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海北堤壩、湖水,海東臥龍山景,以及遊人行色盡收眼底。據說這裡上一塊風水寶地,左有青龍(左邊林邊凹地有一眼泉),右有白虎(右望終年白雪皚皚的博格達峰形容清晰可見),山門對山(鐵瓦寺的山門正好對海東臥龍山的三重山頭)。不知是蒼天有意給鐵瓦寺預留了這么一塊寶地,還是鐵瓦寺的締造者們尋山問水、綠野仙蹤,尋覓到這方人間聖地。總之深山古剎結構出人與自然的和諧、寧靜、悠遠,讓今天站在這塊高地上憑唁歷史的我們感慨萬千。鐵瓦寺建造於什麼時候?目前有兩種說法:一種根據元代李志常《長春真人西遊記》中記載。元代初年,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發動了被稱為“上帝之鞭”的西方遠征。西征途中召見龍門山道人、全真派道主邱處機。邱道長應召面覲,帶領十八弟子從山東棲霞縣一路風塵來到天山腳下。南望博格達三峰,突兀倚天,玉冠蓋頂,感慨萬分,作詩一首:
三峰並起插雲寒,四壁橫陳繞澗盤。
雪嶺界天人不到,冰池耀日俗雅觀。
岩深可避刀兵害,水眾能滋稼穡乾。
名鎮北方為第一,無人寫向畫圖春。
歷史
邱處機的光臨是天池道教文化歷史上的里程碑。如果說神話傳說中的西王母駕著漢代賦予的神仙道化的羽翼給天池播下了道教文化的種子,那么邱處機的登臨,鐵瓦寺的興建就是給天池文化插下了一面道教文化的大旗。李志常書中說:邱處機師徒為紀念榮登仙境,在天池岸邊山上修建一寺,寺以鐵瓦蓋頂,因而叫鐵瓦寺。
另一種說法是鐵瓦寺建於清代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因用青磚砌牆,鐵瓦鋪頂,故名鐵瓦寺。
根據阜康地方史志記載,鐵瓦寺在歷史上曾三建三毀。初建於乾隆年間,光緒七年(1881年)重建,光緒九年(1883年)建南北陪殿。光緒十至十五年(1884--1889)補修鐵瓦寺。1923年,楊飛霞在天池時興建了山門、鐘鼓樓,鑄了一口大鐘,修繕了左右陪殿。1933年3月7日馬仲英部下放火焚毀。1934-1937年勉強重建。1946年,國民政府南京監察院院長於右任登天池前,派軍隊整修道路,維吾爾族木工維修了鐵瓦寺,把南北陪殿換上了木地板,屋頂裝上了天花板,將鐵瓦寺裝修一新,作為臨時住所。1950年春天,鐵瓦寺的道士、廟工下山還俗,寺廟荒廢。1958年,寺內大鐘被砸落殘破。1966年7月16日,文革中在“破四舊、立四新”的風潮中,鐵瓦寺大部分木構件被拆去蓋了山下的學校。1975年,鐵瓦寺牆倒屋塌,徹底變成一片廢墟。2002年文物部門進行了考古發掘,為一些廣為人知的史事找到了物實,還將一些鮮為人知、土封塵埋的歷史進行了考證,更加豐富了這座古建築的文化內涵。
鐵瓦寺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長河中,積澱了較為豐富的文化因素。它的建造源自於邱處機奠定了它作為天池道教文化龍頭老大的地位。其次,清代乾隆、光緒年間天池道教達到鼎盛時期,成為新疆道教的中心,馳名全國。鐵瓦寺因清政府將博格達峰作為“永鎮西陲”的象徵列入祀典。博格達山清代稱福壽山,故鐵瓦寺更名為福壽寺。當時規模宏大,建築宏偉,廟堂之上供奉著道教始祖三清教主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隨著鐵瓦寺興建損毀、榮辱興衰,廟堂中既供奉著道家的神仙,也供奉著佛家的佛祖。1946年,于右任遊覽天池時,下榻福壽寺中,看到佛道雜糅,道觀以寺命名的現狀,乘興提筆大書了一個道家的名稱:“靈山道觀”。可惜這個純粹的名字並沒有被沿用,這張靈動、飄逸的字幅,也不知飄零何處?
歷史上專門為鐵瓦寺而作的詩作也不少。清代光緒年間,魏光燾的幕友受慶龍曾作一首《鐵瓦寺》
寺名鐵瓦鐵為環,水喚瑤池霽鈀開。
王木穆王都不見,令人千載費疑猜。
魏光燾的另一位幕友李竺勛作一首《鐵瓦寺鳴鐘》
招提鐵瓦鐵彌堅,道士清修斷俗緣。
為羨魯陽戈返日,敲鐘欲挽夕陽天。
1946年,于右任下榻福壽寺,作書甚多:《三十五年八月十二日,夜宿天池上靈山道院,不寐有作》
飛度天山往復還,今來真是識天顏。
雲中瀑布冰期雪,月下瑤池雨後山。
行遠方知騏驥貴,登高那計鬢毛斑。
夜深惘惘情難已,萬木啼號有病杉。
《天池旁有道士廟,余為題曰靈山寺。住寺中三日,作書甚多》
雨過高峰霧忽開,月明照影一徘徊。
醉余揮灑天山上,似向瑤池洗硯來。
浣溪沙天山詞
我與天山共白頭,白頭相映亦風流,羨它雪水灌田疇。
風雪飄搖成過去,暮雪收盡見芳舟,山河憔悴幾經秋。
關於鐵瓦寺的建造過程,在民間廣為留傳著一段膾炙人口的故事:據說當年建鐵瓦寺時,沒有上天池的車道,而且寺址周邊都是石山,建寺的磚瓦都是現在盤山道腳下的白土山挖窯燒造好後,由羊馱運上山,經數年材料積累才修建的。阜康當地有了坐地秀才,姓李,家業不小,養了幾群羊。每年春、夏、秋季,羊只每天早晨在山下窯口馱幾塊磚瓦,一邊吃草,一邊上山,不知不覺到了山頂,卸下材料再一路啃肯草逐水暮歸。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支無怨無悔、浩浩蕩蕩的運輸大軍,完成了在世界建築史上都堪稱一絕的漫長、執著而浪漫的材料積累過程。2002年鐵瓦寺進行考古發掘時出土了許多磚瓦,磚瓦中央帶有指頭般粗細的孔洞。無疑這些孔洞就是燒造磚瓦時為運輸方便預留的。這些實物的出土充分證明了民間傳說的真實性,更為鐵瓦寺的歷史文化增添了幾許執著的虔誠、浪漫的真實。
1923年,楊飛霞隱居天池時曾為鐵瓦寺募資鑄了口大鐘,後來這口大鐘被稱為“天池一寶”。據記載這口大鐘高約2米,上口直徑1米,下口直徑1.6米,壁厚5厘米,重2噸。鍾首為獸頭,鍾耳有八卦圖形,鐘身上鑄滿凸形正楷體銘文,羅列捐獻者的身份、官位、姓名和捐銀數量。
鑄造者為當時迪化高工巧匠田鳳鳴、劉民、高中嶽、張順鳴及高徒數人。鑄造材料為駱駝和牛轉運上山,就地制模,就地建灶製造。據說鍾鑄好掛起後,廟裡的老道對小道說:你一直朝東走,不要回頭,能走多遠就走多遠。小道士受命後就向東走。從旭日東升走到日落西山,小道士覺得夠遠的了。一回頭,便聽到清晰的鐘聲。小道士回頭的地方正是阜康與吉木薩爾縣的交界處。因而,鐵瓦寺的鐘聲只能傳到這兒。
這個優美的民間故事充分說明鐵瓦寺的大鐘受到人們的青睞,不愧為“天池一寶”。
暮鼓晨鐘,山中歲月,鐵瓦寺的這口大鐘伴著僧侶度過了多少平實清寂的朝朝暮暮。1958年大煉鋼鐵時,它被砸墜破損。文革中它徹底被砸爛,當廢鐵賣了。幸虧殘留了幾塊碎片。在2002年考古發掘中,鑄著“副都、前任、盛”等字樣的鐘片重見天日,佐證了關於這口鐘的存在。
其實,關於鐵瓦寺還有許許多多的一知半解、隻言片語的文化碎片、歷史生活。譬如:鐵瓦寺經卷、道士採藥、製藥、治病救人;道長修煉成果,坐化成仙等等。一個存活了將近800年的建築,它沉沉浮浮、豐富多彩,足夠我們細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