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坤[武術家]

梁坤[武術家]

鐵橋三(1813年-1886年),原名梁坤,廣東南海縣人。年幼時就非常嗜武,到處尋訪名師。後來有機會遇到洪拳巨子、福建莆田少林寺的覺因和尚,對他的武功非常景仰,遂拜其為師,入廣州白雲山能仁寺帶髮修行。在寺中學藝七年,得到覺因的悉心教誨,盡得其師真傳,成為洪拳傳入廣東後的一位代表人物。晚年對武學之道從未感到知足,而是更加精益求精。當他聽說新會的外海鄉茶寇庵寺有名叫做意誠的和尚非常擅使五點梅花棍,不顧年老體邁,親自前往討教,直到把這套棍法都學到手才回到廣州。鐵橋三在武術上博採眾長,聲譽傳遍武林,卻深受鴉片煙癖之害,進入老年之後身體一直很虛弱,最終也是因積弊已久,在73歲時逝世。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梁坤 梁坤

梁坤,有洪拳大師之稱,廣東十虎之十。少時拜少林名手金李鬍子為師,平生好習拳技,遊覽各地,尋師訪友,苦練少林武術,練得橋手如鐵。好與佛家往還,在廣州市彩虹橋廣昌梁布廠任教,技壓各方拳勇,聲名大振。生於遜清嘉慶年間,歷鹹豐同治兩世,卒於光緒十二、三年間。

鐵橋三之死,乃因在海幢寺隨圓光和尚練習 三十六點銅環棍,積勞成疾,鐵橋三因染有阿芙蓉癖者,圓光和尚命其戒菸,鐵橋三從之,決心戒絕,苦練棍法,但因年事已老,體力不勝,染病而卒,享壽七十高齡。 

追求武術

當時,廣州河南(現海珠區)富商蔡贊、富家子伍熙官等相繼聘請憑著這一次偶然的機會,粱坤開始在廣州揚名,很多人都想拜他為師,而眾多富人家庭也都紛紛請他教授子弟。因為他在家排行第三,所以當時人便稱他為“鐵橋三”。到家中教習。鐵橋三利用這個機會,更加加強了自己在武功上的修煉,同時還有意收了一些有天分的徒弟,例如育善堂中醫施雨良及孖指添、區珠以及林福成等人,這些徒弟拜入他門下後,鐵橋三都把鐵線拳法傳授給他們。鐵橋三曾對眾弟子說,鐵線拳是洪拳至寶,弟子們一定要謹記在心,切勿濫傳輕泄於世。他的首徒 林福成後來把鐵線謄傳授給 黃飛鴻,讓這套拳法益發發揚光大。 

人物軼事

梁坤自小酷愛武術,到了十四五歲,已經練得一身好功夫。後來,梁坤拜名聞江南的少林寺覺因和尚為師。他練功刻苦,又能恭敬侍候師父,很受覺因的賞識,把拿手本領都傳給他。經過不斷努力,梁坤的功夫日見高深,他把雙臂伸開,能掛起六條大漢,步行數十步而面不改色。憑著這一次偶然的機會,粱坤開始在廣州揚名,很多人都想拜他為師,而眾多富人家庭也都紛紛請他教授子弟。因為他在家排行第三,所以當時人便稱他為“鐵橋三”。

有一次,他去赴友人的宴會,座上有個叫胡海的教頭,想把梁坤打敗,以顯示自己的本領,還沒散席便請梁坤較量。當下雙方擺開陣勢,梁坤取守勢,只用雙手招架,使胡海無計可施。梁坤看準機會,三一進馬,便破他門戶,再把手一揮,胡海便撲倒在地。胡海還不死心,來一個“黑虎掏心”直取梁坤。誰知梁坤早有了防備,閃身避開鐵爪,一個“龍馬揚蹄”把胡海踢個四腳朝天。眾人哈哈大笑,胡海滿面羞愧,但無可奈何,只好悻悻離去。眾人裡面走出胡海的師弟,假裝上前扶梁坤入座,想出其不意將他掀倒,但梁坤像座鐵塔,紋絲不動。胡海老想報復,他找另一個武功高強的教頭馬南,說梁坤在背後罵馬南是一個肥豬,不堪一擊。馬南暴跳如雷,想去找梁坤算賬,胡海忙上前獻上一計,馬南聽後吩咐依計行事。這天,有個人來找梁坤,說是馬南派他來請梁坤去赴宴的,並呈上馬南親書的請帖。梁坤與來者交談時,覺得那人神色緊張,語無倫次,心知有詐。他跟來人上路,到了江邊,只見一隻小船停在那裡,有個船家模樣的人立在船尾,來人請梁坤快些上船。梁坤上了船,見這條船甚為可疑,便暗發功力,只見船頭慢慢下沉,一會便沒入水平線下了。忽然梁坤聽見耳後有風聲,將身一側,抬起一腳,那人掉下江去,原來是那個送請帖的人。梁坤哈哈大笑,一個鷂子翻身飛上岸,回頭看時,那隻小船已在江中底朝天了。原來,胡、馬二教頭想欺梁坤不識水性,企圖騙他上船,讓他在水中出醜。這時只見二位教頭從江邊大樹走出來,齊向梁坤拱手,表示折服。當下,胡、馬二教頭在附近找了個酒店,設宴向梁坤賠禮道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