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如果說《阿前》是在講人不要看重財物相貌等外在的所屬物的話,那么《阿後》就是進一步說明神也不在乎那些東西,而是在乎人的內在虔敬,兩篇對話中都全面就如何深化人的精神生活進行了有益的討論。《阿前》從認識論和實踐論意義上進行了深入,《阿後》從宗教體驗上進行了探究,並且它們由此出發還涉及了政治、社會和宗教等諸多相關問題。它們在柏拉圖的對話中的重要地位可見一斑。
我們要認清今天還來閱讀理解古代作品的意義,它們之所以被稱為經典不是因為我們給它們命了名,而是因為它們扎紮實實地規定著我們自己。我們要認識自己就必須要一再地返回自身返回到它們中,而且我們返回去不是為了考古發掘和單純的好奇心或利益驅使,而是在於去理解生活的意義,去看我們來時的路。
圖書目錄
關於《阿爾喀比亞德》前、後篇
一 古代對《阿前》的註疏、解釋及其影響
二 《阿前》被認偽以來的錯綜糾纏
三 阿爾喀比亞德生平及時人和後人的記述
四 蘇格拉底和阿爾喀比亞德的關係
五 《阿前》主題引述及後世研讀的四條路徑
六 《阿後》的年代、作者及內容來源
七 《阿後》的段落和主題概述
八 餘論
九 《阿爾喀比亞德》前、後篇主要參考原文、譯本說明
阿爾喀比亞德前篇
阿爾喀比亞德後篇
蘇格拉底-柏拉圖哲學的一種導論:《阿爾喀比亞德前篇》義疏
一 作為導論的《阿爾喀比亞德前篇》
二 過怎樣的生活?——從人倫“知一識”到對形上學根據的追尋
三 價值討論的開端與序列和由此導向的對知識的尋求
四 作為品德教育的青年教育
五 如何對待自己?——人倫的最後一維
六 尾聲:精神的導引——“我生性愛人”
附錄
論《阿爾喀比亞德前篇》
蘇格拉底和阿爾喀比亞德:愛欲、虔敬與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