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荒漠肉蓯蓉是只生長在中國內蒙古阿拉善地區巴

存活環境
極其惡劣的存活環境,造就了肉蓯蓉卓越的奇特功效。它寄生於沙漠植物梭梭根部,荒漠肉蓯蓉小如塵埃地種子在沙漠中可以存活幾十年不死,隨著沙丘的移動被埋入浩瀚的沙漠之中。期待著極其渺茫的生存希望,維有遇到梭梭的根系,它會寄生在梭梭根部生成孢子,依靠梭梭的養分,發育生長。最少3至5年才能長成,植株20至100厘米不等最重者一株可達十公斤,(每7公斤可涼曬1公斤乾蓯蓉).以每年3-5月間採挖的最好。
保護價值
肉蓯蓉為名貴中藥,有經濟價值。它也是古地中海殘遺植物,對於研究亞洲中部荒漠植物區系具有一定的科學價值。瀕危種。肉蓯蓉由於被大量採挖,其數量已急劇減少。據調查,每千株寄生植物梭梭中,僅有7株肉蓯蓉。又因梭梭是駱駝的優良飼料和當地民眾的燃料,因此過度放牧和大量砍挖梭梭,也促使肉蓯蓉處於臨危的境地。 肉蓯蓉,又稱地精,是當前世界上頻臨滅絕的物種,藥用價值極高,素有“沙漠人參”的美譽,是中國所發現的60多種補益中藥中品位最高的藥物,含有大量胺基酸、胱氨酸、維生素和礦物質珍稀營養滋補成份,對男性腎、睪丸、陰莖、海綿體等性器官都有極大的補益效果,對陽痿、早泄更是立竿見影,應驗如神。《本草拾遺》中曾記載:“肉蓯蓉三錢,三煎一制,熱飲服之,陽物終身不衰”。但肉蓯蓉極其稀有,頻臨滅絕,而中國也只在新疆天池峽谷中才有少量分布,產量極其稀少,當地百姓稱為“活黃金”,民間也流傳著“寧要蓯蓉一筐,不要金玉滿床”的諺語,它與人參,鹿茸一起被列為中國三大補藥。
保護措施
應建立較大面積的以保護肉蓯蓉為重點的梭梭保護區,嚴禁砍伐梭梭和採挖肉蓯蓉,並積極進行人工繁殖,擴大其分布區。現阿拉善專區已經退耕還林建立保護區200百萬畝,人造林地40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