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婦女理論婚姻家庭研究會

陝西婦女理論婚姻家庭研究會

陝西省婦女理論婚姻家庭研究會成立於1986年,是一個具有法人資格的非營利性民間婦女組織。全會有會員128名、員工24名、志願者140多名。二十年來,我們始終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成功地開展了一系列“關注婦女發展、促進兩性平等”的公益項目。成為國內目前最活躍、最富生氣的民間婦女組織之一。

機構信息

機構名稱:陝西婦女理論婚姻家庭研究會

陝西省婦女理論婚姻家庭研究會陝西省婦女理論婚姻家庭研究會

城市:陝西

大分類:弱勢群體

公益分類:婦女

註冊性質:興趣組織

成立時間1986年

機構規模 :130名會員,24名兼職

機構地址/郵編 :西安市西影路74號(710054)西安市社會科學院辦公樓114室 陝西婦女法律研究與服務中心

組織簡介

陝西省婦女理論婚姻家庭研究會(以下簡稱研究會)成立於1986年,是一個具有法人資格的非營利性民間婦女機構。擁有會員128人、全職員工24名、志願者140多名。目前已執行大小項目90餘個,成功地開展了一系列“關注婦女發展、促進兩性平等”的行動研究和為婦女提供服務的公益活動,創出了一條行動和理論研究相結合的道路,成為國內頗具影響力的NGO之一。
研究會成立之初其主要目標是推動婦女理論研究,活動僅限於召開研討會,舉辦培訓班等。90年代後開始關注對現實婦女問題的干預,即行動研究。在長期的實踐中形成了關注的重點領域:農村社區與婦女發展、婦女權益與法律援助、社會性別倡導與培訓、家庭暴力預防與輔導。
自1996年始,研究會致力於支持貧困地區發展。為貧困地區爭取到項目60餘個,累計資金達2仟7佰余萬元,領域涉及生計、健康、社區綜合發展、環境、減災防災、婦女參政、社區組織、能力建設等。通過項目的實施,改善了農村婦女的生產/生活環境,增加了貧困農村婦女獲享資源的機會、提高了婦女參與發展的能力,為當地的人民民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改變。
研究會於1996年9月開通全國第一條省級公益婦女熱線,累計接聽電話6,823人次,覆蓋全國28個省市;1999年3月,成立了西北第一家專門為婦女提供法律援助的服務中心,大力宣傳法律知識、維護婦女權益,免費為貧困婦女提供法律幫助。中心共接待婦女5998人次,解答法律諮詢電話2998人次。
積極倡導社會性別意識,推動社會性別主流化進程。編輯出版了《社會性別與發展在中國:回顧與展望》、《社會性別與生育健康》等系列叢書;創辦刊物《關注》;開通了西部女性網,訪問地區已經遍及包括台灣在內的29個地區。

關注領域

一、家庭暴力預防與輔導,開展了一系列的調查、研究和社區干預活動,是全國首家以社會工作方法介入家庭暴力的民間公益服務機構。

二、婦女權益與法律援助,通過電話諮詢、專家面詢、案件代理等形式,為權益受到侵犯的貧困婦女提供法律幫助。

三、農村婦女發展,從九十年代實施婦女生育健康項目以來,關注和涉及到農村婦女健康、公共衛生、基礎教育、社區組織與能力建設、減災防災和生態保護、農村婦女參政以及農村社區綜合發展等不同領域。

四、社會性別教育與倡導,1999年成立社會性別培訓小組以來,通過對不同人群的社會性別培訓、與媒體合作的主題宣傳、社區講座和街頭宣傳等方式喚起公眾在社會性別方面的意識和全社會對性別問題的關注。

五、NGO組織能力建設,研究會作為國內最早的本土NGO之一,研究會在不斷完善機構自身建設的基礎上總結和推廣經驗,為陝西和西北地區NGO提供技術支持,促進NGO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成長。

發展歷程

一、扶危助困,支援貧困地區發展

貧困問題是當今世界最尖銳的社會問題之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民安康,各項事業欣欣向榮。但我國尚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還不發達,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還存在相當數量的貧困人口。陝西是中國西部欠發達的農業大省,全省108個縣有50個是國定貧困縣。扶貧如攻堅,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研究會將關注的目光投向西部農村,投向最需要幫助的貧困人群,不遺餘力協助政府、引進資金,開展減災防災、婦女組織建設、農村社區綜合發展等諸多領域的發展項目,改善農村社區面貌,支持貧困農村地區發展,提高村民參與發展的能力。
十年來,研究會為貧困地區爭取項目60餘個,項目惠及陝西丹鳳、寧陝紫陽山陽、宜川、千陽、西鄉、鎮安、合陽、鎮巴等10個貧困縣以及寧夏回族自治區的賀蘭、彭陽。為當地的人民民眾帶來了實實在在改變。

研究會長年來在農村發展領域的成績得到了各界的認可。2005年11月研究會作為民間組織代表應邀參加民政部舉辦的中華慈善大會。2006年2月國務院扶貧辦等實施的“非政府組織與政府合作實施村級扶貧規劃項目”,研究會競標勝出,成為第一批中標的6家NGO之一,赴江西省興國縣開展扶貧項目。研究會的項目參加世界銀行與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民政部合作舉辦的“中國發展市場”新概念項目評選活動入圍前100名,應邀赴北京參加項目展示。
l緊急救援災區,開展災後重建
1998年丹鳳毛里崗鄉水災、2000年紫陽水災、2002年寧陝兩度告急……房屋倒塌,農田被毀、公路塌方、通訊中斷,災區人民的生命財產面臨重大威脅。研究會最早奔赴災區調查災情,工作人員頂著酷署,日行百里,了解災害給村民造成的損失和民眾最迫切的需求,並在最短的時間內籌集善款、組織物資,為災民送去最需要的物品,送去了關愛和溫暖。緊急啟動了丹鳳毛里崗鄉東溝村及臘塬村賑災項目、紫陽水災後糧食援助項目、寧陝水災後救援項目和寧陝特大洪水土石流災害救援項目,項目資金總計120餘萬人民幣。累計為災區提供454520斤優質大米、5600床棉被(包括4000床軍用棉被)、4500雙軍用膠鞋和2260套棉衣/棉褲等,研究會與當地政府和民眾患難與共,建立了深厚的情誼。此後,安康市一發生災情,市政府、婦聯總是立即與研究會聯繫。扶危濟困、誠信友愛,研究會得到了災區民眾和政府的認可和信任。
突發性災害使得原本已經被破壞的生態環境狀況更加惡化,社區的脆弱環節突顯。在賑災的基礎上,為了幫助災區民眾重建家園,進一步改善當地的環境狀況,防止和減少災害的發生,研究會先後在丹鳳、紫陽、寧陝開展減災防災、災後重建項目。通過舍飼養羊、實物貸款、種草養羊,房屋加固、環保發展基金等項目活動,使當地的經濟收入多元化,增強村民抵禦災害的能力,改善村民生存環境。其中紫陽項目區墾荒種草280畝,有效改善了當地水土流失嚴重的狀況。項目區的婦女組織起來成立環保協會及環保小組,組織村民清理河道垃圾,發揮了婦女在公共事務中的作用。
l農村社區綜合發展
自1996年始,研究會一直致力於農村發展,協助政府改善農民貧困的生活狀況。實踐中我們堅持從婦女和村民的需求出發,著眼於村民自身能力的提高,陸續爭取到農村婦女健康教育、人畜飲水、婦女參政、社區綜合發展等項目。通過這些項目的實施,改善了項目點村民、特別是婦女的生活狀況,為項目村培養了一批社區發展的骨幹,提高了社區及村民的參與發展的能力。
(1)提高村民增加經濟收入的能力和機會
研究會在8個縣13個鄉鎮26個村開展扶貧項目,其中對丹鳳縣的援助長達8年。為丹鳳、宜川、紫陽等項目點村民提供小額信貸1,610,600.00元,並在項目點建立社區發展基金,推動社區的可持續發展;研究會舉辦種植、養殖技術培訓,市場行銷技術培訓等,為村民開展多種經濟創收活動提供技術支持;為了改善貧困農村地區因缺水、交通不便等導致的一系列健康、生產、生活問題,研究會在項目區開展小型基建,修公路、修橋、建疏水涵洞和蓄水池,偏遠的農村終於通了電,有了乾淨安全的飲水,有了方便出行的公路;為婦女提供社會性別與發展、項目周期管理、小額貸款管理、婦女領導力等能力建設,婦女們在廣泛參與和管理社區公共事務中互助、成長。
(2)健康與公共衛生
“疾病猛於虎”,脫貧三五年,一病返從前。“看病難”已成為制約貧困人口脫貧的重要瓶頸。自1996年以來,研究會先後在丹鳳、宜川、山陽、鎮安、西鄉、千陽等縣開展過多種類型的健康促進項目,通過培養婦女骨幹、建立婦女學習小組、社區健康教育示範學校,推廣參與式健康教育方法,整合資源,形成衛生、婦聯、教育多部門合作的以社區為基礎的三級健康教育網路。2006年4月研究會與省衛生廳、省婦聯聯合在西鄉召開“貧困山區農村健康教育研討會”,將研究會西鄉項目的參與式健康教育方法和建立社區健康學校的經驗在全省推廣,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援建衛生院/衛生室及設備。研究會引進資金90餘萬元援建了宜川縣閣樓鎮、山陽縣中村2所衛生院及丹鳳縣東溝/臘塬村的2所衛生室,為山陽縣小洛峪溝村衛生室提供了一些必要的醫療設備和周轉資金。在投入硬體的同時,將健康教育和預防保健納入到醫療機構提供的健康服務當中,推動當地衛生機構調整服務取向。
開發適合婦女閱讀的健康資訊。針對當地村民健康知識的需求,編撰了包括孕產期保健婦科病愛滋病結核病、肝炎、小兒常見病性病等預防知識在內的10種健康教育小冊子,共發放35,000餘套,總計1,610600冊。這些小冊子圖文並茂,通俗易懂,把健康知識傳播到千家萬戶。
SAR期間的援助。2003年非典突發,引發公共衛生危機。4月21日西安市第一例非典患者被確診,瞬間人人自危,整個城市瀰漫著消毒水的味道,隨處可見戴著大口罩的市民。研究會作為從事公益事業的機構責無旁待,發起了一系列抗擊非典大型宣傳活動和緊急救援活動。從4月22日到5月16日短短的24天裡,研究會印製了“眾志成城,抗擊非典”大型宣傳畫30,000套共90,000張,編寫了40萬份針對貧困農村的宣傳單頁和21,000份張貼畫,緊急籌措了13噸漂白粉、6000塊藥皂、120套防護服、2000副口罩等抗非典物資,價值人民幣376,419元。將抗擊非典的行動從西安各大學校、醫院、居民小區推向陝西貧困農村山陽、丹鳳、紫陽、宜川以及打工人口集中的整個商洛地區,向全社會傳遞戰勝非典的信心。
推廣參與式健康教育方法。村民獲得健康知識的渠道有很多,但參與式學習能夠幫助參與者自我反思,在交流和分享中促成新的理解。實踐證明參與式與健康教育相結合有著其獨特的優勢。研究會在項目區推廣參與式健康教育方法,舉辦培訓者培訓,為當地衛生、婦聯、教育系統培養培訓者。這些培訓者分別在所屬各鄉鎮開展二級培訓,為當地社區培養健康教育骨幹。建立了13所社區健康教育學校,健康教育骨幹們在這裡把自己學到的健康知識傳播給更多的村民。
建立多部門合作的三級健康教育網路。國家頒布了《全國九億農民健康促進行動規劃》,強調建立健康教育網路的重要性。研究會回響國家號召,逐步形成了以婦女為中心,衛生、婦聯、教育多部門共同參與的縣、鄉、村三級健康教育網路。對當地“九億農村健康促進行動”的開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3)助學
近年來,農村基礎教育條件日益改善,但在一些偏僻、貧困地區孩子“上學難”的問題仍比較突出。針對當地學校設施簡陋、教學方法落後、女童輟學率高的現狀,研究會在宜川、紫陽、丹鳳等貧困農村先後開展項目,從修建學校、增強教師社會性別敏感與改進教學方法等方面予以回應。
先後引進資金2佰萬元,援建國小13所,當地的孩子們終於擁有了明亮的教室、整潔的校舍和寬敞的操場。自2005年開始,研究會每年援助山陽貧困農村女高中20名,提供每人每年800元學費,直至她們完成高中三年學業。
研究會對村民/教師進行社會性別培訓,增強家長和教師的社會性別敏感性,讓更多村民認識到女童和男童一樣,都有受教育的權利。在宜川縣舉辦了5期參與式教學方法培訓,組織項目點教育部門領導、職工赴蘭州考察“中英基礎教育項目”,將參與式教學方法在當地5個學區推廣套用,學生們感到學習更有趣了,學校的教學質量得到了提高。  

二、關注農村婦女參選參政

村民自治是中國農村民主化重要內容,《村委會組織法》)明確要求村民委員會成員中婦女應當有適當的名額。但是,全國許多地方婦女在村委會成員中的比例較男性低,且正職少,主幹少,一般從事婦女主任、計生專乾居多。研究會與陝西省婦聯合作,共同關注提高婦女自我發展的能力及其對社區公共事務的影響力。
圍繞“提高婦女當選村委會成員比例”這一具體目標,研究會抓住第六屆村委會換屆選舉的好時機,開展“合陽提高農村婦女當選村委會成員比例的示範項目”和“提高陝南貧困地區農村婦女當選村委會成員比例項目”。2004年實施的合陽項目的特點和創新之處表現在:1、政策創新:提出女村主任的量化比例。以提高女村主任的數量為突破口,省級政策及合陽縣的政策,都提出了對婦女當選村主任的人數的明確要求。2、在現有法律框架下運作。在當前有關政府部門對於積極措施如配額制的理解尚存爭議的現實條件下,這種模式有利於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也為當選女村官開展工作創造了良好的環境。3、點面結合,點與面同步推進。合陽的經驗迅速就在全省推廣,實現了以點帶面,點與面同時推進的局面。推動了全省範圍內農村婦女參政比例的提高。4、項目探索了婦女非政府組織與政府合作推進性別平等的模式。合陽項目是第一個非政府組織主持的、非政府與政府合作的婦女參政項目。從某種意義上說,是非政府組織在促進農村婦女參政中發揮作用的一個全新的嘗試,也是政府、婦聯與非政府組織合作的一個成功案例。2006年8月該項目入圍“社會公益示範工程”獎。
婦女參政參選的氣氛營造得紅紅火火:設計製作了2幅1.8萬套婦女參政宣傳畫,貼滿合陽縣及全省農村的村頭巷尾;創作編排了5出農村婦女參政地方戲,巡迴演出了合陽縣16個鄉鎮17個村,觀眾反映熱烈;編寫農村婦女參選參政《宣傳手冊》1萬冊在全省發放;製作農村婦女參選參政電視專題片,在全縣播放;舉辦農村婦女參選參政TOT培訓;縣鄉領導、婦聯民政幹部培訓和農村婦女骨幹的培訓。隨著合陽項目的試點影響及其政策創新效果逐步顯現,陝西省其它地區相關部門紛紛對“促進婦女參與選舉”做出積極反應。漢中和安康兩地的“婦女骨幹能力建設”和“社會動員”活動快速、有效的開展起來了。2005年8月,研究會“提高陝南貧困地區農村婦女當選村委會成員比例”項目正式開始在安康和漢中兩市展開。
通過這些項目的實施,提高了各鄉鎮領導對婦女參選參政的認識,提高了婦女參選參政的意識,增強了參與競選的自信心和決心。合陽縣在第六屆村委會換屆選舉中,共選出村委會主任350人,其中女村委會主任20人,和上屆相比實現了零的突破;女副主任2人;女村委會委員324人,占委員總數的25.2%,比第五屆有很大提高(第五屆女委員共191人,占委員總數的14.7%),92%的村委會有女委員。漢中、安康、渭南幾個項目區的婦女參與村委會比例也得到明顯提高。陝西省婦聯主席感慨:“經過這次換屆選舉,我確實感到農村婦女這群人是長期被我們忽視了。咱們重視起來以後,給她們培訓,她們的能量大的很。”
合陽項目的經驗被陝西省委組織部、陝西省民政廳、陝西省婦聯要求在全省10個地市進行推廣,推動了更多非項目地區婦女的參選與當選,使項目的直接受益群體遠遠超出項目點本身,在更大範圍內擴大了婦女在社區中的影響力。

三、從婦女需求出發,為貧困婦女提供社工輔導與法律援助

急速的社會轉型,給社會和個人生活造成巨大的震盪與衝擊。失業、離婚、女子上學難、無人贍養、工傷……處於弱勢地位的婦女面臨著更多的危機和困難。城市中的貧困人口特別是貧困婦女需要得到全社會和幫助和關懷。研究會開展直接面對婦女服務的公益項目,為婦女提供心理諮詢、社會工作輔導、支持小組、法律諮詢、法律代理,緊急狀態下的幫助與庇護一條龍服務。1996年開通了婦女熱線,累計接聽電話6823人次,覆蓋全國28個省市;1999年3月創辦了西北第一家婦女法律研究與服務中心,大力宣傳法律知識、維護婦女權益。法律援助中心共接待婦女5998人次,解答法律諮詢電話2998人次,並在陝南貧困地區商洛建立婦女兒童維權工作站,就近為婦女提供法律幫助。中心(含工作站)共為弱勢婦女提供法律援助224件,其中贍養類案件11起,使11位老人解決了老有所養問題,為13名未成年人索要到撫養費,幫助13名打工女討要到工傷賠償,幫助32名受家庭暴力傷害的婦女維護了權益;中心大力開展普法律宣傳,共舉辦婦女法律知識培訓、講座40多期,直接受益婦女2500人左右;2001年成立了全國首家以社會工作方法為家暴受虐婦女提供服務的“家庭暴力預防與輔導專線”,共接聽電話3122人次,提供個案輔導1069人次,為50多名受暴力傷害的婦女/兒童提供了緊急幫助和庇護。舉辦婦女支持小組15期,幫助140多名婦女提高應對暴力的能力和自信。同時,積極與其他政府相關部門和NGO組織合作,擴大社會支持。2004年4月與西安市婦聯合作開展“西安市零家庭暴力社區網路籌備會議”,對西安各區的婦女幹部、司法人員等進行了20餘期社會性別與反家庭暴力的培訓與講座,推動了碑林區零家庭暴力社區的建立;2005年3月新開通婦女健康熱線和婚姻家庭熱線。目前,研究會成為國內為婦女提供服務門類最多最全的民間機構。140多名來自社會各行業、熱心公益事業的志願者加入到我們中間,走上街頭、深入社區開展公益服務。
在各級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我們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得到領導的支持、社會的關注。2000年8月和2002年7月時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全國婦聯主席彭佩雲、全國婦聯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顧秀蓮先後來我會視察指導工作,對我們的工作給予高度評價,並題詞:“團結社會力量,維護婦女權益”、“聚集社會力量,促進兩性平等”。全國婦聯書記處書記李秋芳題詞讚揚“為促進婦女發展和維護婦女權益的實踐服務,是婦女研究應走的路子,陝西省婦女研究會的經驗,值得全國婦女研究組織和機構學習借鑑”。研究會連續三次榮獲陝西省社科聯“先進社團”,2006年3月研究會榮獲全國婦聯頒發的“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光榮稱號。研究會將繼續奮鬥前行,和全社會所有致力於消除貧困的人一起,促進社會公平,構建和諧社會!

NGO組織之關愛弱勢群體機構

NGO,是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的英文縮寫。它是指是一個不屬於政府、不由國家建立的 組織。雖然從定義上包含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但該名詞一般僅限於非商業化、合法的、與社會文化和環境相關的倡導群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