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幣的含義
錯幣又叫殘次幣,是指在印鈔造幣環節出現錯誤,紙幣一般會有福耳、多邊、折白、漏印、水印或圖案嚴重偏移、套色移位、加長幣、印刷時被其他紙張覆蓋等等,硬幣一般會有背逆、弱打、透打、胚餅的情況,值得注意的是,錯幣並不是假幣,錯幣也可以在市場流通使用。但人們也可以到銀行換回無印刷錯誤的人民幣。
產生的原因
由於現代工業機械化,因此在人民幣的印刷過程難免產生印刷錯誤。雖經人工或機器的第二次檢查排除,但是在成千萬上億的紙幣或者硬幣中發現那么幾個幾十個的錯幣實屬難之又難,從而這些有印刷小錯誤的人民幣就隨著大軍一起流入市場。
錯幣的價值
如果是真幣真錯的話,價格在幾百元幾千元到上萬元不等,品相就是錢幣的生命,要保護好品相,如果品相差了,價格也上不去。另外一些所謂的“拍賣公司”打著“價值幾百萬”的幌子進行詐欺,大家應該提高警惕,不要上當受騙。目前第一套人民幣、第二套人民幣(不過除了無號紙分幣外其他未見過)、第三套人民幣、第四套人民幣、第五套人民幣、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周年紀念鈔、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庫券、外國紙鈔均發現有錯幣(殘次幣)存在。
鑑定方法
閩南網資料:社會上經常發現一些“錯版幣”,如文字倒置、圖案倒置、圖案左右顛倒等,據說是印鈔廠由於印刷錯誤造成的廢品,由於數量稀少,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首先這樣的貨幣是不存在的。因為印鈔廠印製鈔票時使用的印版、製造硬幣使用的鋼模等,是一個整體,在印製過程中,不可能出現局部倒置或顛倒的問題。到2015年為止發現的所謂“錯版貨幣”,不僅有人民幣紙幣,還有硬幣,包括紀念幣,還發現有外幣。但無論什麼幣種,都是在原有貨幣的基礎上,經過人工製作的。對所謂“錯版貨幣”如果認真的觀察或藉助放大儀器觀察,就會發現刀切、貼上、修刮的痕跡。從目前破獲的案件看,社會上確實有一些利慾薰心之人,為牟取暴利,專門製作、兜售所謂“錯版貨幣”,希望廣大民眾引起警惕。
民眾遇到“錯版貨幣”要“一不相信,二不上當,三要抵制”。“錯版貨幣”是不存在的。因此,也就更談不上所謂的收藏價值。
中金網資料:一、有些品種發行後會出現文字類錯誤,或多橫或少豎,或筆體不清,或與LOGO相異,或英文字母錯誤。嚴格上說,此點可歸為第二點(與現實內容不符),但由於這類錯誤出現機率不大,只是單獨提出來說明下。
二、當國家規定了某一品種的標準,並有標準品(例如現行人民幣),發行後發現有個別異類,或漏印或折白、或多了一截兒(俗稱福耳)等等,可稱為錯幣。事實上,這種錯幣出現的機率極低,當收藏者發現這種錯幣時,一定要保持清醒頭腦,首先辨別真偽。最好的辦法是向信得過的行家或者銀行鑑定。
銀行對待態度
下面是中國人民銀行在2005年12月30日答記者問中,針對有關“錯版幣”的問題所作的詳細解答。
針對近期社會上出現的所謂“錯版貨幣”問題,中國人民銀行有關部門負責人就“錯版貨幣”的真偽、危害和對策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社會上經常發現一些“錯版幣”,如文字倒置、圖案倒置、圖案左右顛倒等,據說是印鈔廠由於印刷錯誤造成的廢品,由於數量稀少,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請問,所謂“錯版貨幣”是否真地存在?
答:首先肯定地說,所謂“錯版貨幣”是不存在的。因為印鈔廠印製鈔票時使用的印版、製造硬幣使用的鋼模等,是一個整體,在印製過程中,不可能出現局部倒置或顛倒的問題。因此,也就更談不上所謂的收藏價值。
問:那么“錯版貨幣”是如何形成的呢?
答:目前發現的所謂“錯版貨幣”,不僅有人民幣紙幣,還有硬幣,包括紀念幣,還發現有外幣。但無論什麼幣種,都是在原有貨幣的基礎上,經過人工製作的。對所謂“錯版貨幣”如果認真地觀察或藉助放大儀器觀察,就會發現刀切、貼上、修刮的痕跡。從目前破獲的案件看,社會上確實有一些利慾薰心之人,為牟取暴利,專門製作、兜售所謂“錯版貨幣”,希望廣大民眾引起警惕。
問:這種“錯版貨幣”的社會危害是什麼?
答:這種“錯版貨幣” 社會危害很大。它不但敗壞了人民幣和其他貨幣的形象和信譽,擾亂貨幣市場,而且一旦詐欺得逞,將造成人民民眾財產損失,應該堅決打擊。
問:人為製作“錯版貨幣”觸犯了那些法律、法規?
答:人為製作“錯版人民幣”屬於“故意毀損人民幣”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第43條規定:“故意毀損人民幣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並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利用“錯版貨幣”進行詐欺的,有關執法部門將依法制裁。
問:民眾遇到“錯版貨幣”該如何處理?
答:三句話,叫做“一不相信,二不上當,三要抵制”。自已不相信,並規勸其他民眾不要上當,並有義務向公安機關舉報,避免造成更大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