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專家亨利為古閩粵王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作實地考察時,認為它簡直是“中國的龐培”
古閩粵王城位於武夷山風景區,1958年被考古發現,199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其謎一樣的身世在無數考古學家、每一個踏上古閩粵王城的人的嘴中,變成了傳說、變成了故事,變成了永遠的謎。
船型懸棺之謎
武夷船型懸棺或擱懸於九曲溪畔的懸崖峭壁上,或懸掛在武夷山三十六峰的峭岩中。由於“夏商周周年表”的確立,武夷船棺的年代被確證為始於夏代早期。武夷船棺長近5米,高0.78米,寬0.56米,棺內空間長2.16米,棺的頭部和尾部如船般翹起,整體以船形。
關於船棺的由來,有一個很美麗的傳說。很久以前有一神仙因嫉妒武夷君,揚言要令武夷山變成汪洋。武夷君變成和尚挨家化齋要飯,警言武夷粵人“快鑿木船駕壑逃生”。粵族人用古柏古楠雕鑿成船,爭相逃命。武夷粵人從此家家戶戶鑿船駕壑,連死後的棺木也要做成船形,將其懸擱葬在洪水淹不到的岩壁洞穴中。
傳說畢竟是傳說,但經過科學鑑定,距今已五千年始於夏的船棺至今不腐,其本身足以證明武夷古粵船棺不愧為是中國懸棺文化的發源處。而船棺是如何擱上懸崖的?船棺時代粵人與古閩粵王城粵人之間是否有血脈關係?這至今是一個難解的謎。
古閩粵王城哪裡去了
古閩粵王城南北長約860米,寬約550米,總面積達48萬平方米,是江南建築規模最大的古漢城。圍牆內有巍峨的大型宮宇,外部錯落分布官署、民居、作坊。城牆順山脊夯築而成。它與周圍數百里範圍內另外46處的城鎮村遺址一起構成了古閩粵王國。
可是,這樣一座規模浩大的王城,是什麼原因在一夜之間如冰雪消融般地消失了,並且消失得無影無蹤?
在古城從事考古工作20餘年的楊琮隊長描述了這樣一種場景:大約在公元前334年,越王無疆為楚威王所敗,其子孫避到武夷山創建閩粵國。秦始皇統一海內後設閩中郡,當天下共伐暴秦的戰鬥號角吹響,閩粵王無諸等率閩粵子弟兵,追隨劉邦建下了赫赫戰功。劉邦登帝位感激無諸之功,封無諸為閩粵王。從此,中原先進的文化融入了閩北武夷山,閩粵國日益強盛。可當歲月的年輪轉到公元110年,逐漸強大的閩粵國終引起了當朝帝王的嫉妒,於是,大兵壓境,將閩粵城毀於戰火。
實際上,關於古閩粵王城毀於戰火的例證幾乎遍布閩粵王城遺址的各個角落。而今,每當人們站在古閩粵王城的廢墟上,望著牆外一望無際的空曠和腳下逶迤曲折的殘牆斷垣時,人們看到更多的也許是:一個連現代人也很難創造的殘跡傑作、一個在歲月的某一個拐彎處突然斷裂的文明。
斷髮紋身和乾欄式建築
史書稱古粵人“斷髮紋身”、“性悍”、“善戰”,閩粵族的強大曾使漢武帝用乾魚祭祀武夷君。可要是走上閩粵王城故址,透過那些曾經轟然傾覆於硝煙中的巍峨大殿殘跡,想像那些曾經在一夜之間便垂下手中的鐵劍、鐵矛,身披鐵甲斷髮紋身的古粵勇士,所能領略到的卻是古粵人的無以倫比的智慧與大無畏的力量。
“乾欄式建築”,是古粵人智慧的象徵。這種建築藝術是國內發現的古代大型建築中絕無僅有的建築藝術,在技術上既防潮通風,又能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古粵人是愛美的,他們的乾欄式建築藝術是一種美,他們的斷髮紋身更是一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