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長台關,清朝末期名長樂關,原信陽縣轄鄉。1950年置長台關區,1956年建鄉,1958年改八一公社,1962年改長台關公社,1983年改鄉。位於縣境北部,距縣城24公里。面積78.5平方公里,人口4.1萬。京廣鐵路、107國道穿境。淮河過境。轄長台關街1個居委會和長台關、余寨、馮樓、王廠、馬營、王堂、蘇樓、楊廟、盧崗、新集、趙窪、邱莊、11個村委會。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文化底蘊深厚。名勝古蹟較多,境內“城陽城址”(楚王城遺址)屬國家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亡羊補牢未為遲也”的典故即出自於此,另有太子城、曬金場、跑馬嶺等古文化遺址。自1957年一號楚墓發掘以來,共出土青銅器、木漆器、陶器、蟻鼻錢等各類文物2000餘件,其中出土的13枚編鐘(現存中國歷史博物館)音階準確、音質優美,用它演奏的《東方紅》樂曲1970年隨著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遨遊太空,聲震環宇。2002年發掘的七號墓,出土文物700餘件,其中兩組套裝青銅器“金碧輝煌、一比不銹”,堪稱稀世珍品。時至今日,城陽城址及墓葬群在楚文化研究中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我國現有六座“楚國城”中面積最大、保存最好、最具考古價值的一座古城址。“長台古渡”系信陽八景之一,盛名遠揚。
自然環境
長台關雨熱同季,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土壤肥沃,物產豐富,盛產花生、水稻、小麥、瓜菜等農副產品,尤其是花生個壯、粒飽、含油量高、口味純正、口感好、上市早,深受客戶青睞,市場前景廣闊。有“信北糧倉”之美譽,堪稱“魚米之鄉”。近年來經濟發展迅速,花生年交易額突破6億元,是國家農業部“定點市場”,被譽為“華中最大的花生集散地”。2004年該鄉經濟綜合實力居全市鄉鎮排位28位,躋身“全市30強”。
長台關鄉水利資源豐富,有中二類水庫一座,小型水庫2座,塘、堰、壩1295口,大中型電灌站10座,有效灌溉面積3萬畝。
經濟建設
長台關鄉區位優勢明顯,系信陽市重點規劃建設的64個試點鄉鎮之一,區位優勢明顯。 鄉鎮企業以糧油加工和河沙開採為主。
基礎設施齊全,全鄉現有高中一所,國中一所,國小13所,成人學校1所,被市定為“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示範鄉”。鄉閉路電視台大大豐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移動、聯通發射塔的建成,進一步方便了民眾的信息交流。
歷屆黨委、政府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始終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以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統攬,全面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正確處理改革、發展與穩定的關係。振奮精神,團結拼搏,實現了經濟成長、農民增收、社會進步三大目標。加強和改善了黨的領導,確保了社會政治穩定,三大文明建設取得新成效,實現了全鄉經濟與社會事業的全面進步。
地理位置
長台關鄉位於平橋區中北部,南傍淮河,距信陽市區僅20公里.
文化遺蹟
中國戰國中期的楚國貴族墓葬。在河南省信陽市長台關。1957~1958年發掘。共兩座,為長方形豎穴木槨墓,東面有斜坡墓道。1號墓長14.5米,寬12.3米,槨室中央為主室,置木棺;周圍為放置隨葬品的邊箱。兩墓隨葬品規格大體相同,有青銅禮樂器鼎、壺、編鐘及漆木器案、俎、豆、耳杯等。所出鎮墓獸作蹲踞式,口吐長舌,頭上長鹿角,為楚文化所特有的木雕。還出土竹簡137支,除遣策外,有一部反映儒家思想的書籍,是中國考古發現中時代最早的書籍。
長台關清真寺
建寺於公元1666年,清朝中期,歷經三百多風雨洗滌,清真寺歷房倒屋塌,一九九八年夏季,蓋平房殿房三間,瓦房總計七間。
伊斯蘭教建築群體的型制之一。是穆斯林舉行禮拜、穆斯林舉行宗教功課、舉辦宗教教育和宣教等活動的中心場所。亦稱禮拜寺。系阿拉伯語“麥斯吉德”(即叩拜之處)意譯。《古蘭經》云:“一切清真寺,都是真主的,故你們應當祈禱真主,不要祈禱任何物”。中國唐宋時期稱為“堂”、“禮堂”、“祀堂”、“禮拜堂”,元代以後稱“寺”、“回回堂”“禮拜寺”,明代把伊斯蘭教稱為“清真教”,遂將“禮堂”等改稱“清真寺”,沿用至今。西北地區回、東鄉、保全、撒拉等族穆斯林,至今仍沿襲原稱“麥斯吉德”,或稱“哲馬爾提”(Jama‘at,即寺坊)。
長台關站
站址在河南省信陽縣長台關鎮,郵政編碼464193。建於1903年。離北京西站969公里,離廣州站1325公里,隸屬武漢鐵路局管轄。現為四等站。客運:辦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託運。貨運:辦理整車貨物發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