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一、此書的作者書中沒有介紹,據專家考證可能是侍於阿勒坦汗左右的一位通曉佛教的人物寫的。
二、此書的成書年代同樣沒有記載,對本傳進行詳加研究的珠榮嘎先生的推測大約是1607年春。
三、《阿勒坦汗傳》是有關於明代蒙古史最早的蒙文史籍,全書的內容共分七部分;
1、引言和成吉思汗以來佛教傳播蒙古地區的略史;
2、達延汗以及他祖輩和兒子們的簡要介紹;
3、阿拉坦汗的世俗活動;
4、阿勒坦汗的宗教活動;
5、阿勒坦汗之子僧格都古楞的統治時代,三世達賴喇嘛來蒙古地區的活動;
6、阿勒坦汗之孫那木岱徹辰統治時代(1587-1607年)。
7、後記
其中文中第3、4部分是傳記的中心部分,主要對阿勒坦汗的生平業績作了詳細敘述。
《阿勒坦汗傳》中也提到了阿勒坦汗的母親,他母親叫“博同哈敦”(夫人),他有一個姐姐,和他是孿生,姐姐叫“孟袞”即(銀子);他叫“阿勒坦”即金子,當時他們姐弟倆出生,舉國大擺瑪里雅兀特喜宴,慶祝他們的誕生。然而在傳記中,有關阿勒坦汗的母親和他的姐姐其他的生平基本沒有了,相反,他自已的經歷卻年復一年地被記載著。在這些記載中,除了阿勒坦汗的政治和軍事功績之外,尤為重要的是阿勒坦汗西征藏土,再度連繫了中斷二百餘年的蒙古與西藏的聯繫,使藏傳佛教的一支黃教傳入蒙古地區,則是一件具有重要影響的歷史舉動。
這本傳記以抄本形式存在,藏有該書的在世界上只有內蒙古社會科學院圖書館,所以我們可以說,《阿勒坦汗傳》是一部名副其實的天下孤本。
後來,經內蒙古社會科學院的學者們介紹、出版、研究後,引起了國內外專家們極大的興趣與關注;並以各種不同的文字語言介紹了這本傳記,傳記除了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外,也具有高度藝術結構的文學作品,對研究當時蒙古語言文學也是難得的一部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