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泰諾爾烏梁海

阿爾泰諾爾烏梁海

阿爾泰諾爾烏梁海又譯阿爾泰淖爾烏梁海,是清代烏梁海三部之一,以境內有阿爾泰諾爾(一作阿勒坦淖爾,即今捷列茨科耶湖),故名。

簡介

阿爾泰諾爾烏梁海設有總管等員,屬科布多參贊大臣管轄。牧地約當今俄羅斯阿爾泰邊區戈爾諾阿爾泰自治州。1864年,沙俄強迫清朝政府訂立了不平等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遂被沙俄割占。

民國地圖上的阿爾泰諾爾烏梁海地區 民國地圖上的阿爾泰諾爾烏梁海地區

地處外蒙古西北部,北靠薩彥嶺,南抵唐努山,是位於兩山之間的狹長地帶,總面積約17萬平方公里。阿爾泰淖爾烏梁海是清代烏梁海三部之一,因境內有唐努山而得名。

阿爾泰諾爾烏梁海在地理上實際上應分為三部分:“俄羅斯聯邦圖瓦共和國”、圖瓦共和國以西直屬俄羅斯的部分地區、蒙古“庫蘇古爾省”。但由於後兩部分事實上已沒有了“阿爾泰淖爾烏梁海”的痕跡,因此,通常所指的阿爾泰淖爾烏梁海地區實質上是俄羅斯聯邦圖瓦共和國。阿爾泰淖爾烏梁海是位於唐努山和薩彥嶺兩山之間的狹長地帶,總面積約17萬平方公里。政治界認為,由於阿爾泰淖爾烏梁海事實上是俄羅斯的一部分,因此沒有人口資料。民族:由於俄羅斯的殖民統治,阿爾泰淖爾烏梁海的主體民族是俄羅斯族,圖瓦即烏梁海人已成為少數民族。圖瓦人系蒙古族的一支,明代稱兀良哈人,後來遷徙至阿爾泰淖爾烏梁海地區,改稱為圖瓦或土瓦人。

自然氣候

阿爾泰諾爾烏梁海屬典型的大陸型氣候,早晚溫差大,冬季最低氣溫可至-50℃,夏季最高氣溫達35℃。春季(五至六月)較短,一直到五月中旬方才天氣轉暖,樹木發芽,草原變綠。夏季(七至八月)晝熱夜涼,紫外線強,游沙漠地區尤為如此,陰雨天和夜晚時天氣會驟然變涼。秋季(九至十月)天氣變幻無常,有可能突然變冷,甚至下雪。冬季(十一至四月)天寒地凍,漫長的冬天幾乎每天都在飄雪,最冷時可達攝氏零下五十度。

人文社會

阿爾泰諾爾烏梁海風景 阿爾泰諾爾烏梁海風景

阿爾泰諾爾烏梁海名字中的“烏梁海”,漢名異譯有兀良哈、兀良罕、兀良孩等詞。關於其詞義,據當地老人們說,“烏梁海”是蒙古語“烏仁該”之詞的轉音,“烏仁”是手巧,能幹之意,“該”是傢伙之意。因為在很久以前,烏梁海蒙古人善於打獵射箭,所以準噶爾蒙古人則稱他們“烏仁該”,即“手巧的傢伙”。無論哪種解釋是正確的,其概念的含義都體現出烏梁海部是一個從事狩獵、馴鹿的部族群體。近現代以來,受哈薩克文化的影響。由於禾木、哈納斯、哈巴河等地邊境又與俄羅斯接壤,當地圖瓦人又接受俄羅文化的影響。因此,圖瓦人的族際發展演變,被認為為研究民族發展規律,提供了一系列生動的社會活化石。

阿勒泰烏梁海蒙古自古在深山老林中穴居野處,居住極其分散,而且也很少有一個固定的地方,20世紀初他們才由山區的穴居走向草原或谷地從遊獵生活向遊牧生活過渡。長期生活在與世隔絕的封閉環境之中,直至20世紀80年代初,其歷史及文化各方面都神秘莫測、被認為鮮為人知。

遊牧與狩獵生涯

阿勒泰的烏梁海蒙古人由於長期居住在深山密林中,交通閉塞,加上中國解放前社會動盪,長期處於不安寧狀況,畜牧業生產得不到發展,生產力極不發達,直至20世紀70年代未能擺脫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狀況。除了少數王公貴族、部落頭人擁有成群的牲畜外,大部分沒有牲畜的平民百姓則以漁獵為生,即使有牲畜,也就是一些為數不多的馬匹和馴鹿。對去阿勒泰烏梁海人狩獵是在一定的地域範圍之內,因為一個居民地帶與另一個居民地帶之間距離很遠,因此每塊大的地區,由一個部落控制,不讓外族人到他們的地域範圍內去捕獵。狩獵方式有集體出獵及單獨出獵兩種。所為集體出獵就是以一個氏族為單位,多至20-30人,少至5人,有時幾個年青人結合,沒有組織首領,集體出獵不常有。

過去阿勒泰烏梁海部是蒙古最窮的部落之一,百姓家裡一般只有一、二頭牛,幾隻羊,特點是圖瓦氏族有的人什麼牲畜沒有,完全靠狩獵為生,因此狩獵也是他們獲得肉食的主要來源之一,野獸皮也成了他們換取必需的生活用品的重要物品。在牧業生產中,阿勒泰烏梁海人同其它烏梁海人一樣,主要是飼養馴鹿,其方式是圈養。除馴鹿外,還飼養馬、牛、羊、狗等牲畜。捕魚、採集也是他們這些“森林中百姓”的生活來源之一。阿勒泰山區土壤肥沃,生長著很多野生植物,他們採集的植物主要有兩種,一種叫“薩日哈”,形如蒜;另一種叫“別克”,狀如蘿蔔,均為無毒、味甜的植物。烏梁海人用水或牛奶煮著吃,或用烘炭烤制,或曬成乾,冬天食用。阿勒泰山上松樹繁茂,因此松籽也多,他們在秋季采松籽炒著食用。由於阿爾泰山中河流、湖泊較多。因此魚也很多,魚也成了烏梁海人維持生活的來源之一,這與新疆的其它蒙古部落是不相同的。過去由於河、湖內魚較多,因此捕魚較容易,方式也比較簡單。

由於阿勒泰東北邊境與俄羅斯聯邦接壤,在20世紀初至50年代,俄羅斯人常來白河巴、禾木哈納斯一帶居住、種地、養蜂、經商,如禾木喀納斯一帶解放前有200多戶俄羅斯人,本地的烏梁海蒙古給他們當長工,與此同時,從俄羅斯人那裡學會了種地、磨麵、養蜂的技術。

過去他們的農業生產十分落後,沒有固定的耕地,多擇河邊空曠地耕種。種植作物有青稞、小米及小麥。牧民們將麥子種上後就上山,也不進行田間管理,直到收割季節才下山收割。由於耕種及灌溉方式落後,種植數量有限,因此產量也低。由於阿勒泰的烏梁海蒙古人長期處於與世隔絕的封閉環境中,20世紀60年代還保存著火鐮打火的取火方式。

薩滿教與祭敖包

阿勒泰烏梁海蒙古人最初信仰薩滿教。薩滿教表現為偶像崇拜,他們認為太陽、月亮、水土、山川、河流都有神靈,特別是“騰格里”(蒙古語,意為天)被看作是最高神靈。蒙古人崇拜天,認為它是一切事物的創造者。薩滿巫師,蒙古人稱“博”、“博”兼星占、占卜、醫師於一身。本世紀中葉,阿勒泰烏梁海部還有“博”給人看病,“博”身著古怪的衣服,拿著鼓,邊敲邊念驅鬼和驅災的口訣,就算是看病了。阿勒泰烏梁海人非常崇拜天,對於他們來說神秘變幻的天神處於至高無上的地位,他們對天體的崇拜在阿勒泰岩畫中也有表現。每年開春,他們都要以一個部落或一個氏族為單位祭天,舉行儀式時殺一匹青馬作為祭品,之後人們朝天叩頭,表示祭天,喇嘛念經,祈求老天爺開恩,免除天災人禍,使牲畜興旺。春天打第一個雷時,人們要給天叩頭,朝天撒酒或奶子,他們將雷與天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稱雷為“天的聲音”。另外還有婚宴時,在給客人敬酒時,先朝天上灑一杯酒,表示敬重。

火神,在遠古時代,從事狩獵的蒙古族用火來驅趕野獸,照明取暖,因此他們認為火神是人們的保護神,火是純潔的象徵,火爐又是火神的象徵。是不可玷污的。祭火在阿勒泰烏梁海中表現很突出,逢年過節或婚宴等,都要祭火。大年三十晚,家家要燈火通明,表示以驅鬼魂和邪惡。火神崇拜還表現在他們的日常生活里,吃飯、喝茶、飲酒必須先敬火爐,他們最忌諱往火里吐痰、撒尿、扔髒東西。

崇拜太陽也是阿勒泰烏梁海人最主要的自然崇拜對象之一。他們講究無論是搭蒙古包或是建造木頭房子,其門必須朝東或東南,即太陽升起的方向。根據阿勒泰岩畫總的情況來看,岩畫絕大多數鑿刻在東向朝陽的岩壁上,岩畫東向朝陽的意義比較容易理解,它與古代遊牧民的崇拜太陽的意識形態相一致。還有新婚夫婦在入新房前必須先跪拜太陽,然後再入新房。

祭敖包:蒙古人的祭敖包是以薩滿教為其本源,但後來,黃教從其自身利益出發,將佛像置於敖包中,以致兩教合流,雖然祭祀的形式上亦多了一些變化,但萬變不離其宗,其祭天、祭火、祭山乃是敖包祭祀中的主祭。敖包就是在山上堆一堆石頭,石頭中央插著掛有哈達的樹枝。在阿勒泰烏梁海聚集區,隨處可見這樣的石堆。設敖包時要講究將敖包設在高處,四周要乾淨,並忌諱在敖包附近做不文明的事情。凡路過敖包的蒙古人都要在敖包上放上一塊石頭或獻哈達或敬一杯酒,表示祭祀,騎馬者還可以把馬鬃割下一綹掛在敖包上。敖包作為蒙古諸部落舉行盛大祭黃的聖地,也是部落地界及征戰時新開疆域的標記,據傳成吉思汗西征時,每得一地,即將石堆成敖包,而且阿勒泰境內就有成吉思汗遠征時所堆積的敖包。在仲夏“望時”之際,即農曆5月間,阿勒泰山烏梁海蒙古聚居區就要舉行一年一度的祭敖包活動。此時,立得高高的敖包上掛滿了各種彩色的布條,並放有奶食品、羊頭等祭品。首先殺一隻羊,用血祭天地、河湖,然後酒祭,接著又用爬地松或大柏葉香,在敖包旁點燃,表示火祭。然後由身穿奇特的服裝,頭戴角飾帽的薩滿,手拿著鼓,邊喊邊敲,手舞足蹈,領著部落首領及眾人繞著敖包三圈,完畢,眾人給敖包嗑頭,祈求神靈先祖賜福,祈求天神降雨。

阿爾泰淖爾烏梁海人又稱祭敖包為祈雨節,如果這一年是旱年,那么舉行祭敖包活動主要目的是祈求老天降雨,使水草豐盛。祈雨巫術是早期蒙古族薩滿教的一種信仰技術和方法,是施術者憑藉自己的力量,可以求得雨水的一種展示,現在大多數蒙古部落已不進行祈雨巫術了。他們以祭敖包作為蒙古族的傳統節日,有的地區稱為“那達慕”,即“娛樂”之意。在“那達慕”節大家唱歌跳舞,要舉行騎馬、摔跤,射箭等男子三項技藝。

到2009年1月為止,在阿爾泰淖爾烏梁海部落中,還保留著蒙古族古老的“色特日勒合”禮俗,圖瓦人稱為“厄得克”,即為水神和火神獻牲畜。這種儀式要在五六月間舉辦,屆時,在喇嘛選定的日子裡,各家或同一氏族裡,首先在黃色山羊的脖子上拴上彩色布條,將其拉向火堆,將山羊的脖子往下按,表示向火神嗑頭,完畢,同樣也放生。接著又找來一隻青色的山羊,同樣在脖子上掛上彩條,之後讓青山羊向河水磕頭,完畢,同樣也放生。有的氏族用馬來祭火神和水神,以表示隆重。凡是獻給火神和水神的這些牲獸,不能再使用,既不能剪毛、擠奶、乘騎,更不能宰殺。

歷史演變

阿爾泰諾爾烏梁海風景 阿爾泰諾爾烏梁海風景

阿爾泰諾爾烏梁海在古代是中國領土。阿爾泰諾爾烏梁海在漢朝期間開始有中華民族活動的痕跡。唐代為都播地,歸安北都護府管轄,已被正式納入中國版圖。北宋時屬轄嘎斯地,南宋時屬西遼政權,稱謙謙州。元朝時屬嶺北行省,稱益蘭州。明代屬蒙古瓦剌部(當時的兀良哈部還遠在石勒喀河流域)。清代才被稱為阿爾泰淖爾烏梁海(也稱唐努烏梁海),為外蒙古扎薩克圖汗轄地。根據1727年《布連斯奇條約》規定,中俄在此以薩彥嶺為界。清政府在此地設定5旗46佐領,歸烏里雅蘇台將軍管轄。以後簽訂的《科布多界約》和《烏里雅蘇台界約》進一步完善了沙俄對這些地區的侵占,帝俄對唐努烏梁海的第二次侵略和吞併出1860年--1911年,沙俄以探險、採礦為名,對阿爾泰淖爾烏梁海進行殖民和經濟侵略。阿爾泰淖爾烏梁海地區已有大量俄國移民,並對當地中國居民實行血淚的“種族滅絕”這一時期也是沙俄侵占阿爾泰淖爾烏梁海的關鍵時期之一。1907年沙俄政府任命迦基洛夫大尉為國境監查官,在烏梁海中部一帶地方建立沙俄殖民據點。辛亥革命前夕,沙俄波波夫上校率領“遠征隊”潛入唐努烏梁海,他認為有“迅速侵占該地區的必要性”。武昌起義後,沙俄派出“邊疆特使”竄入該地區,發號施令,阻撓中國政府官員進入該地區行使主權。

1914年6月,大批俄軍侵入,尼古拉二世宣布唐努烏梁海地區歸俄羅斯所有,強行霸占中國17萬平方公里領土。1915年中俄蒙恰克圖會議時,中國代表提出唐努烏梁海問題,沙俄代表拒絕討論。1924年中部為俄國強占的27佐領之地宣布成立“烏梁海共和國”,1926年改稱“唐努圖瓦人民共和國”。1944年被併入前蘇聯版圖,稱“圖瓦自治共和國”,1948年又改為“圖瓦自治州”。中國政府對此未予承認。 《蘇蒙邊界條約》將該地劃歸了蒙古。隨著外蒙古獨立,阿爾泰淖爾烏梁海脫離了中國,成為蒙古國的一部分。

歷史大事

1912年,乘外蒙古叛亂之機,沙俄直接吞併了阿爾泰諾爾烏梁海。

阿爾泰淖爾烏梁海沿岸照片 阿爾泰淖爾烏梁海沿岸照片

1916年12月28日,由於俄國忙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國政府決定由烏里雅蘇台佐領專員兼管阿爾泰諾爾烏梁海事務,恢復對該地區行使主權。

1918-1919年,中國政府派兵驅逐了盤踞在唐努烏梁海地區的沙俄殘匪餘部,重新將阿爾泰淖爾烏梁海納入中國版圖。

1920年,白匪、蘇俄相繼竄入該地,阿爾泰淖爾烏梁海從此落入蘇俄之手。

1921年,“土瓦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政府不予承認,再次叛亂的外蒙古政權非常不滿。

1941年,蘇聯未通知中國,指示“土瓦人民共和國”參加蘇聯和德國戰爭。

1944年10月,“土瓦人民共和國”蘇維埃通過決議“加入”蘇聯,改名“圖瓦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1992年,“圖瓦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通過“主權宣言”,宣布該“國”為主權國家,並更名為“圖瓦共和國”。由於俄羅斯並未最終解體,該國最後仍為俄羅斯聯邦主體之一,名為“俄羅斯聯邦圖瓦共和國”。

關於蒙古“庫蘇古爾省”:該地本是阿爾泰諾爾烏梁海地區之一部分。《蘇蒙邊界條約》將該地劃歸了蒙古。但隨著從1911年-1945年的外蒙古獨立歷程,該地最終脫離了中國,成為“獨立”的“蒙古國”之一省。

中國近現代曾被侵占領土排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