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鯉人工養殖技術

30--40平方米,池深1.5--2米,水深1.2--1.5米。 產卵池15--20平方米,池深1.5米,水深1--1.2米。 苗種池10--15平方米,池深0.5--0.6米,水深0.4米。

錦鯉為鯉科,是既可觀賞又可食用的大型名貴魚類。它體態健美,色彩艷麗,斑紋燦爛,泳姿高雅,給人以極大的美的享受,享有“水中活寶石”的美譽,並寓意吉祥歡樂、繁榮幸福,被稱為“好運魚”和“風水魚”。錦鯉源於中國,制種改良於日本,歷經多年雜交選育,目前已形成極具系統特色的錦鯉。日本錦鯉引進我國後,得到極大的發展。並成為出口創匯產品。目前國內外市場看好,養殖趨熱。現將其養殖技術介紹如下:

一、魚池建造

池塘宜選擇腐殖質土壤,地形背風向陽、水源充足(最好是富含礦物質元素的泉水)、排灌方便的地方建池。家養錦鯉可利用庭院空地或屋頂建池。親魚池面積 30--40平方米,池深1.5--2米,水深1.2--1.5米。產卵池15--20平方米,池深1.5米,水深1--1.2米。孵化池3--5平方米,池深0.8-- 1米,水深0.6--0.8米。苗種池10--15平方米,池深0.5--0.6米,水深0.4米。成魚池面積視飼養量而定,面積越大越好,池深1.5- -2米,水深1.5米左右。最好建水泥池,底層向排水口一端傾斜。新建水泥池用前先除鹼,蓄滿水後加入稻草或麥秸,浸泡15天左右排出池水,再用清水沖洗幾次。然後加入新水供使用。

二、繁殖與苗種培育

錦鯉的繁殖適齡一般在3--10齡之間,體重達到1.5千克以上。選擇體質健壯、色澤晶瑩、品種特徵明顯、游姿穩健、無病無傷的錦鯉作親魚。每年5月份左右,當水溫穩定在16℃以上時,可將雌雄錦鯉按1:3的比例挑出放入產卵池,產卵池中預先放置消毒好的魚巢。產卵後撈出親魚,將魚卵轉入孵化池。5- -7天后魚苗孵出。魚苗孵出3--4天后開始浮到水面覓食,此時,應立即將魚苗撈往苗種池。用熟蛋黃、豆漿、藻、軟蟲等為餌料。1周后,投餵水蚤、紅蟲和切碎的蚯蚓等,並適當補充人工配合飼料,每天上、下各餵一次。當魚體長到2厘米以上時,即可移到成魚池飼養。

三、成魚的飼養管理

錦鯉食量較大,放養密度以稀一些較好。大面積水泥池養殖,每平方米以3 --5尾為宜,適當搭配草、鰱、鱅等進行混養。錦鯉是雜食性魚類,可將剩飯、剩菜、果皮等,加入10%左右的動物內臟、福壽螺、蛆蛹、蚯蚓等動物性飼料混合製成顆粒投餵。其飼料蛋白質含量應達35%左右、脂肪5%--8%。應堅持“四定”投喂,一般每天投餵兩次,上、下午各一次。投餵量視水溫、天氣變化和魚的攝食情況而定。大致為魚體重的2%--10%,以在20--10分鐘之內吃完為宜。

堅持每天巡查,及時撈出剩餌殘渣,夏季每2--3 天換一次水,春、秋季每4--5天換一次水,換水量為原池的1/3--1/2。保持水質的清爽。高溫陰雨天氣要注意增氧,防止泛池的發生。冬季可將錦鯉移入室內,室內水溫保持在2--10℃,適當投給易消化的餌料,保證安全越冬。

四、疾病防治

錦鯉生命力較強而較少發病,但要做好養殖池和魚體的消毒工作。定期施用生石灰,敵百蟲等,對發病魚應及時診斷和治療。其常見病的治療如下:

1、腸炎病。病魚食慾降低,行動緩慢,常離群獨游,魚體發黑,
腹部膨大,肛門外凸紅腫,擠壓腹壁有黃紅色腹水流出。防治可在餌料中每千克拌入0.2克磺胺脒投餵病魚,連續5天。對發病嚴重不攝食的魚,可腹腔注射卡那黴素500--1000國際單位,3--5天即可。

2、水霉病。病魚體表演或鰭條上寄生有灰白色如棉絮狀的菌絲。口服維生素E,每10千克魚體重每天用0.4--0.6克投喂,可增強抵抗力,對病魚可用400--500毫克/升食鹽溶液和400--500毫克/升碳酸氫鈉溶液合劑噴灑。

3、豎鱗病。病魚體表粗糙,鱗片豎起,鱗基水腫。
防治方法:①用2%食鹽水溶液浸洗魚體5--15分鐘,每天1次,連浸3--5天。②磺胺嘧啶內服:先把病魚養在0.5%食鹽水中,停食2天,移入清水中,每尾魚投餵0.2克,隔天1次,連服5次。

4、小瓜蟲病。病魚體表、鰭條和鰓上有白點狀的囊泡,嚴重時病魚全身皮膚和鰭條布滿白點和覆蓋著白色的粘液。可用10--15毫克升的福爾馬林加1--2毫克/升的亞甲基藍全池潑灑,隔天1次,連用2--3次。

5、指環蟲病。指環蟲寄生於魚的體表和鰓絲上,鰓瓣浮腫,灰白色。防治可用0.2--0.4毫克/升濃度的晶體敵百蟲溶液全池潑灑。也可用0.2毫克/升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洗魚體,時間10--30分鐘。

(本文已被瀏覽 625 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