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
軟骨魚類。隸屬 於鋸鰩目、鋸鰩科。鰓裂在頭的腹面,吻前部有一個平扁狹長、邊緣有堅硬鋸齒的劍狀突出物。體長可達5.5米,最大者為7米。尾較粗大,尾鰭發達。為熱帶和亞熱帶近海魚類,世界性分布,主要見於紅海、印度洋、印度尼西亞及中國的東南沿海,有時也游入江口或淡水中。行動多遲緩,常伏于海底泥沙上,尋覓海底食物,但有時也衝進魚群,搖擺吻鋸,攻擊其他魚類。卵胎生,每胎約產10餘仔。肉味較鮮美,鰭可制魚翅,皮可制刀鞘及沙皮,肝可提取油脂。世界僅1科1屬,中國有2種,產量不多。鰭、膽、卵、肝均可製藥,可醫痢疾、肺病、胃病、關節炎、膽囊炎、瘡疥等症。鰭還是營養補品。較常見的有尖齒鋸鰩 [Pristis cuspidatus]。
外形特徵
鋸鰩屬於軟骨魚綱板鰓亞綱的鋸鰩目。吻平扁狹長,劍狀突出,邊緣具堅硬吻齒。無鼻口溝。鰓孔5個,腹位,位於胸鰭基底內側。背鰭2個,無硬棘;胸鰭前緣伸達頭側後部;尾粗大,尾鰭發達;奇鰭與偶鰭的輻狀軟骨後端具很多角質鰭條。無肉質觸鬚。
鋸鰩使用巨大的“鋸”像耙子一樣篩濾水底沙子尋找食物。但事實上鋸鰩並不是行動遲緩的水底居民,它們是殘忍的獵食者,能夠在水中將獵物身體切成兩半,就像人類劍士一樣。
生活習性
主要棲息在淺海,鋸鰩通常在海水和淡水中交替生活,而澳大利亞的淡水鋸鰩則完全棲息在河口或河流上游,距離海洋有100公里之遠。
卵胎生,胎兒具大型卵黃囊,吻鋸柔軟,吻齒包於皮膜中。每產約10餘仔。仔魚剛生時,體長約60厘米。成魚最大體長可達9米,吻鋸長2米,寬30厘米。
2015年,科學家發現野生的櫛齒鋸鰩能在自然環境下處女生殖,這是迄今第一個在自然中發現的脊椎動物進行這種無性繁殖的例子,證據充分。
分布範圍
分布於熱帶、亞熱帶各近岸海區和各大河口,有些進入江、河、湖泊、甚至定居於淡水中並進行繁殖。見於南海,亦見於印度洋、印度尼西亞、大洋洲東北部。
品種分類
尖齒鋸鰩,第一背鰭起點對著腹鰭基底後端上方;尾鰭下葉前部顯著三角形突出;吻齒21~35對。分布於南海和東海南部,也見於紅海、印度洋、印度尼西亞。行動滯緩,常潛伏泥沙上,用吻鋸掘土覓食,偶爾也上升至水面,露出背鰭。主要攝泥沙中的甲殼類或其他無脊椎動物,也用吻鋸襲擊成群的魚類而食其受傷的個體。
小齒鋸鰩,第一背鰭起點前於腹鰭起點;尾鰭下葉前部三角形突出;吻齒17~22對。見於南海,亦見於印度洋、印度尼西亞、大洋洲東北部。
櫛齒鋸鰩,有長長的吻,上面長滿了牙齒,並且會用吻來攻擊小型的魚類。櫛齒鋸鰩主要分布在美國佛羅里達州西南部的部分地區,最長可以長到25英尺(7.6米),和鯊魚一樣,這種魚也是軟骨魚。
瀕臨滅絕
鋸鰩的生長速度較慢,產下的幼體極易受其他食肉魚類的攻擊,加上人類的過度捕撈以及環境污染,因此數量正急速減少。以前曾廣泛生活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東部的鋸鰩如今已在歐洲海域完全消失。
目前野生鋸鰩的數量下降與它們的“大鋸”存在一定的關係,因為當漁民捕食時很容易將漁網纏結在大鋸上,使它們難以逃離。
據英國《鏡報》6月12日報導,在遠離美國佛羅里達州礁島群的溫暖水域上, 一名水手用相機捕捉到了一條身長超過4.2米的鋸鰩,其標誌性的鋸狀鼻子和幾十顆牙齒在照片中清晰可見。
據悉,鋸鰩最長可達7米左右。由於人們的過度捕撈和狩獵行為,美國政府早於2003年就已將鋸鰩列為瀕危物種。正是由於該物種十分珍貴罕見,這次出現在鏡頭裡的鋸鰩使所有目擊者都大吃一驚。
海洋動植物
生物的起源來自海洋,我們的地球有三分之二是海洋,在這深不可測的浩瀚大海中孕育這無數奇特的物種,這些物種的奇特生活習性、來源、繁殖是很吸引人們的視線的,讓我們一起來遨遊於大海中去探秘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