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裡水電站

1985~1990年總計發電量40850萬千瓦時。 1984年9月15日,1號機組1600千瓦投產,併入福建電網運行。 1985年發電量615.4萬千瓦時。

概述

基本信息

院裡水電站位於莆田、仙遊兩縣交界處莆田縣常太鄉馬院林江北里院裡溪左岸,原為縣辦電站,由莆田縣組成院裡電站工程指揮部,為補償常太鄉為興建東圳水庫對全縣作出貢獻,改為鄉辦電站,屬鄉鎮企業。 在滾水壩右側建進水閘,有壓力管道1條,長316米,內徑0.8米,輸水量1.5立方米/秒;鋼筋混凝土管1條,長211米,內徑0.8米,下分叉管2條,內徑各為0.5米,總長100米,有支墩109個,水頭落差215米,引用流量1.74立方米/秒,裝機容量2×1600千瓦,有發電廠房1座,面積336平方米,升壓站1處,主變壓器1台4000千伏安,以35千伏安線路輸送到東圳水電站17.5公里處,併入莆田電網。常太變電站用1台1800千伏安變壓器,降壓後輸送到各村,1979年3月動工,1984年11月竣工,1985年初發電,總投資268萬元。屬常太鄉管理。1985~1990年總計發電量40850萬千瓦時。

發展歷史

1979年1月30日動工,修築進站公路15公里,開挖引水渠道780米,架設35千伏院裡至東圳水電站升壓站線路16.2公里,10千伏院裡至常太鄉線路16公里。由南平電機廠承擔水輪發電機組安裝和調試。1984年9月15日,1號機組1600千瓦投產,併入福建電網運行。1985年發電量615.4萬千瓦時。1986年5月13日,1號發電機定予線圈擊穿,經省水利水電設計院、南平電機廠和莆田市水電局等單位工程技術人員現場分析,屬設備質量所致並予修復。1989年3月,二期工程開始續建,設備與1號機組同類型。5月28日,2號機組1600千瓦投產。工程投資260.6萬元,其中省、地、縣三級撥款176.7萬元,銀行貸款46.5萬元,各村集資5.9萬元,其餘為電站積累和借款。每千瓦造價814.37元,至1991年統計,供電常太鄉26個自然村,占全鄉96%;發電最高負荷3100千瓦;累計發電量4695.4萬千瓦時,其中輸送電網電量2681.7萬千瓦時,占57.11%。年創利88.2萬元,職工45人。

運行情況

發電量

該站以徑流方式開發。集雨面積33.62平方公里,設計水頭212米,流量2×0.87立方米/秒,裝機容量2×1600千瓦,最低出力200千瓦。

發電機

選用南平電機廠生產的QJ22-W-116/13.5水輪機和TSW173/54-12型發電機,機端電壓6.3千伏,功率1600千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