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如果說美國社會的基礎是個人主義,那么日本社會則是“間人主義”。美國的個人主義往往排斥大規模或忘我的合作,美國人首先講求的是個人的地位和自身的價值。而日本文化中的“間人主義”則更適合於協作,日本人往往被引導思考集體的成功。
一千多年以來,日本社會一直是以血緣集體為中心發展起來的。其結果導致了在這一社會群體時,形成了許多不用言傳,只用某一動作即能互相理解,或者在沉默中互相心領神會的表達方法。能做到相互間心領神會的是自己人,反之視為外人,並以客相待。
日本人都有“內部人”這種意識,因此,不輕易地把外國人當作自己的夥伴。
“間人主義”所說的是,日本社會不是由具有獨立人格的個人所構成的,每個人在社會中的存在不是單獨的,而是在於人與人之間,並以此作為言行的基礎。當徵求某人的意見時,往往會反問對方:“大家是怎么說的?”日本人有著一種怕被大家排除在外的先天憂慮,因此並不過分堅持自己的主張,而是儘可能地和周圍的人步調一致,即使有意見分歧也願意圓滿解決。日本人不願意固持己見,突出自己,而更喜歡贊同大家的意見從而達到統一的目的。正是由於這種思想,日本人十分注意別人對自己行為的評價。被人瞧不起,或遭到拒絕,特別是在大庭廣眾面前時,會感到一種恥辱。著名文化人類學者本尼迪克特在《菊花與刀》一書中就有這樣的論述:“日本人以恥辱感為原動力”。脫離了集體的日本人一定是痛苦萬分,極端的情況是選擇自盡而結束被集體的遺棄和個人的蒙羞。
日本人之間經常使用“真話”和“原則”這兩個詞。“真話”就是“本意”,即心聲;“原則”即前提,指表面的方針。而且還可以理解為“真話”是個人的邏輯,“原則”是集體的邏輯。日本人一般把表面的方針和集體的邏輯放在優先的地位,而其中往往潛藏著心聲和個人邏輯的“真話”。
因此,經常考慮他人和社會而生存的日本人,很少用“是”或“不”表明態度,而介於中間的暖昧的語言特別多。例如“過幾天再說”、“考慮一下”、“以後再談”、“研究一下”等都不屬於肯定或否定。而是一種“託詞”。諸如此類的回答在我國的官場上也常常能夠聽到。這往往是為了取得領導或有關人員的同意而暫時同意,或擔心斷然拒絕會傷害對方而婉轉的否定,日本人活得很累,不僅是被稱為“經濟動物”拚命工作的勞力之苦,也包含著“間人主義”帶來的處理人際關係的勞心之累。
當然,並不能簡單地認為“間人主義”使日本人喪失了獨立思考和決策的能力。這樣的能力日本人時刻都有,而且老謀深算,只不過在日本人“彼此之間”被暫時地隱藏了。
但是,在對外國人的交往中,日本人的“間人主義”並不存在。例如,在國際事物中日本人自然有自己的觀點和邏輯。日本在政治和軍事上依靠在美國的身上,在經濟上卻對美國構成了巨大的威脅和挑戰。可見,即便是“戰略夥伴”,“間人主義”在其中並不適用。在近期美國對伊拉克實施的緊鑼密鼓的“倒薩行動”中,日本就明確地站在了美國的一邊,並沒有“間人主義”中的那般曖昧和羞羞答答。
日本人的性格特徵往往具有外在和內隱的雙重性。把握了這一點,對理解日本人的言行並與之相處就容易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