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謙益(1582~1664)
正文
明末清初散文家、詩人。字受之,號牧齋,晚號蒙叟、東澗遺老。常熟(今屬江蘇省)人。萬曆三十八年(1610)進士,授編修,不久為父服喪歸里,參與過東林黨的活動。天啟中,任經筵日講官、詹事府少詹事。崇禎元年(1628)任禮部侍郎、翰林侍讀學士,與溫體仁、周延儒爭為閣臣,被革職。南明弘光朝,為禮部尚書。仕清後以禮部侍郎管秘書院事,充《明史》館副總裁。順治三年(1646)辭歸。四年,因黃毓祺反清案被捕入獄,出獄後於順治六年獲赦歸里,居家著述至終。家有絳雲樓,以藏書豐富著稱,順治七年毀於火。
錢謙益的詩初學盛唐,後廣泛學習唐宋各名家,轉益多師,不拘一格。他學杜甫、元好問詩以樹骨力,學蘇軾、陸游詩以行氣機,學李商隱、韓偓詩以運用詞藻與比興,加上他才學兼資,藻思洋溢,往往寫成龐大的組詩。明亡後的詩篇,寄寓滄桑身世之感,哀感頑艷與激楚蒼涼合而為一,尤有特色。《徐州雜題五首》、《獄中雜詩三十首》、《己酉歲宴集連宵,於時豪客遠來,樂府駢集,縱飲失日,追歡忘老,即事感懷,慨然有作四首》、《讀梅村宮詹艷詩有感書後四首》、《西湖雜感》20首、《哭稼軒一百十韻》、《左寧南畫像歌為柳敬亭作》、《後秋興》13疊104首等,可為代表。著作有《初學集》110卷、《有學集》50卷、《投筆集》2卷、《苦海集》1 卷及外集等多種。各集今有上海古籍出版社校點本為最完備。此外有《錢注杜詩》20卷。另編選《列朝詩集》77卷(順治間刊本作81卷)。《吾炙集》 1卷。又錢陸燦節錄錢謙益所作詩人小傳為《列朝詩集小傳》一書另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