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甲

阿甲

阿甲(1907-1994),中國當代著名戲劇編劇兼戲曲理論家、表演和導演藝術家。阿甲原名符律衡,曾用名符正。1907年生,祖籍武進,定居無錫宜興蜀山。阿甲自幼隨父讀書,愛書畫,尤喜京劇。他生性聰穎,常為鄉鄰寫字作畫,在當地有“十靈童”之稱。抗戰爆發後,他投奔革命,1938年春赴延安,考入魯迅藝術文學院,是時始用藝名“阿甲”。畢業後,任魯藝平劇研究團團長,開始了京劇改革的實踐之路。1942年,成立延安平劇研究院,阿甲任院務委員、研究室主任,後任副院長。新中國成立後,阿甲任文化部戲曲改進局藝術處副處長,1951年任中國戲曲研究院研究室主任,1955年任中國京劇院總導演,1961年任京劇院副院長兼藝術室主任。80年代起,他歷任中國京劇院名譽院長、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中國藝術研究院顧問、戲曲理論博士生導師等職。

基本信息

人生經歷

現代京劇《紅燈記》現代京劇《紅燈記》

阿甲自幼隨父讀書,愛書畫,尤喜京劇。他生性聰穎,常為鄉鄰寫字作畫,在當地有“十靈童”之稱。他聽說宜興顯親寺高僧懷舟曾跟譚鑫培學過戲,便登門拜懷舟為師,懷舟教其書畫,傳其唱腔。

1938年春阿甲歷盡艱辛到延安,當過延安平劇院研究室主任、副院長。在延安演京劇《打漁殺家》,阿甲在劇中演“肖恩”,江青演“女兒”,他們連演三場,毛主席連看三場。阿甲還參加了《逼上梁山》的演出。阿甲是延安的“京劇名角”,還經常得到毛主席的教誨和關心,參加了“延安文藝座談會”。阿甲被延安的老同志稱為“中國共產黨研究京劇的頭牌創始人”。
1938年赴延安魯藝進修。194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魯藝平劇研究團團長。後任延安平劇研究院研究室主任、副院長。建國後,歷任文化部戲曲改進局研究室主任,中國京劇院總導演、副院長,中國文聞第四屆委員,中國劇協第一屆常務理事、第二屆理事和第三、四屆副主席。是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參加編導京劇《三打祝家莊》、《赤壁之戰》,京劇現代戲《白毛女》、《紅燈記》等。著有《戲曲清演論集》等。
新中國成立後,阿甲任文化部戲曲改進局藝術處副處長,1951年任中國戲曲研究院研究室主任,1955年任中國京劇院總導演,1961年任京劇院副院長兼藝術室主任。80年代起,他歷任中國京劇院名譽院長、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中國藝術研究院顧問、戲曲理論博士生導師等職。
阿甲一生從事戲劇演出、編導和戲劇理論的研究工作。早在延安時期,就參加《逼上梁山》、《三打祝家莊》京劇的修改、演出,受到毛澤東的讚揚。建國後,主要從事編導、指導和戲劇理論研究,由他個人或與他人合作編導的歷史劇有《宋景詩》、《赤壁之戰》、《鳳凰二喬》等,現代戲有《白毛女》、《柯山紅日》、《紅燈記》等。此外,還應邀導演了崑劇《晴雯》、粵劇《李香君》、桂劇《桃花扇》等。在戲劇理論上,他投入了更多精力進行研究,寫下了一系列的論文,輯成《戲曲表演論集》、《戲曲表演規律再探》出版。

建國後,阿甲任中國京劇院總導演、副院長[1],(梅蘭芳為院長)。五十年代發表著名論文《生活的真實和戲曲表演藝術的真實》。一九六四年,以阿甲為主編導的現代京劇《紅燈記》公演後獲得巨大成功[2]。阿甲還受文化部委託,到廣東幫助著名表演藝術家紅線女排戲。文革中,阿甲受到了江青一夥的殘酷迫害,曾經被“兩報一刊”點名批判。文革結束後,阿甲又煥發了藝術青春。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後,阿甲還指導和幫助了江蘇的崑劇、京劇團體排演《爛柯山》、《李慧娘》等戲劇。在國內獲得了巨大成功。

晚年情況

阿甲晚年定居無錫曹張新村。在宜興市錫劇團排演《周處》時,宜興市文化局和錫劇團的領導和有關人員專程到無錫拜訪和請教了阿甲先生。阿甲同志與宜興著名實業家華蔭堂先生、著名名中醫鄧蔭南先生都是年輕時的“小朋友”。他晚年多次回鄉,非常關心家鄉的發展。
1994年12月24日下午6時30分,阿甲病逝於無錫醫院。

藝術貢獻

阿甲以對祖國京劇藝術的傑出貢獻,成為了探索傳統京劇表現現代生活的突出代表,他的探索精神和藝術實踐,被公認為是“中國戲曲導演的擎旗人”和“新中國戲曲表演理論的開拓者和奠基人”。阿甲曾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博導、文化部京劇振興指導委員會副主任等職。有《戲曲表演論集》等著作。
1987年12月27日,“祝賀張庚、阿甲同志從事戲劇工作55、50周年演出”在人民劇場舉辦。演出劇目《斬經堂》(蕭潤增,馬小曼,劉桂欣)《紅燈記·痛說革命家史》(孫岳高玉倩劉長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