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執行情況與201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草案的報告(摘要)

——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強和改進投資管理。 促進服務業加快發展。

受國務院委託,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3月5日提請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關於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執行情況與201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草案的報告》。摘要如下: 一、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執行情況
計畫執行情況總體是好的。
——內需擴大有效拉動經濟成長。消費持續較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5343億元,比上年增長15.5%,超過計畫1.5個百分點,剔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6.9%。投資快速增長。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24846億元,比上年增長30.1%,超過計畫10.1個百分點。城鎮固定資產投資194139億元,增長30.5%,其中,一、二、三產業投資分別增長49.9%、26.8%和33%。經濟增速逐季加快。四個季度的當季同比增幅分別為6.2%、7.9%、9.1%和10.7%,全年國內生產總值335353億元,比上年增長8.7%,超過計畫0.7個百分點。
——農業基礎進一步鞏固。農業保持穩定發展。糧食生產實現連續六年增產,全年總產量53082萬噸,比上年增長0.4%,超過計畫3082萬噸。強農惠農政策繼續完善,出台了《關於當前穩定農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的意見》。“三農”投入大幅增加,全年中央財政用於“三農”的支出達7253.1億元,比上年增長21.8%。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繼續改善。農村信息化繼續推進。
——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重點行業結構最佳化升級積極推進,鋼鐵、汽車、造船、石化、輕工、紡織、有色金屬、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物流十大產業調整振興規劃以及相關細則有序實施。產能過剩行業調整工作穩步推進。自主創新步伐加快。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不斷加強。服務業穩定發展。
——節能環保和應對氣候變化工作進一步加強。節能減排取得新成效。安排中央投資和獎勵資金支持了1318個重點節能項目,可形成年節能能力7500萬噸標準煤。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力度加大。應對氣候變化取得新進展。
——區域協調發展邁出新步伐。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重點工作紮實推進,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步伐加快,中部崛起取得新進展,東部地區加快結構調整和自主創新。區域發展的協調性繼續增強。生產要素跨區域流動呈現良好態勢,區域產業分工調整加快,各地區比較優勢進一步發揮。
——改革開放繼續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新進展。對外開放取得積極成效。全年進出口總額22072.2億美元,其中,出口12016.6億美元,進口10055.6億美元。年末國家外匯儲備23992億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531億美元。
——惠民生促和諧成效明顯。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進一步加強。中央財政安排就業資金426億元,增長59%。城鎮新增就業人數1102萬人,超過計畫202萬人。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7175元和5153元,實際增長9.8%和8.5%。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規劃實施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
二、2010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
2010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
——保持經濟穩定增長,國內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8%左右的目標比去年實際增長率略低一些,這樣的安排主要是強調經濟工作的著力點不在於盲目追求更高的速度,而在於下更大的功夫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下更大的功夫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增強發展的可持續性,實現又好又快發展。8%左右的增長速度是就全國來說的,是一個預期性、指導性目標,各地應結合自身實際,科學確定增長目標,切不可盲目追求高速度,更不應層層加碼
——最佳化經濟結構。農業發展基礎進一步加強,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服務業發展加快,一、二、三次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10.1%、46.6%、43.3%;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提高到1.75%以上;抑制盲目重複建設、推動兼併重組和淘汰落後產能取得積極成效;單位GDP能耗力爭實現“十一五”規劃目標,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繼續下降;城鎮化率達到47%,區域發展更趨協調。
——保障和改善民生。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以內;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增長,其中農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6%以上;各項社會保障制度進一步完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和棚戶區改造加快推進;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以內。
——保持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推動今年物價上行的因素不容忽視,提出上述目標,既有利於管理好通脹預期,也為推進改革留有一定空間。
——改善國際收支狀況。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8%左右,貿易順差有所縮小,服務貿易發展加快;利用外資質量提升、結構最佳化;對外投資穩步擴大、效益提高。
  三、2010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和措施
——進一步提高巨觀調控水平,努力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保持巨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把握好政策實施的力度、節奏、重點。保持適度的財政赤字和發債規模,建議今年全國財政赤字規模10500億元,赤字率與去年基本持平,控制在3%以內。繼續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防範財政、金融風險。進一步擴大消費需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加快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完善促進消費的各項政策措施。促進合理的住房消費。發展服務消費。最佳化消費環境。保持合理的投資規模,最佳化投資結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其中,建設與改造投資增長21%,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18%。切實抓好政府投資項目建設。積極擴大民間投資。加強和改進投資管理。穩定糧油等重要商品的市場供應和價格。搞好經濟運行調節。
——加快產業最佳化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促進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大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繼續推進重點產業的調整振興。壓縮和疏導過剩產能,加快淘汰落後產能。促進服務業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增加值達16.15萬億元,增長8.7%,服務業就業比重達到34.8%。抓好重要通道和關鍵樞紐建設,提高交通運輸綜合效能。積極支持中小企業特別是小企業發展。
——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增強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基礎。抓好主要農產品生產。繼續嚴格保護耕地,加強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建設,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最佳化品種結構,著力提高糧食單產和品質。2010年,力爭糧食產量穩定在5億噸水平;棉花、油料、糖料產量分別達到670萬噸、3150萬噸、12500萬噸,增長4.7%、1.6%和2.5%。努力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繼續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積極推進城鎮化。加快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發展,放寬中小城市和城鎮戶籍限制,推動有條件的城市允許有穩定職業和收入的農民工及其子女轉為城鎮戶口並納入城鎮公共服務體系,改善農民工就業、居住、就醫等基本生活條件,解決好農民工子女就學問題。
——認真落實促進區域發展的各項規劃和政策,增強區域發展的協調性。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紮實推進中部崛起。積極支持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加強區域合作。紮實做好東中部地區對西部困難地區的對口支援工作。加快推進主體功能區建設。
——抓好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強化目標責任和監督檢查。完善相關政策、標準。加快重點工程建設。繼續推進十大重點節能工程,新增8000萬噸標準煤的節能能力。加強建築節能。全面實施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研究制定落實到2020年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行動目標的政策措施。繼續實施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建設和宣傳教育。繼續推動應對氣候變化國際談判進程,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
——加快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和活力。深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穩步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環保收費改革。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健全有利於農業農村發展的體制機制。加快財稅體制改革步伐。繼續推進金融體制改革。深化投資體制改革。
——更加注重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穩定發展開放型經濟。促進對外貿易穩步回升。提高利用外資水平。支持和規範企業對外投資合作。今年力爭實現對外直接投資增長15.5%。
——加強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優先發展教育。發布實施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年,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80%,普通高校計畫招收本專科生657萬人,研究生53.4萬人。加強公共醫療衛生工作。加強住房保障。2010年,擬新增保障性住房300萬套,各類棚戶區改造280萬戶,農村危房改造120萬戶,遊牧民定居6萬戶。大力加強文化建設。重視發展老齡事業,切實保障婦女和未成年人權益,關心和支持殘疾人事業。繼續抓好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工作,今年9月底前基本完成主要任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