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分布

生活環境

品種特徵

品種性能
閩南牛成年公牛平均體重327±43公斤,體高116±7厘米,體長125±7厘米,胸圍163±9厘米,管圍16.5厘米,成年母牛分別為:258±29公斤,110±6厘米,121±7厘米,148±6厘米和15.2厘米。閩南牛是我國東南沿海地方優良品種。其體型結構偏向於役肉兼用型。具有發育勻稱、結構緊湊、體態優美、適應性強、耐熱、挽力大、肌肉較豐滿及肉質好等優良特性,主要缺點是體型偏小,且不一致,尻部略尖斜,公牛多有“草腹”現象。
閩南牛(Minnan cattle)主產於福建省,是南方牛種中群體最大的地方品種,優良的肉用牛種之一。據1982年統計約有25萬頭。
閩南牛成年公牛平均體重327±43公斤,體高116±7厘米,體長125±7厘米,胸圍163±9厘米,管圍16.5厘米,成年母牛分別為:258±29公斤,110±6厘米,121±7厘米,148±6厘米和15.2厘米。閩南牛是我國東南沿海地方優良品種。其體型結構偏向於役肉兼用型。具有發育勻稱、結構緊湊、體態優美、適應性強、耐熱、挽力大、肌肉較豐滿及肉質好等優良特性,主要缺點是體型偏小,且不一致,尻部略尖斜,公牛多有“草腹”現象。
中國閩南牛,主要產區在福建省龍海、漳浦等地。廣泛分布於龍溪、晉江、莆田及福州4個地區、20多個縣、市。閩南牛頭略長,公牛角多呈八字形,母牛角短,蹄叉緊,...
中國閩南牛 外貌特徵閩南,即指福建的南部,從地域和文化等多方面來說,閩南包括廈門、漳 州、泉 州、龍巖地區新羅絕大部分和福建 漳平、福建 大田和尤溪的部分地區。北接福州莆田...
具體地區 歷史沿革 文化淵源 地方習俗 旅遊資源農曆十月初一,是我國貴州省仁懷、遵義一帶仡佬族的“牛王節”,仡佬族人要殺雞、備酒,敬奉牛王菩薩,祈求它保佑耕牛體健無病。據說,這一天是牛的生日,為酬謝牛...
簡介 分類 節日傳說 洗牛節 調牛節閩南五色話是歇後語,閩南語稱“五色話”。因歇後語形象生動,風趣詼諧,給人五光十色,目不暇接的感受,故以“五色話”稱之。
人物 人生 家教 勤儉 節氣閩南小吃是一類地方特色小吃,集中分布在福建省各地,由當地閩南人歷來講究飲食而成的多種多樣的獨特風味小吃,不僅如此還蘊涵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與閩南小吃有...
閩南小吃的特點 閩南小吃縱覽 閩南小吃的歷史故事 閩南小吃的古話 蚝仔粥牛姆林,又稱姆林山,因“勢若牛姆,孕崽懷寶”而得名。它位於永春縣下洋鎮境內。1958年劃為森林禁伐區,1984年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1998年規劃建設生...
景點簡介 內部景觀 參考資料閩南活文化系列之閩南諺語典故是教育片。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閩南小吃炸棗是一個小吃,主要原料是糯米、番薯、餡料(花生或芝麻、豌豆餡等等)。
所需原料 菜品做法 菜品特色石牛山景區包含石牛山主峰景區和岱仙瀑布景區兩大景區。
基本資料 簡介 自然地理 資源條件 基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