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灌木或小喬木;枝圓筒形,小枝較細弱,深灰褐色,無毛,一年生新枝淡褐色或淡紅褐色,連同頂芽被灰褐色平伏短柔毛。葉互生,革質或薄革質,長圓形或卵狀長圓形,長5-8(-11)厘米,寬2-3(-3-5)厘米,頂端短漸尖,尖或近鈍形,邊緣上半部有明顯鋸齒,下半部全緣,上面亮綠色,無毛,下面淡綠色,通常疏被平伏短柔毛,老後幾無毛或無毛;側脈10-12對,兩面隱約可見;葉柄長2-5毫米,被短柔毛或幾無毛。花單朵腋生,花梗纖細,長2.5-3厘米,稍下垂,無毛,疏被短柔毛;小苞片2,早落,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4-5毫米,寬約2毫米,外面疏被短柔毛或幾無毛;萼片5,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7-9毫米,寬3-5毫米,頂端尖,邊緣具腺點,外面疏被短柔毛或幾無毛;花瓣5,長圓狀卵形,長7-10毫米,寬4-6毫米,頂端尖,外面全無毛;雄蕊20-25,長6-7毫米,花絲長2-3毫米,無毛,花葯線狀披針形,長2-2.5毫米,有絲毛,頂端有小尖頭;子房圓錐形,被短柔毛,3室,胚珠每室多數,花柱單一,長4-5毫米,無毛。果圓球形,疏被短柔毛,熟時直徑7-8毫米,宿存花柱長8-9毫米;種子小,多數,褐色,有光澤,表面具網紋。花期4-6月,果期8-9月。
地區分布
中國台灣省西部(台北、台中、新竹、高雄、台南、屏東);生於山地林中、林緣或路旁灌叢中。模式標本采自台灣女奶社(牡丹)。
本種區別
本種是Hayata於1906年命名的,1947年Kobuski將它歸併,作為楊桐A.millettiiBenth.etHook.f.exHance的一個變種,1950年Keng在Taiwania1(2-4):242,1950又將它恢復為一個獨立的種。
本種和楊桐的確相當相似,區別僅在於本種的花梗纖細,長2.5-4厘米,葉邊緣上半部有顯著?木獬菀約盎ㄋ課廾齲鍆┑幕üT督隙蹋ǔ=鱸?2厘米,個別標本可達2.5厘米,葉片邊緣通常全緣以及花絲上半部通常被毛等。當然,這二種除了花梗長短有較明顯差異外,其他的區別特徵往往有交叉現象。我們根據廣東、廣西、貴州、湖南、福建、江西、浙江等省區的大量標本和20餘份台灣標本比較後,可以很自然地把台灣類型和大陸上的類型分開,很明顯,二者之間似乎有直觀上差異,儘管台灣島在地史上較遲與大陸分開,但畢竟有台灣海峽作為天然屏障而隔離著,我們認為在沒有得到更多的實驗資料之前,從植物區系成分看,作為二個獨立的不同類型似乎更妥當些。
Keng在“Taiwania1(2-4):243,1950”曾提到根據花柱有毛或無毛以及花梗長短,本原變種又分為3個變型:毛柱台灣楊桐(變型)formaformosanaKeng,花柱被毛,花梗長達3厘米;禿柱台灣楊桐(變型)formaglabristylaKeng,花柱無毛,花梗長達3厘米;長梗台灣楊桐(變型)formalongipedicellataKeng,花柱無毛或被毛,花梗長達3-3.5厘米。由於我們未看到Keng所引用的變型標本,而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和華南植物研究所保存的20餘份台灣標本,其花柱均無毛,因而無法給予肯定或否定,特暫附於此,有待今後進一步研究。
茶科·楊桐屬植物
楊桐屬植物約85種,廣布亞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主要分布東亞、印度、馬來西亞、巴布亞紐幾內亞、菲律賓,非洲約2種。我國有20種7變種,分布於長江以南各省區,多種產廣東、廣西和雲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