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基非晶

非晶態合金,1959年Crohen 鋁基非晶態合金的研究較晚,1965年由Pre―decki和Giessen metal)一Al―B系列非晶態合金,並於1988年用單輥旋淬法成功製備具有高強度高韌性的三元鋁基非晶態合金,突破了鋁合金難於形成非晶態合金的技術障礙,引起材料界的重視。

鋁基非晶簡介

鋁及其合金具有比重小、比強度及比剛度高、易加工和成本低等優點,採用快速凝固和機械合金化等技術製得的鋁基非晶態合金更具有高強度、低密度、高熱穩定性、良好的力學性能、優異的抗腐蝕性等特點,在高強度低密度材料方面具有廣泛套用前景,備受材料研究者關注。

鋁基非晶的歷史

1934年德國物理學家Kramer首次利用熱蒸發沉積法製備了。非晶態合金,1959年Crohen和Turnbull根據自由體積模型提出預言:“假如冷到足夠程度,即使最簡單結構的液體也可實現非晶化轉變”,直到1960年美國P.Duwez等人利用熔體旋淬法製備出AuSi非晶態合金之後,人們才意識到非晶態合金的前景。鋁基非晶態合金的研究較晚,1965年由Pre―decki和Giessen等人通過熔體急速冷卻獲得Al―Si非晶態合金後,利用噴槍技術在Al―Ge,Al―M(M―Cu,Ni,Cr,Pd)系中得到非晶與晶體的共存體,但兩者都得不到完全非晶。1981年Inoue[61等開發出含鋁較高的TM(transition metal)一Al―B系列非晶態合金,並於1988年用單輥旋淬法成功製備具有高強度高韌性的三元鋁基非晶態合金,突破了鋁合金難於形成非晶態合金的技術障礙,引起材料界的重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