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法門寺

陝西法門寺

除了珍貴的舍利之外,法門寺地宮中的絲綢文物,則是繼中國西北甘肅省敦煌藏經洞之後,唐代絲綢出土數量最大、品種最多、價值最高的地方,被譽為中國唐代絲織品的寶庫。 為了保護和展示法門寺地宮所出土的珍貴文物,當地成立了博物館。

陝西法門寺 位於中國陝西省扶風縣的法門寺,是安放釋迦牟尼真身舍利的著名寺院。1987年4月,中國文物工作者在重建法門寺佛塔時,無意中發現了塔基下有一個地宮,地宮中收藏的珍貴文物震驚了世界,被譽為陝西繼秦兵馬俑坑之後的又一重大發現。
法門寺位於西安市以西120公里的扶風縣,始建於中國北魏時期(約公元499年前後)。公元七世紀的唐朝是法門寺的全盛時期,唐朝政府曾花費大量人力財力對法門寺進行擴建,最後形成了有24個院落的宏大寺院。寺內僧人達五千多人,是當時首都地區規模最大的寺院。
據佛教經典記載,古天竺(印度)國阿育王為弘揚佛法,分葬佛祖真身舍利,在世界各地修造了84000座塔,中國建了19座,法門寺便是其中之一。
因為塔下埋葬著珍貴的“佛指舍利”,法門寺從此香火不斷,名揚四海,成為著名的佛教寺院。據中國的史籍記載,唐代有8位帝王曾多次迎取佛骨到皇宮供養,並賜賞大批珍寶藏於法門寺地宮中。只是後來因為戰爭、地震等原因,法門寺的盛況一去不復返了。
1981年,歷經數百年風雨的13級法門寺佛塔因下雨而坍塌,1987年,陝西省組成法門寺考古隊,對塔基進行發掘整理,沉睡了1113年的法門寺唐代地宮重見天日。
法門寺地宮長21.4米,面積31.48平方米,包括踏步漫道、平台、隧道、前室、中室、後室共六部分。地宮珍藏了大量的唐代文物,一類是佛指舍利;一類是迎送舍利而奉獻的金銀寶器、珠玉、琉璃器、瓷器及絲織衣物等各類珍貴文物,約900件。特別是地宮中真身舍利的出土,被譽為繼秦始皇兵馬俑之後的又一考古重大發現,是中外佛教界和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
除了珍貴的舍利之外,法門寺地宮中的絲綢文物,則是繼中國西北甘肅省敦煌藏經洞之後,唐代絲綢出土數量最大、品種最多、價值最高的地方,被譽為中國唐代絲織品的寶庫。據考古資料所載,法門寺地宮中所藏的絲綢織物工藝極其精緻,縫合處所用的金線平均直徑只有0.1毫米,最細處僅0.66毫米,比頭髮絲還細。地宮中一隻藤箱內堆積的絲綢衣物,厚度雖然只有23厘米,卻疊積絲綢織物達780層之多。
法門寺地宮中還發掘出土了上百件璀璨奪目的金銀器和琉璃器,而久以失傳的16件“秘色瓷”器則讓中國的瓷器研究專家興奮不已。秘色瓷是唐代宮庭專用瓷,製作工藝早已失傳,其實物也只是在中國的史書中提到過,後世從未見到過。據記載,秘色瓷器由於釉料好,給人的印象好像是碗中盛有水,因而總是晶瑩透亮,一塵不染。
為了保護和展示法門寺地宮所出土的珍貴文物,當地成立了博物館。中國的文物保護專家還與德國同行合作,對地宮中出土的絲綢織物進行高科技保護。2002年,地宮中所藏的佛主真身舍利被迎到中國台灣地區供奉,一個多月時間內就有近400萬人次前往朝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