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陳昊蘇,男,漢族,1942年5月生,四川內江人,1963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5年9月參加工作,大學文化,開國元帥陳毅之子。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的會長,中國民間外交的踐行者。兼任國際友好城市聯合會會長,中國長城學會副會長,北京新四軍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世界民族學會會長,中俄友協會長,中歐協會會長,北京市中日關係史學會會長,中華全國世界語協會會長等。
第四、五、六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屇、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
工作履歷
1959年9月-1960年7月 北京外國語學院(今北京外國語大學)留蘇預備部學習;
1960年9月-1965年7月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習;
1965年9月-1973年5月 七機部第二研究院二十三所工作;
1973年5月-1981年8月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研究員1981年8月-1984年12月 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
1983年3月-1984年8月 中共豐臺區委副書記;
1984年8月-1987年8月 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1987年8月-1990年1月 廣播電影電視部副部長;
1990年3月-2000年9月 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副會長;
2000年9月-現在 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會長。
2010年7月26日,陳昊蘇正式受聘為廣州大學名譽教授,是廣州大學的首位名譽教授。
文學創作
把陳昊蘇引進詩歌殿堂的是佛學大師趙朴初,(趙朴初受張茜的邀請,曾參與《陳毅詩詞》的編輯工作)陳昊蘇著有詩集《時空的跨越》。
1977年開始發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詩集《紅軍之歌》、《繼志集》、《走向新世紀》,文集《我心中的太陽》、《輝煌的日出》、《青春之旅》、《我們世紀的英雄》、《為二十一世紀的中國交朋友》等。
七十年代,一批年輕人的夢想就是在他的詩歌下被激起了。喚起了千萬人讀書的夢想。
“一份承諾,一份愛情,一枚公章,一份複習資料,一場命運的狂奔,感天動地”的電影《高考1977》描述的就是那一代人的生活。陳昊蘇的詩歌在他們一部分人中傳誦,“我們跨過維也納的河岸,列隊進入米蘭”曾激勵一批人產生了出國夢。
子承父業
在陳毅兼任外交部長期間,曾陪同周總理多次出國訪問。他倡導的“圍棋外交”一直被傳為美談,為中日邦交實現正常化進行了不懈的努力。
而陳昊蘇自從1990年進入對外友協以來,一直致力於民間外交。他並不特別介意被人稱為“子承父業”。他說:“子承父業,也可以這樣說,年輕一代接著老一代的工作去做。我們是老一輩開創的革命事業的後來人。”
談及父親對自己最大的影響,陳昊蘇說:“父親說過,他這個人沒有什麼特別的長處,只是認定革命的目標以後就堅持不懈的奮鬥。哪怕在"文革"時,我們全家都受到了衝擊,他也一直對我們說不要動搖,不要忘記對人民應該承擔的責任。”
榮譽獎項
2010年10月10日,為紀念蘇聯著名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誕辰106周年,俄羅斯奧斯特洛夫斯基博物館舉行頒獎儀式,博物館館長赫拉布羅維茨卡婭向中國對外友協會長陳昊蘇頒發“奧斯特洛夫斯基獎”,以表彰他們為在中國傳播和弘揚奧斯特洛夫斯基精神做出的突出貢獻。家庭成員
父親:陳毅
二弟:陳丹淮
三弟:陳曉魯
妹妹:陳珊珊
妹夫:王光亞
榮譽獎項
2010年10月10日,為紀念蘇聯著名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誕辰106周年,俄羅斯奧斯特洛夫斯基博物館舉行頒獎儀式,博物館館長赫拉布羅維茨卡婭向中國對外友協會長陳昊蘇頒發“奧斯特洛夫斯基獎”,以表彰他們為在中國傳播和弘揚奧斯特洛夫斯基精神做出的突出貢獻。
個人作品
1977年開始發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陳昊蘇著有詩集《紅軍之歌》、《繼志集》、《時空的跨越》,文集《我心中的太陽》、《輝煌的日出》、《青春之旅》、《我們世紀的英雄》、《春天的事業》等。
人物觀點
談當前中日關係:樹欲靜而風不止
2013年5月3日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原會長陳昊蘇日前在井岡山表示,“中國外交的本質是友好外交,但該強硬時會強硬。”從事民間外交工作逾20年的陳昊蘇認為,中國希望有一個穩定的國際環境,“大國也好,小國也好,強國也好,弱國也好,我們都希望和他們建立友誼。我們自己不論是在比較弱時,還是由弱變強,或者最終變為強國時,都要跟世界各國進行平等的友好交流,中國外交的本質是友好外交。”
“我們不想去挑起國際關係上的麻煩,但這不完全由我們的願望決定”。談及近段時間國際上出現的緊張局面,陳昊蘇引用中國古話“樹欲靜而風不止”來形容:“風太大了樹就有可能折斷,樹當然不願意風太大,但是風一定要來,有的時候你決定不了”。
陳昊蘇說,“中日雙方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實現了邦交正常化,邦交正常化以後,我們繼續對日本人民做友好工作。現在中日關係出現緊張的局面,這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現在,日本的右翼勢力對中國很不友好,但是我們不要把氣撒在日本人民的頭上,我們有必要多做工作,使日本增加支持日中友好的聲音。”
談及40多年前中日實現邦交正常化的時候,陳昊蘇說,那是他父親陳毅元帥一直不懈追求的“外交夢”,“當時中國方面說,中日兩國人民要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日本方面提出來說日中不再戰。”
曾任政協委員的“紅色後代”
人物 | 關係 | 人物 | 關係 |
---|---|---|---|
毛新宇 | 毛澤東之孫 | 鄧朴方 | 鄧小平之子 |
鄧楠 | 鄧小平之女 | 陳昊蘇 | 陳毅之子 |
周秉建 | 周恩來侄女 | 劉太行 | 劉伯承之子 |
朱和平 | 朱德之孫 | 賀捷生 | 賀龍之女 |
陳元 | 陳雲之子 | 羅東進 | 羅榮桓之子 |
萬季飛 | 萬里之子 | 葉向真 | 葉劍英之女 |
李小林 | 李先念之女 | 彭鋼 | 彭德懷侄女 |
陳知庶 | 陳賡之子 | 任遠征 | 任弼時之女 |
李宏塔 | 李大釗之孫 | 陶斯亮 | 陶鑄之女 |
李小琳 | 李鵬之女 | 傅銳 | 彭真之子 |
朱燕來 | 朱鎔基之女 | 胡德平 | 胡耀邦之子 |
黃方毅 | 黃炎培之子 | 陳小津 | 陳丕顯之子 |
徐小岩 | 徐向前之子 | 曾海生 | 曾山之女 |
任克雷 | 任仲夷之子 | 薄熙永 | 薄一波之子 |
李敏 | 毛澤東之女 | 王軍 | 王震之子 |
李訥 | 毛澤東之女 | 董良翬 | 董必武之女 |
程熙 | 程潛之女 |
中國十大元帥後人
中國十大元帥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