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建
宋開禧二年(1206年),鐵木真稱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國。宋嘉定四年(1211年),成吉思汗率蒙古騎兵南下征金,占領了灤河上游的桓州,錫林郭勒盟一帶演變為成吉思汗的避暑地。宋端平二年(1235年),窩闊台汗在漠北修建哈拉和林城,是蒙古帝國的第一座草原首都。
宋寶祐三年到寶祐五年(1256~1258年),忽必烈命近臣僧子聰(劉秉忠)於桓州城東、灤水北岸的龍岡相地建城,命名為開平。
開平城的興建,是當時的一件大事,民間留下忽必烈向龍借地建城的傳說。"相傳劉太寶遷都時,因地有龍池,不能固,乃奏世祖當借地於龍,帝從之。是夜三更雷震,龍已飛上天矣。明日以土築成基。"(孔齊《上都避暑》、《至正直記》卷一)"聖祖初臨建國城,風飛雷動蟄龍驚;月生滄海千山白,日出扶桑萬國明",就是以這一傳說為題材作出的詩篇。詩人自注說:"上京大山,舊傳有龍居之。"(楊允孚《灤京雜詠》卷上)龍的神話當然不足憑信,但從傳說中可以看出一個事實,開平城修建時,排乾積水是一項比較艱苦的工程。以後建大安閣時,也是先要排乾湖水,堵塞水源。
傳說上都地下原是海,海中有龍。建城的官員劉秉忠深諳佛道教義,才華出眾,有著非凡的能力。他製作了鐵幡桿,高數十丈,以法術鎮住了海中之龍。“鐵竿屺立海水竭,臥龍飛去空冥冥。”(見伍良臣《上京》)據拉施特記載,當時人們把草地中間的湖水排乾,並用石頭、石灰、碎磚等材料填平,溶了很多錫加固。“在升起達一人高之後,再在上面鋪上石板……在那石板上面,建造了中國式的宮殿。”(見《史集》第二卷第325頁)
1258年,根據蒙哥的旨意,忽必烈在開平東北行祭旗禮,正式出兵啟行南下攻宋。蒙哥死後,反對漢化的阿里不哥在和林稱汗,而忽必烈在儒臣的協助下與南宋議和並北返開平,隨後在1260年繼位稱汗,建元中統,在內戰中擊敗阿里不哥。在此之後的1263年,開平府改為上都,不斷得到增修擴建,逐漸取代和林成為首都。
上都
中統五年(1264年),忽必烈命改名為中都,作建都的準備。忽必烈建立“大元”國號後的至元九年1272年二月,采劉秉忠議,改中都為大都,宣布在此建都。元朝政治中心移往大都,此後開平(上都)長期作為陪都存在。
元英宗至治三年(1323年)八月,英宗、拜住自上都南返大都,途中駐營於南坡店(上都西南三十里)被鐵木迭兒的義子鐵失等刺殺,史稱“南坡之變”。此後泰定帝繼位,常駐上都。
元致和元年(1328年)七月,泰定帝死於上都,丞相倒剌沙專權,而留守大都握有兵權的燕鐵木兒謀立武宗子懷王圖帖睦爾為帝。八月初,倒剌沙發兵分道進攻大都。倒剌沙及宗王脫脫、王禪擁立泰定帝九歲子阿速吉八在上都稱帝,改元天順;燕鐵木兒等亦隨即奉圖帖睦爾在大都稱帝,是為文宗,改元天曆。兩都之戰正式爆發。十月,大都兵攻入上都,倒剌沙投降,阿速吉八失蹤,元朝首都重回大都。
經過多次內亂,上都走向衰亡。元順帝至正十八年(1358年)十二月,上都被破頭潘、關先生所率的紅巾軍攻破,宮闕被焚,此後元順帝停止了每年到上都避暑的傳統。
失守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閏七月二十三日,明軍抵達直沽,接連擊敗元軍。二十七日,順帝命淮王帖木兒不花監國,慶童為中書左丞相,自己則做好逃難的準備。二十八日晚,順帝一行打開建德門,向北逃往上都。八月二日,徐達率領明軍攻克大都。八月十五日,元順帝抵達上都。
在上都期間,元順帝繼續指揮全國範圍內元軍對明軍的反擊,“晝夜焦勞,召見省臣或至夜分”“召見群臣,詢恢復之計”,但很快擴廓帖木兒被擊潰,山西一帶被明軍奪取。至正二十九年(1369年,洪武二年)三月二日,太子愛猷識理達臘請進攻大都,但被順帝否決。六月十三日,從大都出發的明軍在李文忠率領下直逼上都,元順帝和太子逃往應昌。十六日,明軍攻入空城上都,隨後繼續北追,消滅了順帝的後隊人馬,俘虜過萬人。開平作為元朝上都的歷史就此結束。
開平衛
明洪武二年(1369年)奪取開平後,將開平建立成為一個草原軍鎮,隨時應對北元的反擊,在區劃上屬北平都司。同時為了保證開平的糧草運輸順利,在開平衛周邊建立了8個驛站,東邊是涼亭、泥河、賽峰、黃崖,西邊是桓樹、威虜、明安、濕寧。開平處於明初北方防線的中間位置,深入草原,可以保證南邊的宣府不直接接敵,也保障直隸到遼東的交通路線通暢。
北元崩潰後,明成祖先後五次征討草原,應對崛起的韃靼和瓦剌勢力,其中四次經過開平。但是為了報答兀良哈在靖難中協助出兵,成祖將北方大寧三衛贈送給兀良哈。從永樂年中後期開始,氣候轉冷,在開平附近明軍的屯田無法維持,而運輸糧草的成本又太大,開平衛的弱點逐漸展現。
放棄
永樂二十年(1422年),韃靼攻克興和,開平衛成為草原上的孤立據點。宣德五年(1430年),明宣宗下令把開平衛南遷到獨石堡,原上都開平城被毀棄。這次南遷,明朝放棄數百里地區,在此之後,宣府成為了北邊防線上新的重鎮,而新的開平衛逐漸淡出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