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區[陝西省西安市]

長安區[陝西省西安市]

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地處關中平原腹地,南依秦嶺,從西和南兩個方向環擁西安市區,山、川、塬皆俱,總面積1580平方千米,轄25個街道辦事處,人口103萬。長安區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區政府駐地距西安市中心僅8.7千米。古長安曾是周秦漢唐等十三個王朝的京畿之地,境內有周代的豐鎬遺址、秦代的阿房宮等十大遺址、有翠華山、五台山、祥峪山、清華山等八座名山,有興教寺、華嚴寺、香積寺等四十二座寺院,佛教十大宗派的法相宗、淨土宗、華嚴宗、律宗的發祥地均在長安。長安交通方便,鐵路公路連線四面八方;通訊發達,電力充足,水源豐沛,地下熱水蘊藏豐富。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長安區長安區
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始置長安縣,七年(公元前200年)從櫟陽遷都長安。長安縣初屬渭南郡,高祖九年(公元前198年)屬內史,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屬右內史,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屬京兆尹。

王莽新朝始建國元年(9年)撤長安縣,置常安縣,並置首都於常安城。常安縣屬京兆尹。劉玄更始元年(23年)撤常安縣置長安縣。

東漢置長安縣、杜陵縣,並屬京兆尹。建武六年(30年)將奉明縣(漢宣帝置,故城在長安縣城北4公里)、渭城縣(漢高帝置,故城在今鹹陽市東)劃歸長安縣。初平元年(190年)董卓強迫獻帝遷都長安。

三國時,魏置長安縣,屬京兆郡

西晉置長安縣,屬京兆郡。晉將長陵縣(漢高帝置,新莽時曰長平,故城在今鹹陽市東北20公里)、安陵縣(漢惠帝置,莽時曰嘉平,故城在今鹹陽市東)併入長安縣。愍帝(313年~317年)建都長安。

南北朝前趙、前秦、後秦皆置長安縣,均屬京兆郡(尹)。前趙劉曜建都長安。前秦苻堅也建都長安。後秦姚萇撤長安縣,置常安縣,並以常安為首都。北魏置長安縣,屬京兆郡。太武帝神三年(430年)改常安縣為長安縣,四年劃杜縣(秦武公置杜縣,漢宣帝元康元年改杜陵縣,新莽曰饒安縣,晉曰杜城縣,後魏曰杜縣)、長安、藍田三縣毗鄰地置山北縣。西魏(535~556年)置長安縣,屬京兆郡,建都長安。北周(557~581年)置長安縣,屬京兆郡,建都長安。明帝二年(558年)劃長安、灞城(秦襄王時芷陽縣,西漢時灞陵縣,新莽時水章縣,晉時霸城縣)、山北三縣部分地區置萬年縣,屬馮翊郡;建德二年(573年)撤杜縣、灞城縣,歸入萬年縣。

隋置長安縣,並撤萬年縣,置大興縣,置首都於大興城。文帝時兩縣屬雍州,煬帝改雍州為京兆郡,兩縣屬之。

唐置長安縣,並撤大興縣,置萬年縣,改大興城為長安城,置首都於長安城。長安、大興兩縣屬京兆尹。武德二年(619年)分萬年縣置芷陽縣。七年(624年)廢芷陽縣入萬年縣。總章元年(668年)分長安地置乾封縣,分萬年地置明堂縣。永昌元年(689年)析長安地置永昌縣。長安二年(702年)廢乾封縣入長安縣,廢明堂縣入萬年縣。神龍元年(705年)廢永昌縣。天寶七年(748年)改萬年縣為鹹寧縣,乾元元年(758年)復為萬年縣。

五代皆置長安縣、萬年縣,並屬京兆府。後梁開平元年(907年)撤長安縣,置大安縣,撤萬年縣,置大年縣,皆屬大安府。後唐同光元年(923年)撤大安縣,置長安縣,撤大年縣,置萬年縣。

宋置長安縣、萬年縣。宣和七年(1125年)撤萬年縣,置樊川縣。長安、樊川兩縣都屬永興軍路京兆府京兆郡。

金置長安縣、樊川縣。皇統六年(1146年)廢乾祐縣(唐置安業縣,曾改乾元縣,後復乾祐縣,故城在今鎮安縣北40公里)入樊川縣。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撤樊川縣,置鹹寧縣。泰和四年(1204年)並鹹寧縣入長安縣,後復置鹹寧縣。長、鹹兩縣屬京兆路京兆府。

元代置長安縣、鹹寧縣,均屬奉元路。

明代置長安縣、鹹寧縣,均屬陝西布政使司西安府。

清代置長安縣、鹹寧縣。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分長安縣南部置寧陝廳,分鹹寧縣南部置孝義廳。長、鹹兩縣屬西安府。

中華民國時長安縣存。初屬都督府民政廳轄,1912年7月後屬陝西都督府轄。據上海辭書出版社1979年版《辭海》1914年民國軍政府秦省都督府撤鹹寧縣併入長安縣。後屬關中道。1927年改屬陝西省政府。

1949年解放後,長安縣1953年前屬陝甘寧邊區鹹陽分區,後屬陝西省人民政府,1958年12月後屬西安市人民政府。

2002年6月2日,國務院批准(國函45號):撤銷長安縣,設立西安市長安區,以原長安縣的行政區域為長安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韋曲鎮。

行政區劃

長安區長安區
年4月4日,《西安市長安區人民政府關於細柳鎮等5個鄉鎮撤銷鄉鎮建制設立街道辦事處有關事項的通知》:根據市政府《關於撤銷西安市長安區細柳鎮等5個鄉鎮建制設立相應街道辦事處的批覆》(市政發13號檔案)精神,區政府同意細柳鎮等5個鄉鎮撤銷鄉鎮建制,設立街道辦事處。具體為:撤銷細柳鎮、杜曲鎮、大兆鄉、興隆鄉、黃良鄉5個鄉鎮建制,同時設立細柳街道、杜曲街道、大兆街道、興隆街道、黃良街道。調整後,長安區轄15個街道、2個鎮、8個鄉:韋曲街道、郭杜街道、灤鎮街道、引鎮街道、王寺街道、馬王街道、太乙宮街道、東大街道、子午街道、斗門街道、細柳街道、杜曲街道、大兆街道、興隆街道、黃良街道、王曲鎮、鳴犢鎮、高橋鄉、靈沼鄉、五星鄉、五台鄉、王莽鄉、楊莊鄉、炮里鄉、魏寨鄉。

2008年,撤銷王曲鎮、鳴犢鎮,設立王曲街道、鳴犢街道。區劃調整後,長安區轄17個街道辦事處、8個鄉:韋曲街道、郭杜街道、灤鎮街道、引鎮街道、王寺街道、馬王街道、太乙宮街道、東大街道、子午街道、斗門街道、細柳街道、杜曲街道、大兆街道、興隆街道、黃良街道、王曲街道、鳴犢街道、高橋鄉、靈沼鄉、五星鄉、五台鄉、王莽鄉、楊莊鄉、炮里鄉、魏寨鄉。共有21個居委會、671個行政村。

2010年,長安區轄20個街道辦事處、5個鄉:韋曲街道、郭杜街道、灤鎮街道、引鎮街道、王寺街道、馬王街道、太乙宮街道、東大街道、子午街道、斗門街道、細柳街道、杜曲街道、大兆街道、興隆街道、黃良街道、王曲街道、鳴犢街道、王莽街道、五台街道、高橋街道、靈沼鄉、五星鄉、楊莊鄉、炮里鄉、魏寨鄉。

2011年,撤銷五星鄉、靈沼鄉、楊莊鄉,分別設立五星、靈沼、楊莊3個街道。至此,長安區轄23個街道辦事處、2個鄉:韋曲街道、郭杜街道、灤鎮街道、引鎮街道、王寺街道、馬王街道、太乙宮街道、東大街道、子午街道、斗門街道、細柳街道、杜曲街道、大兆街道、興隆街道、黃良街道、王曲街道、鳴犢街道、王莽街道、五台街道、高橋街道、靈沼街道、五星街道、楊莊街道、炮里鄉、魏寨鄉。

2012年2月29日,長安區魏寨鄉,炮里鄉正式撤銷,設立魏寨街辦,炮里街辦。

街道辦 人口 面積(平方千米) 人口密度
韋曲街道 223840 44.6 5019
郭杜街道 130988 59.7 2194
黃良街道 27883 19.3 1445
興隆街道 45727 36.8 1243
王寺街道 32940 26.8 1229
王曲街道 51477 43.2 1192
斗門街道 57470 50.0 1149
五星街道 28171 25.3 1113
鳴犢街道 34101 34.0 1003
杜曲街道 37437 39.1 957
細柳街道 33108 35.0 946
馬王街道 26944 28.5 945
高橋街道 26386 31.1 848
靈沼街道 21002 26.3 799
大兆街道 31287 43.2 724
太乙宮街道 32976 60.6 544
魏寨街道 11210 20.7 542
子午街道 29824 60.1 496
炮里街道 12336 25.0 493
引鎮街道 33543 103.1 325
王莽街道 30394 96.7 314
東大街道 39554 150.0 264
灤鎮 街道 56975 230.9 247
楊莊街道 16710 117.8 142
五台街道 11002 162.9 68

地理環境

區域位置

西安市長安區位於東經108°38′~109°14′,北緯33°47′ 長安區 本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34°18′。東接 藍田縣,南連 柞水縣、 寧陝縣,西毗 戶縣、 鹹陽市。南北長55公里,東西寬52公里,總面積1580平方公里。

自然氣候

長安屬於 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區,雨量適中,四季分明,氣候溫和,秋短春長。一般以1、4、7、10作為冬、春、夏、秋四季的代表月。冬季比較乾燥寒冷,春季溫暖,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溫和濕潤。年平均氣溫15.5℃,降水約600 m m,濕度69.6%,無霜期216天, 日照1377小時。最冷的1月份平均氣溫-0.9℃,最熱的7月份平均氣溫26.8℃。雨量主要分布在7、8、9三個月。雨熱同期,有利於農作物生長。年平均降雪日為13.8日,初雪日一般在11月下旬,終雪日一般在3月中旬。受地形影響,長安全年多東北風,年平均風速為1.3~2.6米/秒。

地形地貌

長安區地勢為東原、南山、西部川,最低海拔384.7米,最高海拔2886.7米。 地勢南高北低,東高西低,南北最長處55公里,東西最寬處52公里。南為秦嶺山地,北為渭河斷陷谷地沖積平原區(包括台原),西為渭河沖積平原(含秦嶺北麓洪積扇群),東部為黃土台原與川道溝壑。區內最高點為 秦嶺麥秫磊東南(海拔2886.9米),最低點為區境西北角的西江渡(海拔384.7米),高差2500多米。

人口

長安區長安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1969年,淨增人口217581人,年平均增長萬餘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由1949~1959年年平均26‰降到1980~1989年年平均11.59‰,但因人口基數增大,1969~1989年每年仍增加萬餘人。
1949年(原)長安縣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53人,1989年增加到每平方公里520人。1990年,長安縣已達到成年型人口標準。
1949年(原)長安縣戶均5.21人,1989年降到4.19人,一對夫婦和未婚子女組成的家庭數量不斷上升,幾世同堂的擴大型家庭不斷減少。1989年(原)長安縣計畫生育率達到80.4%,人口出生率降到18‰,人口自然增長率降到12.5‰,被評為西安市和陝西省計畫育先進單位。
根據西安市公安局長安分局2010年底戶籍統計年報數據顯示,長安區截至2010年底戶籍人口為980803人,比2009年增加了5234人;年底總戶數為268173戶,比2009年增加了7960戶。2010年全區出生人口14281人,比2009年增加了1961人;年底死亡人口10946人,比2009年增加了6018人。

資源

淡水

長安境內主要河流有 灃河、 滻河,均屬 渭河水系。灃河流域主要河流有灃峪河、高冠河、太平河、 潏河、大峪河、小峪河、太峪河、 滈河、 金沙河等。滻河流域主要河流有滻河、庫峪河及過境河湯峪河、岱峪河、鯨魚溝等。長安區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61682萬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總量為46379萬立方米,地下水資源總量為37453萬立方米,地表水與地下水之間的重複量為22150萬立方米。平均產水摸數為38.96萬立方米/平方公里,地下水可開採量為29100萬立方米。畝均占有水資源量為863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資源量為656立方米。

生物

植物資源:長安境內植物資源豐富。主要喬木樹木有油松、華山松、雪松、椴、樺、泡桐等60多種;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和水稻為主,還有穀子、豆類、薯類等;經濟作物以棉、油菜、蔬菜、瓜果、花卉為主,還有少量的煙、麻等。蔬菜有70多種,很多是歷史傳統名菜,如東大的蓮藕、五星的白菜、韋曲的韭菜、黃良的薹韭、大峪的萵筍等十多個名產。果類主要有蘋果、梨、桃、葡萄、李子和柿子。山貨特產主要有板栗、核桃、花椒、漆木、黑木耳、松香、桂皮等。植物藥材651種,蘊藏總量在1萬噸以上,國家統一管理的藥材有杜仲,國家重點藥材199種。

動物資源:從動物地理的分布來看,長安位於古北界南緣向東洋界過渡地帶,兩個區系的動物種群兼而有之。古北界動物多活在海拔22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帶,東洋界動物多生活在中低山地帶。野生動物中,鳥類有朱䴉、黑鸛、白冠長尾雉、血雉、錦雞、紅腹角雉等50多種,獸類有20多種,列為國家一類保護動物羚牛、二類保護動物青羊、青鹿、林麝等。兩棲類和爬行類有20多種,其中屬國家保護的一、二類動物有15種,有中華大蟾蜍、花背蟾蜍、秦嶺雨蛙、澤蛙、中國林蛙等。境內有省級自然保護區——牛背梁自然保護區,主要用於保護區內羚牛。

礦產

長安地質發育史複雜,構造類型多樣。秦嶺山區大片的火成岩、變質岩等新生代沉積層,為各種金屬、非金屬及能源資源的集聚奠定了基礎。優勢礦產主要有建材類非金屬等。主要金屬礦有鐵、銅、鉛、鉻等。非金屬礦主要有大理岩、矽石、偉晶花崗岩、石墨、石榴石、水晶、磚用粘土、建築用沙等。

地熱

長安 地熱資源豐富,水質好,水量大,地熱面積約207.5平方公里,熱能儲量92713590×1000000千卡,相當於1324.5萬噸標準煤的熱能。境內地熱田主要分布在秦嶺北麓沿山的郭杜、韋曲、杜曲、東大一帶。已開發利用的有東大、子午、韋曲等地的地熱資源,水溫一般在45℃左右,有的高達68.5℃。高溫熱水中氟、矽酸、硫磺、硼酸等具有較高的醫療價值。屬於暖溫帶半濕潤的季風氣候區,極端最高氣溫43.4度(1966年6月19日),極端最低氣溫-17.1度,年平均氣溫13.3度,年均降水量654毫米(山外)。

經濟

長安區長安區
“十一五”期間,長安區生產總值保持了16%以上的增速,連續跨越100億元、200億元兩大台階,提前兩年實現了翻一番。2010年達到271億元,是2005年的2.96倍;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突破了10億元大關,達到13.2億元,是2005年的4.2倍,實現了五年翻兩番;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38.5%,達到297億元,是2005年的4.7倍,實現了五年翻兩番;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9.9%,達到98.6億元,是2005年的2.6倍;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預計達到19788元,同比增長20%;農民人均純收入預計達到6949元,同比增長16.5%,是2005年的1.6倍;積極促進產業最佳化升級,三次產業比例由“十五”末的16.7:46.1:37.2調整到8.2:50.1:41.7,呈現出一產下降、二產發展、三產提升的良好發展態勢。長安區連續三年被評為“西安市經濟發展優秀區(縣)”,躋身“西部最具投資潛力百強區”,躍居“中國全面小康成長型百佳區(縣)”行列。

2013年,全區財政一般性財政預算收入突破30億,稅收占比達到8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0229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2773元。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70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549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98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47.26億元。

第一產業

長安農牧業歷史悠久,新石器時代先民就已從事農耕種植。西周時已栽植水稻,養馬、養牛。但在生產資料私有制桎梏下,加上自然災害的侵襲,農業生產水平一直比較低。1949年(原)長安縣糧食播種畝產平均不到70公斤,生豬年末存欄3.08萬頭,家禽年末存欄11.09萬隻。

解放後,實行了土地改革,把封建地主占有的22萬餘畝耕地分給貧、僱農和部分中農,解放了生產力,農民生產熱情空前高漲,加上黨和政府適時引導農民互助合作,依靠集體力量戰勝困難,發展生產,1956年和1949年相比,生豬年末存欄增加1.49萬頭,糧食總產量增長2.83倍,播種畝產提高1.9倍。“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中嚴重的“浮誇風”“瞎指揮”和“一平二調”的“共產風”等,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三年自然災害更是雪上加霜,造成糧食連年減產。1961年,糧食總產和播種畝產比1956年下降51.06%和38.93%。但由於全縣人民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改革耕作制度和耕作方法,推廣科學種田,加速農業機械化、水利化、化學化、電氣化進程,加強作物和畜禽病蟲害防治,農牧副漁各方面都得到發展。1965年糧食總產、播種畝產分別比1961年增長87.70%和2.50%。“文化大革命”初期,撂下生產打派仗,尤其是搞“政治工分”,糧食總產和播種畝產分別比1965年下降3.75%和14.75%。以後,“抓革命,促生產”,批派性,搞聯合,生產形勢好轉。1976年與1969年相比,糧食總產、播種畝產增長51.50%和62.6%,生豬年末存欄增加20.23萬頭,農業機械總動力增加78.39萬千瓦。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實行了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多種生產責任制,糾正了平均主義,尤其是農副產品的商品化,再次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熱情,農業生產全面興旺。1989年與1978年相比,糧食總產、播種畝產淨增19.34%和38.55%,家禽年末存欄增加50餘萬隻,大中小型拖拉機增加6369台,農業機械總動力增加14.87萬千瓦。

2009年,長安區農林漁牧業總產值可比完成303000萬元,增長6.8%。其中農業產值180892萬元,增長7.9%;林業產值1779萬元,減少4.7%;牧業產值94541萬元,增長4.7%;漁業產值2048元,增長6.9%;農林漁牧服務業產值23740萬元,增長7.8%。2009年,糧食播種面積81364公頃,比上年增加575.2公頃,增長0.7%;2009年糧食總產量415756噸,比上年增加15008噸,增長3.7%;截至2009年,長安區耕地面積46502公頃,灌溉面積27092公頃。

第二產業

長安區長安區
從區內出土文物看,長安地區西周時已使用青銅製品。漢代,冶鐵、絲織、漆器、竹器、制陶、磚瓦等手工業進一步發展,冶鐵已使用淬火術。唐代,絲織業、印染業、釀酒業已相當進步,絲織品遠銷西亞及歐洲。民國時期,長安尚無現代工業,只有造紙、草條編織等30餘行傳統手工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1955年興辦國營工業。1956年完成對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全縣組成公私合營企業4家、鐵木業生產合作社13家、合作小組37家。1958年在“土法上馬、大辦工業”的號召下,盲目興辦一批工廠。1961年關停並轉60餘個不具備生產條件的企業。後,縣辦工業企業,尤其是集體企業逐年發展。1989年屬全民企業26個、集體企業313個。1949年,長安縣工業總產值62萬元,人均1.55萬元。1959年,全縣工業總產值達1724萬元,比1949年增長27.81倍。1978年,長安縣工業總產值16549萬元,占全縣工農業總產值的54.1%。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貫徹黨的改革開放政策,企業內部推行各種形式的經濟責任制,擴大企業自主權,調整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努力適應市場需要。1985年,工業總產值達4485.5萬元,實現利潤349.3萬元。1989年,工業總產值達49924萬元,(原)長安縣人均607.6元,企業總產值和長安縣人均產值比1949年增長805.23倍和392倍。

2009年,長安區實現工業增加值88.12億元,同比增長16.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9家,實現增加值72.31億元,同比增長24.5%;規模以下工業企業1209家,實現增加值15.81億元,同比增長-0.3%。

2009年,長安區實現工業總產值355.83億元,現價增長28.95%;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產值275.94億元,其中高新完成225.82億元,占總產值的81.8%,區屬完成25.51億元,占總產值的9.3%,航天基地完成24.61億元,占總產值的8.9%。

第三產業

解放前,長安商業的渠道是集市交易和私營個體商號攤點。中華民國37年(1948年),(原)長安縣共有商業字號586戶,流動攤販85個,兼營商業者172人,月營業額133.6萬元(金元券)集市交易物資多半為土特產品。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集市貿易活躍,私營個體商業興旺,國營、供銷商業大力發展,(原)長安縣形成多種經濟成分、多種流通渠道、多種經營形式的商業網路,商業流通擴大,商品供應正常。1959年,全縣社會商品零售總額、主要農副產品收購總額、國營商業和供銷合作商業國內純購進總值、國內純銷售總值、年末庫存等與1950年相比,分別增加6.09倍、14.3倍、12.49倍、26.15倍和16.74倍。

1960年初至“文化大革命”期間,集貿市場取締,物資交流大會禁止,商業網點減少,商品的購、銷、存總值增長緩慢。1959~1968年,長安縣主要農副產品收購總額、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國營商業和供銷合作商業國內純購進總值、年末庫存等,年平均增長速度與1950~1958年相比,分別下降15.72個百分點、35.93個百分點、46.9個百分點、35.77個百分點。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集市貿易全面放開,全縣8個鄉鎮分別建起集貿大廳,個體、聯戶、私營、集體、國營、供銷、事企業單位勞動服務公司等一起進入流通領域,各顯神通,激烈競爭,市場繁榮,商品經濟日益活躍。只是由於負擔沉重,體制呆板,國營商業和供銷商業出現利潤下降現象。1989年,全縣社會商品零售額、國營商業和供銷合作商業國內純購進總值、國內純銷售總值、年末庫存等比1978年分別增加2.55倍、2倍、1.78倍、1.52倍。

2009年,長安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1.5億元,同比增長20.7%,按可比價增長21.3%。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商品銷售總額72.02億元,比上年增加13.2億元,同比增長22.4%,占長安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88.3%;餐飲業實現消費品零售額8.01億元,比上年增加1.34億元,同比增長20.1%,占長安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9.83%;其他消費品零售額1.47億元,比上年減少0.54億元,占長安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8%。商業企業規模逐步擴大,截止2009年底,長安區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15個,住宿餐飲企業25個,其中星級飯店3個,客房836間。

社會

教育

【高等院校】

陝西師範大學 (“211”院校) 西北大學 (“211”院校)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211”院校) 西北工業大學 (“211”,“985”院校) 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安通信學院
西北政法大學 延安大學西安創新學院 西安理工大學高科學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邊防學院 西安科技大學高新學院
西安郵電大學 西安外國語大學 三資學院 陝西職業技術學院 西安體育學院
西安財經學院 陝西學前師範學院 陝西電子科技學院 西安翻譯學院 西京學院
西安歐亞學院 西安培華學院 陝西通信技術學院 西安聯合學院

【中學】

長安一中 長安二中 長安四中 長安六中 長安區第八中學
長安區工讀學校 郭杜街道香積寺逸夫中學 灤鎮泉子頭中學 申店國中 韋曲街辦杜陵國中
五星五樓中學 興隆中學 引鎮中心校 長安區第三中學 東大中學
郭杜街道祝村初級中學 灤鎮鴨池口中學 太乙宮街道辦事處初級中學 韋曲街道申店國中 細柳義井國中
楊莊鄉初級中學 子午街道初級中學 長安區第十一中學 杜曲樊村中學 靈沼鄉初級中學
馬王街道辦事處初級中學 王莽鄉韋兆初級中學 魏寨鄉初級中學 細柳中學 引鎮國中
王莽初級中學 長安區第十中學 杜曲中學 灤鎮街道中心校 鳴犢街道初級中學
王莊鄉初級中學 五台鄉初級中學 興國中學 長安區第一民辦中學 郭杜街道辦事處初級中學
灤鎮景民中學 炮里鄉初級中學 韋曲街辦初級中學 五星江村中學 興隆灃惠中學
引鎮留村國中

科研

航天“504”研究所

航天“067”基地

國家西安民用航天基地

三星長安產業園(以“快閃記憶體”產業為主)

中國電子第二十研究所

文化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長安區文化單位和文化設施不斷增加,文化館、人民劇團、文物管理處、新華書店、電影發行放映公司、電影院、圖書館、博物館、影劇院等相繼建立。以社火、鼓樂為主的傳統民間藝術和深受長安民眾喜愛的秦腔為弘揚中國民族文化做出了新貢獻。1980~1989年,長安縣獲省市及全國獎勵的文學作品20餘篇。

1951年長安區成立收音站,1954年改建成廣播站,當時僅有喇叭29隻,復蓋24個自然村。1958年,現長安區內有11個公社建立廣播放大站,至70年代,43個公社全部建起廣播放大站。1971年全部實現載波化。1979年底,現長安區實現有線廣播專線化,入戶喇叭9054支。1989年建成縣(區)調頻台,改有線廣播為微波調頻傳輸。

截至2009年末,長安區廣播人口綜合復蓋率100%,電視綜合人口復蓋率100%。

交通

長安交通便利,公路、鐵路四通八達。從韋曲至西安主城區有多條主幹道,西安城區至長安的公交線路眾多,為市民上下班提供了便利。從韋曲出發至鐘樓公車程約40分鐘。還有多條幹道直通秦嶺山下,為西安及長安人民周末出遊提供了便利,從韋曲出發至秦嶺山下公車程約40分鐘。關中環線從秦嶺腳下通過,連線關中東西。108國道以及福銀高速、西漢高速通過長安境內。西安南火車站位於長安引鎮,乘火車至陝南、四川重慶比較便利。西安捷運二號線和規劃中西安捷運5號線分別通至韋曲和郭杜比亞迪產業園。

主要幹道

長安區長安區
神禾大道:東起培華學院北側,西至子午大道香積寺附近,全長2.7千米,為城市一級幹道,雙線六車道,規劃紅線寬40米,兩側非機動車道、人行道各寬4米,兩側修建寬約1.5米的綠化隔離帶。投資1.15億元,於2010年9月底建成通車,不僅連通了南長安街、子午大道等城市主幹道,而且將常寧新區、郭杜產業園、西安高新開發區連為一體,使該區域交通更方便快捷。

長安大道:是西安市南橫線主要支線,原名終南大道,是長安區“十一五”以來的重點項目,西安市和長安區2012年重點建設項目。起點於長安區南長安街終點王曲街道魚鮑頭村北(常寧新區培華學院轉盤),途徑王曲、黃良、子午三個街道,連線107省道環山旅遊公路,路線全長8.097公里,路基寬度30米,中間隔離帶3米,兩邊綠化帶各10米,路面結構型式為瀝青混凝土,按照平原微丘一級公路標準施工,,為雙向六車道城市主幹道,設計時速100公里/小時,工程總投資2.52億元。

城南大道:南起神禾二路,北至西長安街,全長3443米,寬50米,為城市一級幹道,雙向六車道,其中機動車道寬22米,非機動車道寬4.5米,人行道寬5米,兩側分隔頻寬4.5米。道路設計年限15年,設計時速60公里/小時,總投資1.8億元。於2011年3月開工建設,除潏河橋外,道路工程於當年11月基本建成,共敷設雨污水管道9330米,鋪設瀝青混凝土路面11萬平方米,安裝路燈356盞。

雁引路:雁引路是大雁塔向南連線引鎮,西安南站及向南延伸連線S108環山公路。

旅遊

西安市長安區旅遊項目
遺址 西周 豐鎬 遺址 西周 灃西車馬坑 西周文王 靈台 遺址 秦代 阿房宮
漢代 , 昆明池 杜陵 , 遺址 唐代 , 興教寺 唐代 , 華嚴寺
唐代 , 香積寺 嘉午台 ,山 子午道 , /
景點 翠華山國家級地質, 遺址公園 祥峪森林公園 高冠瀑布 嘉午台 , 風景區
太興山 , 風景區 西安野生動物園 關中民俗院 秦嶺南麓農家旅遊帶
廣新園民族村 九龍潭 , 風景區 大壩溝 , 度假山莊 南夢溪

名人

李密:京兆長安人。隋末瓦崗軍領袖。

韋述:京兆杜陵人。唐代史學家。並著有《高宗實錄》、《御史台記》、《兩京新記》等二百餘卷。

杜如晦:京兆杜陵人。史有“房謀杜斷”之美稱。世稱唐之賢相,貞觀四年病逝。

杜甫:唐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史稱“詩聖”。

韋莊:京兆杜陵人。唐末文學家。寫《秦婦吟》長達1366字,是現存唐代最長的一首七言古詩。但其筆跡傳世少見。

顏師古:京兆萬年人。博覽群書,學識廣博,是著名的訓詁學家。

顏真卿:京兆萬年人。開元進士。曾任監察御史、次史、刑部尚書等職。唐代著名書法家。

劉謙:京兆長安人。宋史學家兼詩人。曾任榮州刺史,後奉詔修撰《五代史》,著有詩集一卷。

薛紹彭:京兆長安人。宋代書法家。今西安市周至縣樓觀台藏有薛紹彭題詩石刻。

馮從吾:西安府長安人。明代著名學者。歷任尚寶卿,副都御史,工部尚書,創立關中書院。著有《元儒考略》、《馮子節要》、《關學編》、《古文集選》等書。

柏景偉:(1830~1891)字子俊,號忍庵,晚號灃西老農。清鹹豐五年(1855)中舉人。著作有《柏灃西先生遺集》六卷和《灃西草堂集》等。

張靈甫:(1903.08~1947.05)原名張鍾麟,字靈甫,國民革命軍高級將領,中將軍銜,參加過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曾任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整編74師師長。1947年5月16日,於解放戰爭之孟良崮戰役中被擊斃,終年44歲。

經濟發展

長安區長安區
近年來,區委、區政府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和西安發展重心南移的機遇,依託緊臨西安文化區和高新產業區的區位優勢及秦嶺北麓豐富的自然資源優勢,主動承擔和分享西安大都市功能,規劃策劃了“新長安戰略”,提出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強區富民、長安西安領先為目標,實施重點區域發展戰略,加快推進城市化進程,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高等教育、旅遊業、都市農業和房地產業,建設具有競爭力的生態文化科教新城的工作思路,全區上下合力打基礎,奮力抓落實,強力求突破,區域經濟生機勃顯,城市面貌日新月異,發展環境不斷最佳化,綜合實力不斷增強,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2005年,全區實現生產總值66.19億元,同比增長16.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2.83億元,同比增長52.4%;財政收入達到3.12億元,可比增長34.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6.3億元,增長17%;農民人均收入3331元,增長7.5%。

西安韋曲航天科技產業開發區充分利用航天科技優勢,以“西部慧谷”為形象品牌,總體規劃面積15.1平方公里,區內基礎設施完善,學校、醫院、科研院所等配套功能健全。目前,航天科技集團第六研究所、西安航天動力試驗技術研究所、陝西綠迪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項目已經入住,陝西天惠電腦生產、西安長遠雷達電子產品生產基地等10個項目正在加緊建設。

西安郭杜教育科技產業開發區北距西安高新區4公里,規劃面積28平方公里,依託西高新長安科技產業園,把推動城鎮化建設與教育科技產業發展相結合,市政道路、給排水、電力、通信、天然氣等配套設施完善,高規格建設了櫻花廣場、郭杜公園、森林公園多個大型廣場;陝西師範大學、西北政法學院、西安郵電學院等高校建成招生,比亞迪、法士特、歐舒特等省市大型重點產業項目在高新“二次創業區”動工建設,新行政中心、國內外企業總部、高校產業集中區的正在全面實施。

城市中心發展板塊以韋曲、郭杜為主要空間,以韋郭路和子午大道景觀為載體,充分利用區位、交通和後發優勢,著力發展高新技術、高等教育、商貿餐飲、金融服務、商務辦公等產業。

秦嶺北麓生態旅遊板塊以沿山旅遊公路為連線,以西安野生動物園、南五台、翠華山等風景遊覽區為依託,充分利用山清水秀的生態資源,著力發展生態旅遊,休閒度假、餐飲娛樂、溫泉洗浴等產業。

東部物流商貿板塊充分利用引鎮火車站的輻射效應,著力發展生態旅遊,大中型石油化工,天然氣、輕工業產品及農產品的倉儲、物流、商貿產業,重點引進建材、印刷、食品工業項目,加快引鎮商貿倉儲物流中心建設,努力形成西安南部的一個物流商貿聚集區。

西部私營經濟板塊充分利用西鹹一體化的機遇,突出發展以加工業、製造業為主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同時,依託無公害蔬菜批發市場,規模化發展無公害蔬菜、花卉種植業,發展高科技生態農業、觀光農業。

城區進行了全方面、高檔次、大規模的改造和擴建,新建了城市道路20多條;建造了時代廣場、長安廣場等10多個城市休閒場所,新增綠化面積8.5萬平方米,供水、排水、供電、供氣、通訊、寬頻、有線電視等基礎設施一次到位。中心城區從26.4平方公里拓展到74平方公里,控制區面積達131平方公里,城市規模擴大了五倍,城市的綜合服務功能明顯提高,現代氣息和文明程度顯著增強。

旅遊情況

南五台

位於長安區子午鎮東8公里,距西安約30公里,這裡盛產藥材,山形拔峭,風景極其秀美。

南五台古稱太乙山,為“終南神秀之區”,我國著名的佛教聖地之一。山上有清涼、文珠、現身、靈應、觀音五峰,因其位於陝西耀縣五台山(藥王山)以南,故名南五台。

翠華山地質公園

歷史名山翠華山,地處秦嶺北麓長安區境內,面積32平方公里,距西安20公里,主峰海拔2064米,是牛背梁國家羚牛自然保護區的緩衝區,也是終南山國家森林公園最具特色的組成部分和一級開發區。一九九三年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名勝風景區,1997年容列"西安旅遊十大景"之一。

景區按總體規劃分為天池山觀賞崩區、甘湫池森林觀光區、翳芳湲休閒度假區三大功能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