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杞松

楊杞松,福建省莆田縣城郊延壽村人,出生於1914年6月,曾任莆田中心縣總副主任。

簡介

楊杞松(1914-1947),別名楊光輝,化名楊易木,福建省莆田縣城郊延壽村人。出生於1914年6月,曾就學於莆田公學國中、哲理中學高中部,期間參加互濟會,任莆田中心縣總副主任。1934年初考入上海私立職業學校,因參加學生運動被拘捕。此後轉回家鄉,1938年參加革命並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戰初期,任中共閩中特委創辦的《時論》刊物編輯,積極宣傳抗日。“泉州事變”(即國民黨當局強行收繳集結在泉州,正在改編並準備北上抗日的閩中紅軍游擊隊武器,暗殺游擊隊領導人劉突軍的事件)後,《時論》被迫停刊。中共組織乃將該刊改名《抗敵知識》繼續發行。為使各期稿件順利付印,楊杞松每與國民黨頑固派當局交涉。同時,他還參加中共組織在沿海組織民眾開展抗日反頑活動。1941年1月,任中共莆田縣委委員,受命在莆田忠門的王厝組建抗日保家游擊隊,多次參加反擊頑軍圍攻的戰鬥。同年9月隨特委機關轉移到長樂,打入長樂縣政府擔任機要秘書,從事地下秘密活動。1942年4月隨抗日游擊隊轉移到莆田,奉命打入偽軍張天真部。其間與特委成員翁鴻鏜等組織隱蔽在偽軍里的抗日游擊隊員夜襲梁厝鹽兵,繳獲步槍20多支、機槍1挺,為海上抗日游擊隊補充裝備。張天真以為他們作戰有“功”,分別委任他倆為“大隊副官”和“參謀長”。同年8月兼任閩中海上游擊隊第二中隊指導員兼地下黨支部書記,與日、偽、頑巧妙周鏇,多次指揮抗日作戰和反頑自衛戰鬥。1944年1月調回內陸,繼續參與策反偽軍工作。同年底率領抗日游擊隊組織了襲擊忠門區偽軍自衛隊等戰鬥。1945年6月,“東吳事變”(即國民黨特務勾結日、偽軍襲擊閩中海上抗日游擊隊的事件)發生後,楊杞松受命擔任莆田縣委負責人,很快地恢復和整頓黨組織和游擊隊。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加緊“清剿”我黨領導的閩中抗日力量,閩中特委轉入隱蔽鬥爭,楊杞松奉命回到沿海忠門一帶開闢游擊根據地。1946年11月配合閩中特委委員林汝楠在沿海鎮壓特務叛徒、培訓幹部、發展黨員、組織游擊隊、創建游擊據點,開展抗丁、抗糧、抗稅鬥爭,籌糧籌槍枝援閩中游擊隊(戴雲縱隊)。1947年2月底任閩中地委委員。同年8月,因叛徒出賣在西天尾溪安村被捕,歷經殘酷折磨,堅貞不屈,被國民黨保全團活埋於莆田城關東岩山。壯烈犧牲時年僅33歲。

一門三烈士

楊家一門三烈士的動人事跡:國民革命軍旅長楊持平曾追隨孫中山,參加北伐戰爭,後被軍閥吳佩孚殺害,現長眠於莆田市龍脊山烈士陵園。其子楊杞松也投身革命,先後擔任閩中海上游擊隊指導員、中共莆田縣委書記,1947年由於叛徒出賣,被捕後英勇就義。楊杞松堂兄弟楊文喜曾任莆田南洋游擊隊長、中共莆田縣委委員,1949年夏季率領部隊在莆田南北洋平原一帶活動時,突遇國民黨反動保全團的偷襲,不幸犧牲,成為“與新中國擦肩而過的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