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史那燕都

西魏廢帝二年(553)繼立為突厥可汗。 木桿可汗,本名阿史那俟斤,亦作阿史那燕都,土門之次子,第三任東突厥可汗。 木桿可汗死後,其弟他缽(亦作佗缽)繼任。

阿史那燕都,即歷史上的佗缽可汗,這位將周齊兩國皇帝當作兩個孝順兒子的突厥“英雄”,在位多年,卻一生只受中原之供,再也沒有揮鞭南下牧馬。
一代梟雄,阿史那燕都(?~572) 中國南北朝時期,突厥汗國軍事首領。又作木汗可汗、術汗可汗,亦作突厥大伊泥溫木汗或阿史那木可汗。伊利可汗之子,原名俟斤,又名燕都。智勇兼備,善於征戰。西魏廢帝二年(553)繼立為突厥可汗。恭帝二年(555),消滅了柔然汗國的殘餘勢力,後又東敗契丹,北並契骨,威服塞外諸國。三年,與西魏合力破吐谷渾。他連年征戰,使其汗國疆域東起遼海(今遼河上游),西至西海(今裏海、一說鹹海),南自今阿姆河,北到今貝加爾湖。建汗庭在於都斤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國杭愛山之北山),擁兵數十萬,成為當時北方唯一強大的國家。北周保定三年(563),他集結精騎10萬,會合北周大將楊忠所率步騎 1萬,進攻北齊重鎮晉陽(今太原西南)。時遇大雪,至次年正月不克,遂縱兵大掠而還。北周建德元年卒,其弟他缽可汗繼位。
木桿可汗,本名阿史那俟斤,亦作阿史那燕都,土門之次子,第三任東突厥可汗。根據《北史》記載,木桿可汗「狀貌奇異,面廣尺余,其色赤甚,眼若琉琉,剛暴,勇而多知,務於征伐」;《資治通鑑》則形容他「狀貌奇異,性剛勇,多智略,善用兵」,可見他是一個具領導能力的領袖。
木桿可汗在位期間,將其版圖擴展,鞏固邊界,以對抗噠人。當時,粟特文化對突厥的影響達至高峰。粟特文化由來自吐魯番地區的商人傳入。吐魯番語及文字均使當時所使用的語言。
木桿可汗死後,其弟他缽(亦作佗缽)繼任。他的女兒嫁於北周武帝宇文邕的皇后,是為阿史那皇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