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格
開元寺的舍利塔始建於唐代,原為七級磚塔。塔內藏舍利石函一個,上刻《舍利函記》云: 維大唐顯慶二年,歲次丁巳十一月乙酉朔十三日丁酉,於桂州城南善興寺開發建立此妙塔七級,聳高十丈。顯慶四年,歲次己未四月了未朔/\日甲寅,葬佛舍利一十粒、東去大。三十步,舍利鎮寺普共法界一切,含識永充供養,故立銘記。 這篇記確切記載了原塔建於顯慶二年,即公元657年,並說明了塔的最初形制。現存之塔為明洪武十八年(1335)重建。塔分三級,高13米,基層為四方形,邊長約7米,四面以券門貫通。南面刻“舍利寶塔”,其餘三面用漢、藏文刻“南無阿彌陀佛”,門上額兩旁分刻八大金剛之名。中層為八角形,每面一個佛龕。上層呈圓柱體,設孔放置舍利函。頂端有相輪五層,冠以寶珠形銅寶頂。塔的整體造形很獨特,古樸端莊,具有西藏建築風格。
歷史
桂林開元寺有過輝煌的歷史。唐代著名高僧鑒真第五次東渡日本失敗後•大約於天寶九年(750)輾轉來到桂林,受到數萬名僧徒百姓的隆重歡迎,下榻之所便是開元寺。他在這裡住了一年的時間,不少官員顯貴和平民都來向鑒真法師學佛受戒,香火集一時之盛。宋代詩人張釜在登寺內慈氏閣時作詩讚曰:“千年佛閣與雲齊,足力窮時目力移。堪笑痴兒夸壯麗,那知芥子納須彌。”宋代另一詩人劉克莊亦云:“吾行半區中,巨麗莫能比、”明清數百年間,凡遇節令,地方大小官員都來開元寺告天祝福,演習禮儀。據明徐淮《重修寧壽寺碑》載,經過三年修葺後,“赭垣四立,金碧交輝,殿宇廊廡,曄然煥然”,“凡有事於慶祝,鳴者如鴻臚,奏者如仙樂”,真可謂熱鬧非常。 經開元寺廢址 巨贊 空王原不計行藏,種福元田實可傷。 舍利幽空秋露冷,金剛碑仆月華涼。 難憑勝侶窮生死,孰認殘灰體斷常! 極目神州無限淚,枝江日夜瀉汪浪。
巨贊(1908—1984)是中國當代著名法師,俗姓潘,名楚桐,江蘇江陰人。 1931年在杭州靈隱寺出家,對佛學很有研究,曾任杭州武林佛教學院院長。抗日戰爭時期曾來桂林,主持超度陣亡將士祭典,宣傳抗日救亡。他目睹了開元寺在日寇轟炸下的毀滅,憤然寫下了這首七律。 首聯是說對佛教的研究並不計較寺廟的有無,但這樣一座可利用的名剎被戰火焚燒了,畢竟是件可悲傷的事。作者採用了退一步的說法,對日寇的侵略行為進行了譴責。頷聯緊扣開元寺本身的事物,那個盛佛骨舍利的石函在戰亂中遺失了,寺中石碑也遭破壞,戰爭不僅給寺宇帶來創傷,也給中國人民的心靈帶來創傷,“秋露冷”、“月華涼”便是這種內心傷痛的流瀉。舍利塔前原有《金剛經碑》,相傳為唐代大書法家褚遂良所書,可惜於清乾隆年間毀壞了。現存經碑為五代時馬賓所書,雖字跡模糊,碑石斷裂,仍為難得的歷史文物。頸聯很富哲理,事物總是運動變化的,“生死”、“斷常”本是客觀規律,但問題是要認識到其原因,不該死而死,不該斷而斷,則是不正常了。所以這兩句中飽含著悲憤,抒發了詩人對侵略者的仇視。最後一聯極悲痛,表達了一位愛國僧人赤忱之情,他眷戀的不止是一座開元寺,而是整個“神州”。
建造說法
桂林開元寺舍利塔的建造時間,也有兩種說法:唐代總章元年(公元668年),高僧道世編纂的《法苑珠林·舍利篇》記載:“隋文帝仁壽元年六月,決定於海內諸州選高爽清靜三十處,各起舍利塔。取金瓶、琉璃瓶各三十,以琉璃瓶盛金瓶、置舍利於其內,熏陸香為坭,塗其蓋而印之。”是年十月十五日,全國三十州同時起造舍利塔。其《法苑珠林》收錄的隋著郎王邵《舍利感應記》中,還記載了桂林建塔的奇怪感應,時“桂州緣化寺立塔,未至十里,鳥有千許,夾與行飛,入城乃散。”但是,這座隋朝建立的舍利塔,並未在地方史籍中有所記載。
舍利乃修煉日久、德行較高的和尚圓寂經火焚後的骨殖,多為結晶體,並有白、黑、紅三色。將其安置在塔內,是表示鄭重和敬意。
而地方志載,唐顯慶二年(公元657年),在唐初善興寺的老松蟠蔭下,始建了舍利塔。《善興寺舍利函記》云:“維大唐顯慶二年歲次丁巳十一月乙酉朔十三日丁酉,於桂州城南善興寺,開發建立此妙塔七級,聳高十丈。至顯慶四年歲次己未四月丁未朔八日甲寅,葬佛舍利二十粒,東去大江三十餘步。舍利鎮寺,普共法界,一切含識永充供養,故立銘記。”根據舍利函記,這是一座高聳30餘米七層重檐式中型磚塔。當時的原塔“東去大江三十餘步”,即塔東距灕江約60米左右。可見當時的灕江水域,要比現今寬闊得多。
唐顯慶二年建造的舍利塔,一直保存到明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遭一場大火,寺焚塔毀。在官署僧綱司和住持的主持下,於明洪武十六年(公元l383年),在文昌橋南寧壽寺的主址重建寺宇。接著於十七年四月二十七日重建舍利塔,十八年十二月初八日落成。
重建的舍利塔,一改隋唐遺風,造就了一座具元代遺風的過街式喇嘛白塔。通高l3.32米,坐北朝南,分塔基、底層、塔身、塔剎四層磚石結構,磚砌批灰、全白。塔基為兩層方石砌方台,高0.60米;底層為方形金剛座,高5米,邊長7.24米,以纏枝花磚裝飾,四向辟四券門,相互貫通,中空。門洞八壁墨書《金剛經》文。南面為正門,額塑“舍利寶塔”四字橫匾,其它三門均額塑漢、梵等三種文字的“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四門兩側兩旁,分別塑八大金剛之名:東名,赤聲、火神;南名,淨水、持炎;西名,紫賢、隨求;北名,除災、辟毒。金剛座之上為喇嘛式塔身,下呈八角形、上呈覆缽形,內有迴環夾層,有舍利入口,一般舍利安放在塔基地宮,此塔則安放在塔身內腹,其內貯放鎮塔鐵劍2把,及一批明代盛舍利陶魂罐;塔頸內收,上覆圓形傘蓋。頂端五重相輪,塔剎冠以葫蘆形銅寶頂,寶頂南面鑄有信士永明母鄧氏家眷,獻“舍利塔頂,同入於南山寧壽寺,永鎮山門”、“僧同司都綱汪石、副都綱吳德,洪武十八年十月初七日謹記”等60字銘文。可知,此地名原是“南山”。
這座重新建造的舍利塔,每層都有各種浮雕纏枝紋飾,色調以朱紅、丹黃為主,問以青綠,極具元代喇嘛塔的遺風。舍利塔構築的比例嚴謹,優美厚重的造型,莊重樸實的風格,與陽江和寧遠河的環襯相映,更顯示出它雄壯巍峨的氣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