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政府管理

鎮政府管理

《鎮政府管理》是1998-8-1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全在 / 賀晨

內容介紹

《鎮政府管理》是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八.五”規劃重點項目——《中國地方行政體制研究》的成果之一,也是《中國地方政府管理叢書》的一種,該書是作者在赴江西南城縣建昌鎮實地

調查的基礎上,依據叢書統一的寫作大綱,運用一些現代政治學方法撰寫而成的。作者的寫作分工是:第一、三、五、七章由張全在撰寫;第二、四、六章由賀晨撰寫。全書最後由謝慶奎教授

統一修改定稿,南城縣委書記張建國同志為本書作序。本書的調查、寫作、修改、審校和出版得到了許多人的熱情幫助和大力支持,作者在此深表謝忱。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兩位作者的研究生導師謝慶奎教授從始至終一直給予作者殷切的關懷和指導,使得作者有充分的信心和學力完成該書。吳俊生同志詳盡、周到地安排了此次調查的日程,並與作者親赴建昌鎮調查,參加了多次訪談及大量的資料整理工作,耗費了許多寶貴的時間和精力。全書完稿後吳俊生同志在百忙之中幫助校閱了書稿,並作了一些修改,尤其值得銘記。香港城市理工學院梁君國先生等人認真閱讀了書稿,並提出了中肯的修改意見,使得本書更為簡練。

最後,該書調查的順利進行有賴於南城縣建昌鎮黨委、政府的積極協助和支持,特別是鎮黨委書記曹成敏等同志儘量為作者的調查能夠提供方便,保證了調查比較圓滿地結束。

《鎮政府管理》一書是作者首次運用實證方法研究地方政府,全部使用第一手資料,從歷史和現實環境、機構與職能、決策過程與執行機制及改革與發展等方面詳細分析了鎮政府管理的具體運行過程,在鎮政府的機構設定與職能配置、管理方式、決策程式、黨政關係等方面得出了一些結論。

鎮政府是國家政權的基層組織,是一定地域內人口、經濟、文化和建設的中心,肩負著黨和國家政策的貫徹和城鎮經濟發展的重任。鎮政府管理政策性強,涉及面廣,任務繁重,內外聯繫複雜,同民眾關係密切。特別是在改革開放、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項偉大事業的進程中,強化鎮政府管理,提高鎮政府管理水平,把鎮政府建設成為密切聯繫民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有效地領導和管理本行政區域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各項事務的有活力、有權威、高效能的一級政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作者編著的《鎮政府管理》一書,以建昌鎮為基點,立足今天,追溯歷史,著眼未來,以翔實的資料、精闢的論述,對建昌鎮的行政管理體制、行政管理過程、行政管理行為以及行政管理的效應等方面,作了比較全面的探討,為鎮政府管理的研究提供了理論框架、研究方法和可靠資料,同時對當前轉變政府職能,特別是鎮一級政府轉變職能,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依據。縱觀全書,作者收集的資料比較充分,分析比較確切,完全符合建昌鎮的實際,對探索鎮政府管理的經驗,有很大的啟發。

建昌鎮所在的南城縣位於贛東中部,居時江下游,總面積1697.9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86195畝,水域面積165600畝,主要礦產資源有鐵、硫鐵、金、銅、石灰石、瑩石、煤、稀土、鈾等。全縣轄7個鎮10個鄉、62776戶、270217人。南城建縣於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已有2197年的歷史。在1949年以前,南城人民深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壓迫,戰亂頻仍,災連禍接,民不聊生,流離失所,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解放後,南城經濟得到較大發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和提高,特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實行了改革

開放的政策,經濟得到飛速發展,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1994年,全縣國民生產總值達5.43億元,提前6年實現了翻兩番的目標;全縣工農業總產值達11億元,比1978年增長1.36倍;糧食

產量達1.9億公斤,比1949年增長6.8倍;工業總產值達3億元,比1978年增長12.1倍。文化教育事業發展迅速,城鎮建設成效顯著,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南城縣通訊發達,交通四通八達。

206、316國道貫通全境,北達南昌、鷹潭,南抵廣東,東至福建,西可往吉安入湖南,地方公路實現網路化。境內礦產資源豐富,名勝古蹟遍布全縣,有著十分可觀的發展前景。

作為贛東名鎮——建昌鎮,位於南城縣中部,面積約5.53平方公里,轄10個街道居委會,2個郊區行政村,全鎮10937戶,41335人,耕地面積1039畝。它是縣委、縣政府的駐地,因而是

全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建昌鎮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城,自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將縣治遷至今址,已歷時1700多年,歷史上稱其地“位踞八閩之咽喉,邑控百粵之襟帶”,歷代為軍、路、府及行政區署駐地。1938年城區分稱長治鎮、久安鎮(河西)、自強鎮(河東)。1949年前夕稱一區時南鎮,1954年稱城關鎮,1958年改稱城關公社,1980年復稱城關鎮,1983年改稱建昌鎮。1949年以後,建昌鎮的行政管理機構,經歷一個不完善到比較完善,再到基本完善的過程。這對於鞏固國家政權和加速社會主義建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隨著工作重點的轉變和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在鎮政府管理機構改革上,改變以往黨政不分、機構重疊、關係不順等弊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轉變職能,精簡機構,完善行政體系,理順政企關係,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人事制度,鎮政府管理機構改革有了新的突破,逐步成為一個精幹、高效、務實的管理機構,為促進經濟和各項事業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從1978年至1994年的16年間,建昌鎮經濟得到飛速發展,鎮辦工業企業已發展到20家,個體私營企業達25家,個體工商戶達857戶,全鎮工農業總產值達15628萬元,財政收入達235.9萬元。城鎮建設日新月異,新修建的盱江大道、建昌大道縱貫全鎮南北,鎮內原有的東、南、西、北四條老街和66條小街小巷,全部鋪設了水泥路面,城內的三個街口,豎起了高架燈,建成兩個大型農貿市場,新建的能源大樓、郵電大樓、服務大樓、建行大廈、物資大樓、電影院等拔地而起,姿態各異,爭相媲美。郵電電信事業發展迅速,開通6000門程控全自動電話,可直撥全國和世界各地。教育事業蓬勃發展,現有地屬衛校、師範、經貿學校各一所,有中學3所,完全國小5所,學生8480多人,為國家培養了大量的人才。各種文化設施齊全,新建了電影院、圖書館、博物館、工人文化宮、體育場等,有電視差轉台2座,可以同時轉播中央電視台和全國10多個省、市、自治區電視台的節目。醫藥衛生事業持續發展,醫療設施齊全。建昌鎮名勝古蹟頗多,鎮西5公里處的麻姑山,是全省重點風景名勝之一。建昌鎮已發展成為贛東地區一座新興的名鎮。

政府管理是一門新興的科學。研究和探討鎮政府管理活動的一般規律,對於認識和創建政府管理的基本行為模式是十分必要的。《鎮政府管理》通過對建昌鎮歷史沿革、政府機構、政府職能、政府決策和執行等方面的探討,體現了思想性、科學性和資料性的統一,有著十分突出的代表性、實踐性和針對性。建昌鎮作為贛東的一座重鎮,集農、工、貿為一體,具有中國城鎮的一般特點,因此,對其他城鎮的管理有一定的借鑑作用。我先後擔任過幾個縣的領導工作,現又在南城縣主政,深感鎮政府管理的重要性。作者以科學的、實事求是的態度,把建昌鎮政府管理實踐,總結提高到理論的高度,編寫出《鎮政府管理》一書,並同讀者見面,必將對經濟建設和各項事業的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作者以我在南城縣擔任領導工作之故,囑余作序,於是欣然命筆,略書數語,引以為序,不妥之處,望讀者匡正。

作品目錄

目 錄
總 序
前 言
第一章 歷史沿革
第一節 名稱、建制、區劃
第二節 政府機構的設定
第三節 政治 經濟和社會文化發展狀況
第二章 現實環境
第一節 自然環境
第二節 經濟環境
一 概況
二 第一產業及農業經濟發展
三 第二產業及鄉鎮工業
四 第三產業發展狀況
第三節 政治、社會 文化環境
一 政治環境
二 社會 文化環境
第三章 鎮政府的法律地位和管理許可權
第一節 鎮建制的歷史演變
第二節 鎮政府的法律地位和權力來源
一 革命根據地時期的市建制
二 鎮政府的法律地位和權力來源
第三節 鎮政府的管理許可權
一 行政事務管理
二 經濟 民政 社會治安 城鎮建設 人口和教育
科學文化管理
第四節 鎮政府的作用
一 鎮與鄉的區別
二 鎮政府的作用
三 鎮政府作用的制約因素
第四章 鎮政府機構與職能
第一節 機構沿革
一 建國初期的政府機構(1949―1958年)
二 人民公社時期的政府機構(1958―1982年)
三 政社分開後的政府機構(1983年至今)
第二節 鎮長與鎮長辦公會議
一 鎮長
二 鎮長辦公會議
第三節 機構與職能
一 機構設定
二 建昌鎮政府機構的職能配置
三 派駐建昌鎮政府的機構和職能配置
第四節 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
一 鎮政府機構改革的歷史回顧
二 鎮政府機構設定現狀評價
三 改革政府機構轉變政府職能
第五章 鎮政府的決策過程
第一節 鎮政府的決策環境
一 鎮政府決策的內部環境
二 鎮政府決策的外部環境
第二節 鎮政府的決策內容
一 決策的內容
二 決策內容的性質
三 決策內容的來源
第三節 鎮政府的決策程式
一 一般決策程式分析
二 具體決策程式
第四節 小結
附錄:建昌鎮政府1990年的決策內容
第六章 鎮政府執行機制
第一節 政策執行
一 政策執行的組織環境
二 執行程式
三 執行機構
第二節 信息反饋與政策修正
一 行政信息的傳遞與反饋
二 政策修正
第三節 執行監督
一 監督體系
二 監督的內容和方式
三 監督的過程
四 執行監督的作用
第七章 鎮政府的改革與發展
第一節 鎮政府環境的變化
一 政治環境
二 經濟環境
三 社會環境
四 文化環境
第二節 鎮政府的改革與發展戰略
一 改革與發展的目標
二 改革與發展的主要方面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