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文[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陳光文[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陳光文,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1967年3月生於浙江洞頭,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9年7月畢業於浙江大學,獲學士學位;1992年3月畢業於浙江大學,獲碩士學位;1999年6月畢業於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獲博士學位。

從事工作

1999年6月在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工作,現任“微化工技術”課題組組長。主要從事化學反應工程、微化學工程領域的研究。

2000年,在國內率先開展化學工程前沿——微化學工程與技術的研究與開發。作為課題負責人先後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面上3項、重大1項)、國家863計畫1項;參與863等計畫項目多項。發表論文40多篇,申請專利10項,授權4項。專業方向為“微化學工程”和“化學反應工程”。

研究領域

(圖)陳光文微化學概論

組於2001年5月組建,是我國最早開展“微化工技術”研究的單位。已建成了集微加工、基礎研究與套用開發於一體的微化學工程與技術研究平台。

微化學工程與技術是現代化工學科前沿,集微機電系統設計思想和化學化工基本原理於一體,移植積體電路微感測器製造技術的一種高新技術。由於特徵尺度微型化(亞毫米),其傳熱、傳質速率較常規尺度化工設備提高2-3個數量級。他研究的微化工技術具有許多獨特優點,高傳遞速率;快速直接放大(模組結構、並行放大);內在安全和過程可控;過程連續和高度集成;分散與柔性生產。

微時空尺度系統中的表面和界面現象、流體流動與傳遞現象;微反應器中催化劑製備技術、化學反應工程規律與反應動力學;微化學反應系統的最佳化、過程模擬和並行放大及其集成規律等微化學工程的基礎研究,為微時空尺度的反應系統的設計開發提供理論依據。

負責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863計畫項目1項。

1、微化學反應系統中強放熱反應的行為,20176057,2002-2004,25萬。

2、燃料電池車用氫源系統微型化技術,20122201,2002-2004,25萬。

3、微通道激發態氧發生器內氣液傳質特性,20676129,2007-2009,28萬。

4、微化工過程中的傳遞與多相反應規律,20490208,2004-2008,100萬。

5、5萬噸/年微混合系統研製(863),2006AA05Z233,2007-2008,100萬。

參與項目

1. 863計畫:生物乙烯的生物煉製技術——新型反應過程和反應裝備的設計及製造,2006AA020101,2007-2009,40萬。

2. 863計畫:化工過程強化,2007-2009,25萬。

3. 國際合作基金(中法化學工程聯合實驗室),2001CB711203,2002.3-2007.2,40萬。

4. 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生物乙烯製造反應器和過程,KSCX2-YW-G-003,2006-2009,35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