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城簡介
錫提亞迷城(錫提亞古城)遺址位於新疆喀什地區葉城縣城東11千米的洛克鄉人民政府駐地西北1千米的錫提亞溝附近的長1千米、寬1.5-2千米的地勢略為隆起地帶,徒步遊覽古城需1小時30分左右。
“錫提亞”譯成漢語是“不滅的懸崖”,據《魅力葉城》叢書介紹,始建於11世紀末,有人認為是喀喇汗王朝時期的可汗城,1218年在成吉思汗西征時被毀。
迷城發現
1929年7月14日,著名的考古學家黃文弼來此考察時,“街市遺址、尚可辨識,死人骨骸遍地橫陳”,“時見火藥,木炭遺渣”,“旁有一塔,為現鄂人李君修建以埋葬枯骨者”,他還在此收集到喀喇汗王朝鑄造的有阿拉伯文字的無孔青銅錢幣“提英”和北宋制錢“鹹平通寶”(998-1003年)、“天禧通寶”(1017-1021年)、“元豐通寶”(1102-1106年)、“元符通寶”以及“崇寧通寶”。
黃文弼“疑此城在11世界末為喀喇汗王朝時所建立,城中阿拉伯文無孔錢即當時所遺”,並因而“知此地在北宋時頗為興盛”。進而據《文正西遊錄》“大軍發于闐至可汗城,屠其城,使人詔諭鴉爾堪城王來降,至是隸版圖,以封諸王阿魯忽”的記載和“于闐西距葉爾羌之間的葉城為最大最富,而舊城遺址以此規模最大“的推斷“疑此城為成吉思汗1218年西征屈曲律由於闐進兵時所屠之可汗城”。目前只能推測錫提亞古城遺址為唐宋時期,確切的年代所屬有待考證,所以現在稱為迷城。
1956年,時任縣委書記的薛義峰、翻譯張慶才來可汗城遺址考察,收集到一把短劍、一個石質水勺等文物,但均未能得以保存。1958年,“大躍進”中大部分古城遺址被開墾,建為公社園藝場,僅留下較高處約20畝左右的一片。1984年7月,普查地名的工作人員曾前往考察。
研究價值
錫提亞謎城遺址屬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城內偶見找見陶片、瓷片、灰土、紅燒土以及人骨等遺存。遺址內的黃土台子或為牆或為墓群。近年在遺址周邊,當地農民在墾荒勞作中時能挖掘出各種大小不一的陶罐、錢幣、銅製品和古飾品。
現該縣仍有一件高約18公分的銅尊,造型精美,頗具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