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概況
長畛鄉以大溝流域為線,形成的谷地,地形平整,平均海拔約1056米,海拔最低處,鋪兒坪村西大溝河床875米,也是全縣海拔最低的地方。土質以風積黃土為主,其結構比較疏散,滲透性強。年降水量461.8毫米,年平均日照11.5小時,平均氣溫4.7℃,無霜期平均120—140天。無霜期之長,氣溫之高是全縣之最。
南山山脈是鄉內最完整的山脈,呈東西走向,長10公里,主峰自東向西有老煙洞山、閻王鼻山,平頂山、橫洞山、嶺角山,最高峰老煙洞山海拔1488米,也是本鄉的最高峰。南麓分布木槐固、后庄窩、前莊窩三個自然村。白閻山山脈和靈山寺山脈與基本上成東西走向,在本鄉內面積26平方公里,主峰有雙台煙山、靈山寺、大石山、白閻廟山、九里十盤山。北麓分布著前草庵、後草庵兩個村,靈山寺曾建有寺,故此而得名。
鄉內所有河流都是季節河,絕大部分時期乾枯無水。
政區人口
長畛鄉現所轄29個行政村,3個自然村。它們是長畛村、連家畔、白草溝、鴉兒墕、宋壩王、北沙城、南沙城、後梨樹窪、前梨樹窪、鋪兒坪、前草庵、後草庵、前莊窩、木槐固、后庄窩、紅崖子、吳受咀、萬家窪、小窪、吳家莊、咀兒上、尹家坪、亂馬營、高家窯、黃塵溝、斗咀、史家莊、東峪、營盤、南水泉、辛窯坪、石窪坪。共有支部27個,農村支部25個,機關支部2個。有黨員305人,其中機關黨員40人,農村黨員265人。駐鄉機關有派出所、文化站、國小、郵局、衛生院、信用社等11個。
長畛鄉總戶數1468戶,總人口6020人。現有常住人口4500人,勞力1975人。計畫生育出生率控制在了6‰以內。
區域經濟
全鄉經濟收入以種植業、畜牧業和農產品加工銷售為主,是全縣一、二、三產業發展較為均衡的鄉鎮之一。2011年全鄉經濟總收入34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055元。全鄉養大畜2859頭,養羊34000隻,豬2290頭。
全鄉總面積33萬畝,其中:荒山、荒坡、溝地面積25.2萬畝,耕地面積7.8萬畝。
長畛鄉地廣人稀,是一個典型的農牧業鄉,養殖業以養羊為主,種植業品種繁多,主要盛產穀子、黍子、黑豆、玉米、土豆、南瓜、西瓜。大力推進現代農業發展,在北沙城村建成日光溫室大棚26座,種植品種為油桃。
家畜品種有豬、牛、羊、雞,全鄉畜牧業主要以養羊為主。近年來,由傳統的散養方式向圈養方式過渡,積極發展“過腹經濟”,普及舍飼養殖。2010年草地種植面積保持在2000畝左右,農民專業合作社累計達到17個,規模化養殖小區1座,規模養殖大戶50多戶。
林地面積128499畝。林木主要是以灌木林、油松、楊樹為主。
全鄉退耕還林面積18032畝,政府每年每畝補助43元。
名勝古蹟
普明寺在長畛鄉木槐固村。初建年代不詳,明景泰士年(1456後)重修。當時,佛殿崢嶸,僧房華麗,容居僧所,領眾敷相,約數十年。現在僅存石碑兩通。
前梨樹清龍山文化遺址,前梨樹窪位居長畛鄉西,北靠西梁峁山,南對偏關縣咀頭村。遺址斷崖上,常有素麵,束頸,敞口,大腹平底罐出土,形飾不一,腹部多有蘭紋。有一陶罐刻有三個篆字,一為“閔”字,另二字模糊不清,無法辨認。遺址東西二華里處的堡子粟也曾經出土過器物及灰坑,西北1華里處李家窯頭有不少碎陶片布滿山坡。從出土文物的形狀與質地可斷定為漢代遺址。
鐵鐘,原為靈山寺佛鐘,現存長畛鄉長畛村,原鑄於明順年間,明嘉靖二十三年十月三十日改鑄。
長畛鄉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 2996 |
男 | 1546 |
女 | 1450 |
家庭戶戶數 | 860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2996 |
家庭戶男 | 1546 |
家庭戶女 | 1450 |
0-14歲(總) | 689 |
0-14歲男 | 348 |
0-14歲女 | 341 |
15-64歲(總) | 1986 |
15-64歲男 | 1031 |
15-64歲女 | 955 |
65歲及以上(總) | 321 |
65歲及以上男 | 167 |
65歲及以上女 | 154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28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