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萼鼠尾草

開萼鼠尾草

開萼鼠尾草,拉丁名為Salvia bifidocalyx C. Y. Wu et Y. C. Huang,是被子植物門唇形科的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葉片戟形;花萼鐘形;花盤前方稍膨大;花期7月。它主要分布於海拔3500米的石山上。

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開萼鼠尾
種拉丁名:Salvia bifidocalyx C. Y. Wu et Y. C. Huang
種別名 :
科中文名:唇形科
科拉丁名:Labiatae
屬中文名:鼠尾草屬
屬拉丁名:Salvia
國內分布:產雲南西北部;生於石山上,海拔3500米。模式標本采自雲南中旬。
海 拔:3500
命名來源:[雲南植物志 1: 673. 1976]
中國植物志:66:128
英文植物志:17:209
系中文名:栗色鼠尾草系
系拉丁名:Ser.Castaneae
亞組中文名:多年生亞組
亞組拉丁名:Subsect.Perennes
組中文名:寬球蘇組
組拉丁名:Sect.Eurysphace
亞屬中文名:弧隔鼠尾草亞屬
亞屬拉丁名:Subg.Salvia
族中文名:鼠尾草族
族拉丁名:SALVIEAE
亞科中文名:野芝麻亞科
亞科拉丁名:Lamioideae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根莖粗短,覆以殘餘的老葉柄,其下有粗達7毫米的扭曲條狀主根,主根外皮黑褐色。莖少數,自根莖生出,叢生,纖細,基部斜上升,連花序高達33厘米,鈍四棱形,具四槽,密被微柔毛,上部混生柔毛,具2—3對葉,不分枝。葉有基出葉及莖生葉,葉片均戟形,長2—5厘米,寬1.7—3厘米,先端急尖或近急尖,基部戟形,邊緣具近於整齊的小圓齒,先端及基部圓齒較大,紙質,扁平或具細皺,上面黃綠色,除脈外均被短柔毛,下面灰綠色,脈上被短柔毛,滿布紫黑色腺點,脈網在下面極明顯;基出葉葉柄最長,長7—9厘米,莖生葉葉柄長1—4.5厘米,扁平,基部略寬大,均被微柔毛。輪傘花序通常2花,間有4花,組成長(1)2—9厘米的頂生總狀或總狀圓錐花序;苞片位於花序最下部者葉狀,但比莖生葉小,向上漸變小,上部者卵圓形,比花萼短,先端漸尖,基部漸狹,兩面被短柔毛或長柔毛,具紫黑色腺點,邊緣具長柔毛狀緣毛及具腺緣毛;花梗長3—5毫米,與序軸被長柔毛及腺微柔毛。花萼鐘形,長1—1.2厘米,二唇形,唇裂約達花萼長1/2,外面密被長柔毛及具腺疏柔毛,其間混雜多數紫黑色腺點,內面滿布微硬伏毛,上唇三角狀卵圓形,長約6毫米,先端銳尖,具3脈,脈具狹翅,下唇長約5毫米,半裂成2齒,齒卵圓狀三角形,先端銳尖,花後花萼增大,寬鐘形,口部張開,膜質。花冠黃褐色,下唇有紫黑色斑點,長1.5—1.7厘米,冠筒長1.1—1.2厘米,外被微柔毛或近無毛,內面近基部約1.5—2毫米具不完全毛環,基部以上約5毫米處稍向上彎,腹部漸向上膨大,至喉部寬6—7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稍向後伸,微內凹,先端微缺,外被短柔毛及紫黑色腺點,長約5毫米,寬約4毫米,下唇3裂,中裂片最大,倒心形,寬5—5.5毫米,側裂片卵圓形。能育雄蕊伸出上唇上,花絲長約4毫米,藥隔長約6毫米,略彎;在中部關節處被小疏柔毛,上下臂近等長,二下臂先端具橫生藥室,頂端聯合。花柱超出雄蕊之上,先端彎曲,極不相等2淺裂,後裂片極短。花盤前方稍膨大。成熟小堅果未見。花期7月。
產地分布:產雲南西北部;生於石山上,海拔3500米。模式標本采自雲南中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