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簡介
據傳,錫水村北山坡上舊時開採錫礦,礦窿至今仍在,採礦處有條大坑,坑水流經村中,故名錫水村。人民公社體制時設錫水大隊,1989年設錫水管理區,1999年改設錫水村委會。
錫水村有耕地1114為地,農產水稻為主,兼種花生、黃豆,種植冬瓜連片150畝,質好價優,村民增收。2005年末,錫水村人平年收入3791元。
錫水村西北部吳姓人建有洋樓一幢,取名望道居,為中西合璧建築風格,該處民眾稱洋樓下。
錫水村內有國小一間,赤嶺附近建有多功能文化廣場1個。錫水村吳康,民國時期獲法國巴黎大學文學博士,是平遠縣在外國取得博士學位第一人,曾任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台灣大學文學院院長。
信息通道
【馬頭山】位於村的西北部,與洋背村臨界,該山形如馬頭而故名,12戶52人,七、八十年代由本村洋樓下,圍上等多戶逐步物遷至此的新居住點,住吳、林、曾三姓以農業為主。
【曾板山】實名為曾萬山,清康熙年間,曾姓十五世主曾萬山贛南搬遷至此定居,後以人名為地名為“曾萬山”,東仁公路經這裡,今傳至26代,居住18戶75人,以農業為主。
【洋樓下】位村西北部,2戶12人,以農為主,吳姓,民國年間,本村吳姓華僑吳漢重建造三層樓房。取名為“望道居”因與當地大部份的平房相比,堪稱“鶴立雞群”因此屋名為地名。
【赤嶺】位於村的西部,周圍皆是黃坭崗,既貧瘠又乾旱通稱赤岌崗,舊時仁居—新鋪的大路由此經過,後由淦上丘氏人在這裡建了店鋪,逐步形成一小街,命名為赤嶺街,以農業為主,兼種果,經營小生意,共28戶120人,居住吳、曾、丘、沈、林五姓,吳性是1469年來定居的已傳至30代了,其餘均為民國期間和解放以後遷來的。
【鑒上】位於村西部,明朝年間有范、王、容三姓人聚扣,故原名為“范上”,丘姓從上舉遷來後,原三姓逐步外遷,現為純丘姓聚居,有40戶190人,已傳至25代,以農業為主,水源充足,旱澇保收,鑒上是原范上諧間演變而來的。
【牛角塘】位於村西南部,地名來歷不詳,住林、李姓,均為1966年建冷水坑水庫時從靈水村遷來的移民戶,共有25戶108人,以農業為主。
【爐豐角】村人都諧音叫“籠糠角”。相傳舊時這裡曾建煉鐵爐而故名,位於村的南端,為林姓聚居,是明嘉靖四十年從福建上杭遷來,至令已傳至二十五、六代,共58戶301人,以農業為主。
【河唇】位於村的南端,靈水河與洋背河的匯集處而故名,純為李姓、故別名李屋,清代遷來,今傳至12代,現居30戶125人,均以農業為主。
【河背】村東的靈水河背,此名原是民國期間村裡的曾伯群建造房於此,故村人取名為河背現聚居6戶24人,以農業為主。
【農會上】原名為中心李屋,解放前,村里地主吳運喜建房於此,土改時沒收作為農會址,至今稱該地為“農會上”,這裡居住曾、吳、李三姓,共20戶80人,均以農業為主。建造精美的石桅桿一條,是清代縣府表彰本村李××慷慨捐資修仁居河堤而豎的。
【壩底里】村的南端而故名,吳姓居住點,共住8戶35人,以農業為主。
【中心屋】又稱下曾屋,因地處村的中心而故名,曾姓聚居,有29戶130多人,耕地70多畝,以農業為主。
【曾屋】又名上曾屋,是曾姓於清康熙年間到此定居,至今已傳至26代,共有52戶270人,以農業為主。
【吳屋】地處村委會周圍,公元1469年開居,至今已傳至30代,有85戶430人,土質肥沃,均以農業為主。
【大神下】這裡有一神壇,為本村村民農曆十月初十日祭祀所在,至今仍為本村的傳統節日,這裡原無人居住,1966年建冷水坑水庫時,從靈水村遷來林李兩姓的移居戶,共有23戶108人,以農業為主。
【圍上】地形如圍龍而得名,位於村西北部,皆為吳姓,現住15戶63人,以農業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