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卜杜拉,bin A.M.正文馬來作家。生於馬六甲,卒於去麥加朝覲途中的吉達。他生當英國入侵後馬來封建社會逐步淪為殖民地的變遷的前期。自小受到嚴格的親職教育和伊斯蘭教的薰陶,精通馬來語和阿拉伯語,還熟悉英、荷等多種語言。在馬來古典文學方面造詣很深,長期充任英國殖民主義者萊佛士的文書、譯員兼馬來語教師。他的作品著重描述自身的經歷和現實生活,反映了向殖民地社會過渡的時代變遷,有人稱他為“馬來新文學的先驅”。寫作手法不拘泥於俗套,近於寫實,對語言風格也有所革新。主要作品是自傳和遊記。代表作《阿卜杜拉傳》(1843)記載了作者的生活和追隨英國殖民主義者萊佛士的經歷、19世紀初期至中期馬來社會的政治生活和風土人情。其他作品有敘事詩《新加坡大火記》(1830)、散文《阿卜杜拉從新加坡到吉蘭丹航遊記》(1838)以及未完成的遺作《阿卜杜拉赴吉達航遊記》(1854)等。此外,還整理了包括《馬來由史話》在內的古典馬來文學名著,對馬來文學有較大的貢獻。配圖相關連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