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金銅舟

錯金銅舟

中國古代青銅器

注音

錯金銅舟錯金銅舟

錯金銅舟 cuò jīn tóng zhōu

基本信息

高8厘米、口長17.1厘米、寬12.3厘米
此銅舟器身飾錯金夔紋,頸與圈足飾錯金斜角雲紋,製作精巧,造型優美。長治在戰國時稱“上黨”,為韓、趙、魏三國交錯地區,韓曾在此建立“別都”,可見其政治、軍事地位的重要。分水嶺墓地在長治北郊,墓地形制闊大,出土器物非常精美,當是韓統治者重要人物的墓葬。

關鍵字

 夔紋青銅器上的裝飾紋樣之一。圖案表現傳說中的一種近似龍的動物——夔,多為一角一足,口張開,尾上卷。自宋代以來的著錄中,在青銅器上,凡是表現一足的類似爬蟲的物像,都稱之為夔或夔龍,這與古籍“夔一足”的記載有關。《說文•部》:“夔,神也,如龍一足。”有的夔紋已發展為幾何圖形化的裝飾,變化很大。常見的有身作兩岐,或身作對角線,兩端各有一夔首。盛行於商和西周前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