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概況
計算機科學學院組建於2003年1月,是長江大學規模最大的學院。
招生專業
本科:錄井技術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育技術學、軟體工程、網路工程、物聯網工程、信息安全專業
專科:計算機及套用
碩士點:計算機套用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
基本情況
在校學生
總數3410餘人,其中本專科學生3317人,,碩士研究生93人。
師資力量
全系教職工145人,其中教師129人,教師中教授6人,副教授44人。
教學條件
設有硬體實驗室,軟體實驗室,網路實驗室,教育技術學實驗室。實驗室面積900平方米,實驗設備1170台套,固定資產1250餘萬元。
科學研究
“八五”以來共完成省部級項目25項,橫向合作項目260餘項,公開發表論文780餘篇,出版著作(含公開出版教材)66部。在計算機檢測與控制、圖形圖象處理、資料庫、智慧型儀器儀表等方向已形成特色。
學生質量
在校生考取研究生506人,其中50%考取全國重點院校和重點科研院所。就業率達98%以上。
專業分布
學院現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和軟體工程兩個一級學科碩士點,計算機技術1個工程碩士點;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路工程、教育技術學、軟體工程四個本科專業和錄井技術與工程本科專業方向,計算機及套用1個專科專業。目前有在校本、專科學生近2000人,研究生近100人。在崗教師110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等高級職稱32人,碩士生導師21人,具碩士、博士學位者85人。
學院下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網路工程系、教育技術系、軟體工程系、錄井技術與工程系、大學計算機教學部等教學機構,分別負責本學院的專業教學和全校計算機公共課的教學。學院設有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心和互動式多媒體實驗中心等2箇中央與地方共建的實驗中心。內設硬體實驗室、軟體實驗室、網路實驗室、教育技術實驗室。能滿足計算機軟、硬體實驗、網路實驗、教育技術實驗以及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教學要求和從事科學研究的需要。
學院成就
學院建院以來,傳承原4個學校的優良傳統和辦學理念,始終堅持以教學質量為生命線、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師資隊伍建設為核心、以科研為先導、以專業建設為主線、以課程建設為重點、以實驗室和實踐性環節建設為保障,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建院以來,畢業生考研率不斷上升,並有一批學生考取中國科學院、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名校(院)的研究生。學生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英語競賽、電子設計大賽、嵌入式大賽中多次獲獎。
學院領導
計算機科學學院領導班子
陳琳 院長(主持學院行政全面工作)
高明成書記(主持學院黨務工作)
崔艷榮 副院長(分管教學工作、繼續教育工作)
余華平 副院長(分管科研、研究生教育、實驗室工作)
向宇 副書記(分管學生工作、工會工作)
付盈 學生事務辦公室主任
學院發展
學院十分注重科學研究,在計算機檢測與控制、嵌入式系統、資料庫技術及套用、數據處理與可視化技術、網路技術與信息安全、石油套用軟體開發等方向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取得了一批相關成果。建院以來,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湖北省教育廳重大科研項目及各種企事業委託項目100餘項,年科研經費達到1000萬元,獲省(部)級科技成果一、二等獎10餘項,公開出版著作、教材30餘部,發表論文600餘篇,其中被3大檢索系統檢索40餘篇。
學院積極實施專業改革,承擔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指導委員會的專業改革項目,作為具有行業特色辦學的改革試點學校之一。與北京侏羅紀軟體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開辦國內第一個軟體工程(石油套用軟體方向)實驗班,旨在通過產學結合的方式,探索計算機類專業的教學及人才培養的改革。
組織結構
教學機構 | 行政機構 | 實驗機構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 | 學院辦公室 | 硬體技術實驗室 |
計算機套用與技術系 | 教學科研辦公室 | 網路工程實驗室 |
教育技術系 | 學生事務辦公室 | 教育技術實驗室 |
網路工程系 | 軟體技術實驗室 | |
大學計算機教學部 |
學生社團
計算機科學學院目前有兩個社團:長江大學計算機協會、長江大學百度百科俱樂部
計算機協會
長江大學計算機協會,成立於1997年,是隸屬於長江大學校團委和計算機科學學院管理的學生社團,於2015年獲得“ 長江大學年度十佳社團”稱號,現已匯集了不少來自各院的計算機軟硬體高手。
協會自成立以來,在校團委和計算機科學學院的領導下,銳意進取,大膽創新,在成功的經驗與失敗的教訓中,不斷完善各種管理制度,並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目前在計算機協會各位會員的努力和廣大計算機愛好者的大力支持下,計協已發展成為一個較大的團體,與其他協會共同擔負起豐富和活躍校園文化氣氛,為學生全面綜合素質的提高服務的重任。
百度百科俱樂部
長江大學百度百科俱樂部是百度公司支持的以共同編纂全球最大中文百科全書——百度百科和網際網路產品創新為核心的知識型、學術型高校學生組織。俱樂部將組建跨專業協作團隊,在創新性的網際網路社會實踐活動中,立志於提升廣大學子的運營、培訓、管理、策劃、產品和技術等多項技能和綜合素質,助力廣大學子的未來就業和職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