。十二年,孫可望遣其將劉文秀、盧明臣、馮雙禮等以舟師六萬分犯岳州、武昌。文秀引精兵攻常德,陳泰遣蘇克薩哈設伏以待。甲喇額真呼尼牙羅和當前鋒,挫敵;甲喇額真蘇拜、希福等以舟師迎擊;大軍繼進,三合三勝。敵複列艦拒戰,伏起,縱火焚其舟,敵大敗,別遣兵擊敵德山下。師進次龍陽,敵集二千人來犯,我兵奮擊,潰奔,明臣赴水死。雙禮被創,與文秀並遁。降所置裨將四十餘、兵三千餘。論功,進一等精奇尼哈番兼拖沙喇哈番。未幾,卒於軍。師還,明年正月,世祖宴諸將,追悼陳泰,揮淚酌酒,諭學士麻勒吉、侍衛覺羅塔大曰:“大將軍班師還,朕將親酌酒以慰勞之。不幸中道棄捐,不復相見。爾等以此觴奠大將軍靈次,抒朕追悼。”諸將及侍從皆感涕。賜祭葬,謚忠襄。乾隆初,定封一等子。

元末進士

湖廣茶陵陳泰
陳泰,字志同,號所安,湖廣茶陵人。元末以《天馬賦》文章中兩榜進士,魯迅在《梁山泊考》中多處提及陳泰《所安文集》一書關於梁山水泊的記載,稱他為記載水滸故事的第一個文人作家。在江西龍南任縣尹時率兵征剿信邑洞寇,戰死犁璧山,葬於龍南渡江紗帽嶺。謚封忠節公。公生四子:南賓(泉州陳氏始祖),用賓(祁陽烏溪陳氏始祖),順賓(茶陵浦江陳氏始祖),文賓(龍南道源陳氏始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