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尹子教射

關尹子教射

關尹子教射選自《列子·說符》,原文結尾處還有一句:“非獨射也,為國與身皆如之。”(不但是射箭,治理國家以及自我修養,都要像這個樣子。)

原文

(作者:列子)選自《列子·說符》

列子學射,中矣。請於關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對曰:"弗知也。”關尹子曰:“未可。”退而習之。三年,又以報關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關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獨射也,為國與身皆如之。故聖人不查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注釋

射:射箭

中:射中靶心

請:請教

子:你

者:原因

弗:不

曰:說

未可:不可以(算學會)

報:匯報

知之矣:知道了

守:掌握

勿:不

獨:只是

為國與身:治理國家以及自我修養

存亡:結果

所以然:過程

譯文

關尹子教射 關尹子教射

列子跟關尹子學習射箭,有一次,列子射中了靶心。去請教關尹子,說:“我學的差不多了吧”。

關尹子說:“你知道你能射中靶心的原因嗎?”

列子回答說:“不知道” 。

關尹子說:“不知道不能算是學會了”。

列子回去再練習。

過了3年,列子又來向關尹子求教。

關尹子又問:“你知道你能射中靶心的原因嗎"?

列子說:“知道了"。

關尹子說:“現在可以了。掌握住之所以能射中的規律,嚴格要求自己,就能每發必中。不但是射箭,治理國家以及自我修養,都要像這個樣子。所以聖人不關心結果,而注重清楚的了解整個過程。”

啟示

這則寓言告訴人們,學習也好,做事也好,不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知其所以然,才算掌握了規律,只有這樣精益求精地學習、工作,才能把事情辦好。這樣的學習才是最有效的,不然你永遠都只在不知其根究的情況下學習。

特點

語言簡潔,寥寥幾筆就刻畫出了關尹子這位嚴師的形象,同時從側面顯示了列子的勤學。也說出了列子的刻苦。

背景

列子

列子列禦寇,戰國時鄭國人。

《列子》,道家著作。

列子 列子

相傳為列禦寇所著,其中保存了許多先秦時代優秀的寓言故事、民間故事和神話傳說。

列子之學,本於黃帝、老子為宗。相傳他曾向關尹子問道,拜壺丘子為師,後來又先後師事老商氏和支伯高子,得到他們的真傳。

他認為“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

列子窮而面有飢色,但拒絕鄭國暴虐的執政者子陽饋贈的糧食。

其弟子嚴恢問之曰:“所有聞道者為富乎? ”列子曰:“桀紂唯輕道而重利是亡!”他認為應擺脫人世間貴賤、名利的羈絆,順應大道,淡泊名利,清靜修道。

尹子

“關尹子”周·春秋戰國時期的人. 是以官代名而已。關是指老子出函關的關,守關的人叫做關令尹,名字叫做喜,所以稱為關令尹喜,後人尊稱為關尹子。

相傳老子看透了當時的形勢,知道周天子王治不久,所以離開周西出函關。函關守令尹喜久仰老子大名,所以盛情款留,希求指教。老子為留《道德經》五千言,騎牛西去。

關令尹喜研讀老予之學,多有心得體會,發而為文,成《關尹予》一書。然而,兵燹災難,其書佚失。稱之為《文始真經》,乃是道教興起之後的事情,仿佛《莊子》被稱做《南華經》一樣。因為莊子被封做南華真人,所以他的著作應該稱做《南華經》。

而關尹子被封做了文始真人,所以其書也該稱做《文始真經》。所謂“文始”,我們姑且可以理解為文明之始。因為他接受了老子的教誨,從而開發智慧,修證大道,得到成就,正是人類文明的最高境界。

今見之《關尹子》,乃是唐宋間人託名之作,系偽書。他的思想片斷,保留在《呂氏春秋》、《莊子》中,其主要思想:提出了“常無”“常有”,將“太一”(就是老子所說的道)作為萬物的根本;以濡弱謙下作為外在的行為準則,內心空靈虛靜,與萬物和諧相處;順應自然,,因勢利導,靜處平靜不雜;不為人先,與老子“不敢為天下先”相似。

說明

本課講的是關尹子教列子學射箭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人們,要學好一種本領,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要真正弄懂並遵循其中的道理。

課文內容按時間先後,可分為兩部分。

前一部分講,列子學射箭,偶然射中了靶子,就去請教老師關尹子,問是否學得差不多了。

關尹子問他,是否知道為什麼射中的道理,列子不能回答,關尹子告訴他,不知道為什麼射中,還不算學會射箭。

列子就回家繼續學習。

後一部分講,列子刻苦練習了三年,再去向關尹子請教。

關尹子又問他,是否知道了為什麼射中靶子的原因,列子說知道了。

關尹子告訴他,知道了為什麼射中的原因,才算學好了射箭,要記住射中的道理,不能違背它。

本課是文言文。

作為略讀課文,目的是在學習文言寓言的基礎上,進一步練習閱讀文言文,提高學生自讀自悟文言文的能力。

教學的重點是藉助注釋讀懂課文內容,感悟文中的道理。學習難點是藉助課後注釋,理解並說出每句話的意思。

教學建議

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藉助注釋,讀懂課文大意,感悟課文中所講的學習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的道理。

教學流程

1.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應放手讓學生藉助注釋、憑藉自己已有的基礎讀通課文,不要過早翻看譯文。

教學過程可參考“閱讀提示”的安排。

第一步,學生獨立對照注釋,一句一句地讀課文,想一想每句話的意思;再對照譯文看看自己哪些地方的理解是正確的,哪些地方不正確。

第二步,讀幾遍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流暢。

第三步,參照譯文,練習講一講課文內容。

第四步,交流從關尹子教射這件事中悟出的道理。

2.獨立藉助注釋讀懂句子意思,是學生學習的難點,也是小學生學習文言文的重要方法。

導入新課後,就應放手讓學生嘗試去讀,教師要提示具體方法:讀一句,看一看這一句中有關字、詞的注釋,並把字詞的意思放在句子裡,想一想這句話講了什麼,試著說一說。

3.學生在與譯文對照句子意思時,一定會發現譯文比自己理解的意思多了一些詞語或句子,因而可能會產生疑惑。

這一點教師得向學生作些解釋。

課文後給出的譯文是意譯,即根據文言文整體意思,用現代漢語對文章內容進行的表述。

它不是課文一詞一句的古今對譯。

如課文前一部分,如果一詞一句地對譯,會是這樣的:列子學習射箭,射中了靶子,向關尹子請教。

關尹子說:“你知道你為什麼能射中靶子嗎?”回答說:“不知道。”

關尹子說:“還不能算學會射箭。”

列子告辭回去學習射箭。

把這段話與課文後的譯文對照讀一讀,就會發現對譯的語句欠連貫,不通順,甚至有的地方沒說清楚,不明白。譯文比較注重用現代語言對古文整體內容進行正確、清楚、連貫的表達。

所以,加上一些譯者認為應該增加的詞語和句子,可以使譯文更通順、更連貫。

教小學生學古文,應該從理解感悟的角度,指導學生用意譯的方法說句子的意思。

因此,在學生把自己對句子的理解與譯文對照發現多出詞句時,要告訴學生,這是譯者聯繫上下文的意思,為了表達得更準確、更清楚加進去的。同學們在說句子意思時,也可以學習這樣做。

4.引導學生交流“從關尹子教射箭這件事情中悟出了一些什麼道理”,應在學生熟悉故事情節,熟讀課文的基礎上進行。

談感悟時應讓學生自由交談,鼓勵學生大膽地說。學生的 感悟可能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1)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學習一種本領,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必須下苦功夫,弄清楚其中的道理;

(2)從故事中,還可以感受到,關尹子教射箭非常認真,對列子要求非常嚴格,要求列子學射箭必須掌握規律,不能違背規律;

(3)列子作為學生,非常尊重老師,聽老師的話,同時學習十分刻苦用功,這是他學好射箭的根本原因(。這幾點學生不一定都悟到,對學生的交流不必求全、求深,只要說出自己的感悟就行。

5.要加強朗讀的指導,朗讀有助於加深印象。以下朗讀停頓和重音的處理可供參考。

列子/學射,中矣,請於/關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對曰:“弗知也。”關尹子曰:“未可。”退而習之。三年,又以報關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關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

注意:文中所有的“子”字都不是輕聲字。

難解字注釋:

中:射中

請:請教

者:相當於“的”,這裡指射中靶子的道理

乎:嗎

弗知:不知道

未可:不行,意思是還不能算學會射箭

退:告辭回去

習之:學習射箭

守:遵守,依照

失:丟失,違背

練習

一、辨字組詞

尹( ) 矣( )

伊( ) 唉( )

弗( ) 矢( )

沸( ) 失( )

二、綜合實踐活動

想想你從課文中領悟出了什麼道理,結合你自己的學習實際談一談,有條理地寫下來。

三、寫出《列子》三個故事的名稱。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參照答案:

一、關尹子、矣乎、木乃伊、唉聲嘆氣、自愧弗如、矢量、沸騰、失去

二、見上一版塊4 感悟

三、愚公移山、亡呋者、歧路亡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