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槍

鐵槍

古代作戰,兵器以輕利為上乘,所以有“快馬輕刀”之說。兵器笨重,不僅不利於武藝的發揮,而且無論步戰騎戰,都是一種負擔。這個道理是很好理解的。但是,歷史上確有不少膂力過人、武藝絕倫的武將,專門喜歡使用份量超乎尋常的兵器,這在史書上時有所見,並不完全是小說家的誇大之辭。

簡介

鐵槍

清代兵器。長一丈四,桿長一丈三,桿粗三寸七分,以硬木製成。槍頭為扁棱形,長為七寸,槍頭下系紅纓。桿尾有鐵鐏,長三寸。

槍是刺兵,又是騎戰的主要兵器,為了刺殺便捷,運用自如,古代槍柄主要用竹、木製作,這可以求證於文獻記載,並被考古所得的實物所證實。然而,古代武將確有人不用竹、木作槍柄,而是乾脆使用通體用鐵鍛造而成的“鐵槍”。古代使用鐵槍作戰的武勇之士,常常以“鐵槍”為號,以表示與眾不同。

使用鐵槍的名將

歷史上,最先以鐵槍臨陣的武將出現在何時,現在還不很清楚,唐代名將秦瓊所用的槍就很特別,但不知道是不是鐵槍。史載: 亮銀槍

“秦武衛勇力絕人,其所用槍逾越常制。初從太宗圍王世充於洛陽,馳馬頓之城下而去,城中數十人,共拔之不能動,叔寶復馳馬舉之以還。迄今國家每大陳設,必列於殿庭,以旌異之。”①

這種描寫不免有誇大,但以秦瓊之勇健,用槍不同於一般是可信的,我們推測,他用的很可能就是鐵制槍。史有明載的“鐵槍”英雄,以後梁名將王彥章最早,也最為有名。《舊五代史》卷21《王彥章傳》說,他“常持鐵槍,衝堅陷陣”,當時人把他稱為“王鐵槍”。王彥章驍勇善斗,每戰必勝,然而最後還是敗在槍法似更高一籌的夏魯奇槍下。但,宋以後的話本雜劇里,“王鐵槍”是五代故事裡最重要的人物,“鐵槍”的名號也隨之傳揚天下,後來不斷有人以“鐵槍”作為名號,應該與王彥章的影響有關。五代另一個慣使鐵槍的將軍,是後梁的王敬蕘,《舊五代史》本傳說他:

“敬蕘魁傑沈勇,多力善戰。所用槍矢,皆以純鐵鍛就,槍重三十餘斤,摧鋒突陣,率以此勝。”②

五代以降,宋、金、元之際,使用鐵槍,並以“鐵槍”為渾號者不一而足,這幾乎成了這個時代的風氣。《宋史》卷197《兵志十一》載:

“鹹平三年四月,神騎副司馬使焦偓獻鐵盤槊,重十五斤,令偓試之,馬上往返如飛,令遷本軍使。”

“鐵盤槊”形制不明,以其重量來看,很可能是用鐵絲纏繞槍柄的槍,這樣可以加強槍柄的堅韌度,比一般竹木槍柄要結實得多,又能保持槍柄彈性。直到明清時代,軍中用槍常有這種形式的。如果是純鐵槍,份量應該比十五斤重。這可以算做鐵槍的一種。

史書中,北宋執用鐵槍的將領雖不多見,但當時鐵槍確是軍中兵器之一,國家曾專門製作以供給邊地將士。《宋史》卷197《兵志十一》載:

“仁宗時,天下久不用兵。天聖四年,詔減諸路歲造兵器之半。是歲,詔作坊造鐵槍一萬五千,給秦、渭、環、慶、延州鎮戍軍。”

這是一條需要稍做分析的材料。宋代諸州都有監造兵器的機構,每年所造兵器數量很大,這在宋修方誌如《景定建康志》卷39《武衛志》里都有記載。因為兵器易於損壞,所以各地添造兵器的數量往往很大,動輒以數萬計。朝廷給秦、渭等五州特意製造鐵槍一萬五千條,一是說明軍中使用鐵槍者不乏其人,但畢竟不是每一個將士都能用得了的,所以平均每州三千條,這個數字不能算多。其二,秦、渭五州與西夏毗鄰,是北宋戰爭最多的地區。西夏雖然是“黑子彈丸”一樣的小國,但民族強悍,武備嚴整,北宋屢屢戰敗。北宋專為五州製造鐵槍,顯然有提倡尚武精神,獎進驍勇敢戰之士的寓意。

宋、金間用鐵槍的武將時有所見,我們舉幾個例子。

《三朝北盟會編》卷249載,與耿京、帝棄疾一起揭起抗金義旗的有一位叫“李鐵槍”,是一個忠義之士,但他的名字已經無從考知。李鐵槍事跡亦見《金史》卷87《仆散忠義傳》,被稱之為“火山賊”,曾被女真名將仆散忠義擊敗。

還有一位大名鼎鼎的“李鐵槍”,就是金末縱橫山東的“紅襖軍”首領李全。周密《齊東野語》卷9《李全》條載:

“嘗就河洗刷牛馬,於游土中蹴得鐵槍桿,長七八尺,於是就上打成槍頭,重可四五十斤。日習擊刺,技日以精,為眾推服,因呼為‘李鐵槍’。”

李全是王彥章以後最有名的鐵槍將,《大金國志》卷25說他“身長八尺,手執鐵槍。”《宋史》卷475本傳也說他“能運鐵槍,時號‘李鐵槍’。”李全的夫人姓楊,號李姑姑,也以槍法馳名,曾自稱“二十年梨花槍天下無敵”。明清以來的流傳甚廣的梨花槍(即六合槍)就託名於她。

金朝用鐵槍的似較宋朝為多,特別是金末抗擊蒙古的戰爭中,北方出現過好幾個以鐵槍為號的武將。

有楊鐵槍,見《元史.王珍傳》:“金末喪亂,所在盜起,南樂人楊鐵槍,聚眾保鄉里。太祖遣兵攻破河朔,鐵槍以兵應之。”

有張鐵槍,是金的驍將,被蒙古勇將吾也而俘虜,抗節不屈而死。事見《元史.木華黎傳》和《吾也而傳》。又據《元史.史天倪傳附史樞傳》,這位“張鐵槍”名叫張資祿,是金國鄜州名將。

金末還有“葛鐵槍”,是金朝名將武仙的部下,以驍勇聞名,後被史天澤擒獲。事載《元史》卷155《史天澤傳》及卷120《肖乃台傳》。

蒙古軍將領用鐵槍者以隋世昌最有名。《元史》卷166《隋世昌傳》載:

“隋世昌,其先登州棲霞人。……善騎射,身長八尺,鍛渾鐵為槍,重四十斤,能左右擊刺。”

隋世昌的父親原本也是金朝軍官,後降順元太宗。渾鐵即未經鍛鍊的鑄鐵,以鑄鐵為槍,槍體笨重無彈性,又重達四十斤,足見其人必是非常健壯多力的人。說隋世昌“能左右擊刺”,說明他的鐵槍不止用於直剌,還可以左右橫“擊”。一個“擊”字,對我們了解鐵槍的實用功效大有幫助。清初遺民學者陸桴亭為武術家石敬岩寫的傳紀中說到,石敬岩曾說馬上槍“以渾鐵為貴”,③而明代幾家最主要的武藝圖書中,都說當時的槍柄主要是用“稠木”製成的。④

元末武將用鐵槍者,有楊維楨曾兩次題詠的李鐵槍。其《李鐵槍歌》云:

“古鐵槍,五代烈,今鐵槍,萬人傑。紅蠻昨夜斬關來,防關老將泣如孩。鐵槍手持丈二材,鐵馬突出擒紅魁。磔紅頭,鑿紅骨。誓紅不同生,滅紅倒紅窟。君不見錢塘城中十萬家,十萬甲兵赭如血,一夜南風吹作雪。”

另據楊維楨的詩序,這位李鐵槍是元朝的萬戶,至正十二年(1352)曾大破紅巾軍於杭州城外,同年九月作戰受傷。他的姓名事跡待考。

有趣的是,由紅巾軍的戰士起家的明太祖朱元璋也用過鐵槍,這可以證明元末使用鐵槍之廣。錢謙益《投筆集.後秋興二》之七云:“十載傾心一旅功,御槍原廟夢魂中。”原注云:“南門舊存高皇帝手御鐵槍。”朱元璋用過鐵槍,我以是可信的。朱元璋從軍後以作戰勇敢而屢獲提升,這是大家熟悉的史實。他當了大明皇帝後,非常注意軍官的武藝素質,尤其注重槍法水平,亦見槍是當時軍中最重要的兵器。洪武四年三月,他曾經下令給中書省,要求凡百戶無軍功而積勞升職者,一律要通過比試武藝來確定是否升職。“比試之法,每二人為偶,持槍角勝負,勝者始得升擢。”這次大比試由都督王銘主持,王銘最善槍法,他親自參加比試,“百戶諸善用槍者,率莫能與銘抗。”

清代武將用鐵槍的應該還有,但見於史載的很少。比較著名的一例是清嘉慶年間的“張鐵槍”──張永祥。清吳振棫《養吉齋余錄》卷9《張永祥傳》載:

“張永祥,淮寧人,槍法精絕,人呼為張鐵槍。嘉慶丁巳二月,白蓮賊齊王氏,即所謂齊二寡婦者,自楚掠豫,將南趨襄城。永祥以鄉兵三百敗之廬氏。當事給永祥把總銜,意不屑也。後十年,阮相國元撫河南,召祥給役麾下。撫浙時,復攜與俱,使教溫寧營槍法。……聞永祥甚馴謹,而臨事慷慨,無所撓阻,有古烈丈夫風。乃混跡縐鈴,不能以功名顯。惜哉。”

張永祥在當時頗有名聲,嘉慶間楊鑄(子堅)也曾寫過一首《張鐵槍歌》,記張永祥隨阮元(芸台)緝捕海盜等事,後又在揚州知府屠倬幕中掌書記,可見張確實是一位難得的文武兼長人材。詩載《自春堂詩集》卷七。

鐵槍應主要是馬上兵器,以它自身的重量,藉助於馬的賓士,可以發揮突剌之效,必要時還可以左右橫擊。如步戰用鐵槍,總不及竹木為柄者輕利便捷,所以明清軍中用槍主要還以稠木為柄桿的第一等材料,南方的攢竹只可做短柄,不可做槍柄,因為長則腰軟。總之,執用鐵槍的前提是必需有過人的膂力,不然便是吃力不討好。有些人為表現其健壯,專門使用重量超常的兵刃,這其實有悖於常理,不足為法。

鐵槍很可能還被用作儀仗兵器,至少民國年間就用過一回。

民國十一年,北洋直系軍閥曹錕在保定駐軍,他積極練兵,擴大力量,準備隨時進入北京攫取更大的權力。當時,他創建了兩個特殊兵種,一個叫“苗刀營”,全營配備雙手執用長柄日本式長刀,改稱苗刀,由靜海人劉玉春任教習。另外一個叫“鐵桿矛營”,一律配備俄國式鐵矛,請了白俄教官訓練。所謂“鐵桿矛”其實就是鐵槍,據說原本是俄國哥薩克近衛騎兵的儀仗隊裝備,騎兵列隊而行,矛插在馬蹬旁,士兵一律用右手握著矛桿,威風凜凜。不久,遭錕在吳佩孚擁戴下進入北京,進城時為炫耀武力,舉行了盛大的入城儀式。苗刀營肩扛長刀,列隊步行;鐵桿矛營是騎兵,走在苗刀營後邊。兩隊人馬,不古不今,不土不洋,煞是好看。這大概是槍又迴光返照了一回吧!

注釋

①:唐劉餗《隋唐嘉話》上

②:《舊五代史》卷20《王敬蕘傳》。

③:見《陸桴亭詩文集》卷6

④:戚繼光《紀效新書》卷10《長兵短用說篇》:“槍桿,稠木第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