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閩中革命烈士陵園位於福建省莆田市區龍脊山公園,占地面積63712平方米,始建於1957年12月,1962年建成,其前身為莆田縣革命紀念碑,1983年莆田建市後由市政府接管,並改稱為“莆田市烈士陵園”, 2000年8月更名為“閩中革命烈士陵園”,園內建有紀念碑塔、烈士碑亭、閩中革命史紀念館,建築風格莊嚴肅穆、聖潔大氣,表達著對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園內蒼松翠柏,綠草如茵,環境優美,是個集革命傳統教育與休閒娛樂為一體的園林式烈士陵園。閩中革命烈士陵園的南大門是座典雅壯觀的大門牌樓,門上懸掛著由原中央軍委副主席遲浩田題寫的“閩中革命史紀念館” 橫匾。步入大門,迎面是通向革命英雄紀念碑的110級石階,在石階的中段左邊是閩中革命史紀念館,右邊是閩中革命烈士陵園管理處辦公樓。
歷史
閩中革命史紀念館建於1998年,為宮殿式建築。 2000年4月,該館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閩中革命史布展工作,正式對外開放,已列為福建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館內現設有前言大廳、五四運動館、建立蘇維埃館、三年游擊戰爭館、抗日戰爭館、解放戰爭館6個展室和1個錄像放映廳。這些展室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採用聲、光、電等多種形式,配以閩中人民不同革命時期鬥爭的文物、資料、文獻,形象生動地展現了1926年2月26日中共莆田第一個黨團混合支部在莆田哲理鐘樓宣告成立,黨組織不斷發展壯大,由中共莆田支部發展為中共閩中特(地)委,成為整個閩中地區革命鬥爭的領導核心,其領導革命鬥爭的範圍也由小到大,不斷擴展,從莆田逐漸發展到北起福州、南至廈門近20個市縣的廣大區域,在長達24年的革命鬥爭中,以不怕犧牲、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領導閩中人民堅持鬥爭,浴血奮戰,為取得莆田乃至閩中人民革命鬥爭的勝利而作出卓越貢獻的光輝歷史,有效地激發全市人民再創新業的奮鬥豪情,發揮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重要作用。沿著石階拾級而上,舉目迎望,映入眼帘的是巍峨壯觀的革命英雄紀念碑,該紀念碑是按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模式建造的,用堅硬的花崗石砌成,正面朝南。碑台分二層,為四方形,四周設有石欄;碑座亦為四方形,從地面到碑頂高20多米,碑身高16米。碑身正面鐫刻著毛澤東手寫體“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大字,東面是原國務院副總理鄧子恢的親筆題詞“英名不朽 浩氣長存”,西面是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張鼎丞的題詞“烈士忠魂 萬古長存”,北面是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葉飛的題詞“獻身於人民革命事業的烈士們永垂不朽”。碑座上邊是有關領導和部門的題詞,下邊正南面鐫刻著楷書碑文,東、西、北三面鑲嵌著“哲理鐘聲”、“三江怒潮”、“外坑風暴”、“烏丘風帆”、“大洋槍聲”等浮雕,記述著閩中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為了革命事業前仆後繼、頑強鬥爭的奮鬥歷程和先輩們的不朽功績。巍巍豐碑是閩中人民革命鬥爭的歷史見證,永遠矗立在閩中人民的心中。
紀念碑北面是革命烈士碑亭,占地面積650平方米,廊長40米,在碑亭的牆上鐫刻著莆田市在不同革命時期英勇獻身的652位革命烈士的英名,使後人銘記這些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拋頭顱、灑熱血的興化英雄兒女,緬懷他們的光輝業績,學習他們的高貴品質和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